《赛 马》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二胡曲《赛马》是人音版_?°????é?????_第六册的聆听内容,黄海怀作曲。该曲描写了我国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热闹而欢快的场面,表现了他们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乐曲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段音乐热烈奔放,强有力的附点四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显得轻快而有力,仿佛是矫健的骑手随着出发的号令,如离弦之箭,疾驰而飞出,骑手们你追我赶,呈现出一派紧张、热烈的气氛。乐曲第二段以内蒙古民歌《红旗》为主题,旋律悠扬、柔美,歌唱性很强;这一主题旋律第一次反复时在演奏技巧上加以变化,富有节奏感;第二次反复时由伴奏乐器奏主旋律,而独奏乐器二胡用指拨弦为主旋律伴奏,表现了内蒙古草原上骑手勇敢、豪放的性格。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使赛马的欢腾场面又一次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敢于大胆地创编,对专注聆听音乐已有较好的习惯。但音乐视野不宽,对民族音乐的体验感受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课教学活动中,主要以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通过让学生参与一些音乐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聆听音乐,理解音乐。
三、教学策略
融入“生本课堂”的理念,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使课堂教学保持有效的互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整节课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身心特点,采用律动、模仿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以生动活泼的打击乐伴奏形式帮助学生感受二胡曲《赛马》。针对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采用图谱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另外,针对学生音乐视野窄,对民族音乐的体验感受不足的弱点,通过观看二胡演奏家表演的短片,使他们更加热爱民族音乐。
四、教学目标: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蒙古族及蒙古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3、知识目标:认识民族拉弦乐器二胡,并初步感受二胡音色特点。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二胡,并感受其音色特点。
2、教学难点:分段聆听二胡独奏曲《赛马》,了解乐曲结构,感受音乐情绪。体会速度在乐曲中的作用。
六、教学方法:
1、教学中以视听为主,教师点拨、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以较多的信息量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体,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感知音乐。
七、教学模式
生本课堂
八、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自制打击乐器
九、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趣味节奏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导入
1、观看视频《赛马》,欣赏全曲。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刚刚的音乐吗?
师:知道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师:真聪明!老师也请来了这位特别的“朋友”。
2、介绍二胡
①、学生拿出预习单,分组介绍所收集的关于二胡的资料。
②、二胡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拉弦乐器,有两根弦,一个共鸣箱,一把弓组成的,它不但可以奏出美妙的音乐,还可以模仿动物的叫声。
3、学生听辨二胡模仿的声音:小鸟、马。
4、欣赏草原赛马的视频。
回答问题:视频表现的是什么场面?(赛马)
(三)、欣赏《赛马》
1、介绍作曲家黄海怀
学生拿出预习单介绍,其他组同学补充。
2、欣赏第一乐段
思考问题:
(1)、这场赛马比赛刚刚开始,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场面?(马儿如离弦之箭 疾驰而出)
(2)、这个时候选手们的心情如何?(紧 张 兴奋)
(3)、比赛的气氛怎样?(热烈)
(4)、第一段旋律的音乐情绪紧张热烈,形象地表现了骏马在奔跑时的律动感。
3、听第二乐段
思考问题:
(1)、音乐所表现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舒展悠扬)
(2)、拨奏在乐曲《赛马》中用来表达什么意思? (马蹄的声音 )
学生活动:
(1)、请学生拿出自制的打击乐(塑料瓶盖),模仿马蹄的声音。
(2)、听音乐模仿马跑的动作,体验赛马。(教师讲解动作)
(3) 、请同学通过比赛,体验赛马的气氛。
(4)、介绍拨奏(拨奏: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请学生用动作模仿。
(5)、第二段旋律的音乐情绪 舒展悠扬,表现了内蒙古草原上的骑手勇敢、豪放的性格。
4、听第三乐段
思考问题:
(1)、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了什么阶段?(冲刺阶段 )
(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面?(你追我赶,竞争非常激烈 )
(3) 、所表现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热烈高涨 )
(4)、介绍大击弓:
将弓子提起,与琴弦上下摩擦发出咔哒声。(马蹄的声音 )
(5)、第三段旋律的音乐情绪热烈高涨,形象地表现了赛马场上马蹄疾驰、你追我赶的欢腾场面。
5、再次聆听全曲
学生听音乐做表演。
八、总结
希望通过欣赏二胡曲《赛马》,同学们学习的道路能像赛马一样,勇往直前,不怕输、不怕苦、不怕累,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融入生本课堂的理念,整节课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同时也是情感的艺术,所以这节课我首先通过听看结合,激发兴趣,情景引入,使学生的音乐思维真正的调动起来,从而更好的获得音响体验,加强对作品的理解。其次,就是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激发其强烈的情感,真正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体。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