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一节 分离定律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豌 豆
背景资料一:豌豆
1、严格的自花授粉,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2、花冠的形状非常便于人工去雄和授粉。
一、孟德尔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的原因
3、豌豆成熟后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
4、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二、性状和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背景资料二:相对性状
兔子毛的长毛和灰毛
兔子的长毛和狗的短毛
狗的卷毛和长毛
黄豆茎的高茎和矮茎
判一判:
1、去雄
2、套袋
3、授粉
4、套袋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F1能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F1未能表现出来的另一亲本的性状。
背景资料三:自花授粉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F1能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F1未能表现出来的另一亲本的性状。
性状分离
这种在杂交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正交和反交
正交和反交
遗传图谱中的符号:
P:
♀: ♂:
×:
F1:
F2:
亲本
母本
父本
杂交
自交
子一代
子二代
×
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
2.84:1
277(矮)
787(高)
茎的高度
F2的比
另一种性状
一种性状
性状
2.82:1
152(黄色)
428(绿色)
豆荚颜色
2.95:1
299(不饱满)
882(饱满)
豆荚的形状
3.01:1
2001(绿色)
6022(黄色)
子叶的颜色
3.15:1
224(白色)
705(灰色)
种皮的颜色
3.14:1
207(茎顶)
651(叶腋)
花的位置
2.96:1
1850(皱缩)
5474(圆滑)
种子的形状
①性状是由遗传因子(现称基因)决定的。
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用小写字母表示。
请写出纯种紫花豌豆和纯种白花豌豆的基因组成。
②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四、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
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如C何c。
③ 在形成配子即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所以每个配子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基因)中的一个。
④F1可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一种带有显性遗传因子,一种带有隐性遗传因子,比例为1:1。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F2出现3种基因型,比例是1:2:1。
四、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
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后产生的F1中,遗传因子(基因)又恢复为一对。
纯合子: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个体。
请说出哪些是纯合子,哪些是杂合子?
四、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
杂合子: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个体。
五、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是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另一种等位基因。
紫花
白花
Cc
cc
C
c
c
Cc
cc
紫花
白花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让F1与___________杂交
-----测交
隐性纯合子
假说—演绎法
科学实验发现事实
大胆猜测推出假设
演绎推理实验检测
反复实验揭示规律
几个概念
遗传因子
显性遗传因子
隐性遗传因子
杂合子
纯合子
性状分离
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
相对性状
控制
自
交
自
交
纯合子
杂
交
六、显性的相对性
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
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
共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个体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