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飘飘》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学习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美丽。
2、了解雪特征及生活的影响,并对下雪自然现象产生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感受冬天下雪的乐趣。
活动准备:
儿歌《小雪花》视频,有关雪天的多媒体课件(雪景图片、谚语)。
活动过程:
课前:马上要上课了,你们知道上课该怎么做吗?说来听听听。(齐唱儿歌《上课铃声响》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起立要站直,坐正不乱晃。不做小动作,专心来听讲。发言先举手,回答不乱抢。答问题声音响,别人讲认真听,争做守纪律的好学生。)
一、情境导入
1、孩子们,老师听说你们喜欢猜谜语,今天啊就带了个谜语来考考大家。
(谜语幻灯片)小白花,飞满天,落到地上象白面,落到水里看不见。谁坐得最端正、举手最标准,老师就叫谁来猜。
2、你们知道什么季节下雪吗?
现在啊,冬天来啦。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记得有一天,夜里北风呼呼地刮着,早晨起来,当我们推开窗户一看,呀,快睁开眼看看,(小雪幻灯片)你看到了什么?
3、师:是啊,一朵朵雪花飘啊飘啊落了下来。雪花是冬天送给大地和人们的礼物。你们喜欢这个礼物吗?
老师也喜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雪花飘飘的世界。(板书课题《雪花飘飘》)
二、多角度认识雪花
1、雪花飘啊飘啊,看,(下大雪的幻灯片)雪花越下越大,越下越大,外面会变成什么样子了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2、雪花飘啊飘啊,(雪景幻灯片)房子白了、树上白了。
哎呀,有一片雪花落在你的脸上了,什么感觉?一会就会(化了)。为什么会化了?
雪花飘啊飘啊,落到地上,地也变白了,如果我们走在厚厚的雪地里,用脚踩一踩,会听到什么声音?(“咯吱咯吱”的响声)
3、你知道小雪花是什么样子的吗?有几朵调皮的小雪花跑到我们教室里来了。瞧,(欣赏雪花造型,学生赞叹。)仔细观察一下,雪是什么颜色的?自己选一朵雪花数一数几个瓣?
(欣赏雪花造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也为下面环节画雪花作铺垫。〕
4、老师搜集到一首小雪花的儿歌,咱们一起来学学吧?(播放视频歌曲《小雪花》)我们也来唱唱(边拍手边唱)。
三、交流玩雪的乐趣
1、从歌声中老师听出你们很喜欢雪。以前玩过雪吗?下面把你玩雪最高兴的一次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说清楚跟谁玩得,玩的什么游戏,心情怎么样。(小组交流)
2哪位同学想把自己玩雪的快乐说给大家听听。(班内分享玩雪的快乐)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
3、这边有几个小朋友在玩雪,你想提醒他们什么呢?
3、老师还想提醒大家:下雪后,路上很滑,没有大人的保护,不能滑雪,走路也要格外小心。
四、了解雪对农作物的作用
1、不只是小朋友们喜欢雪,庄稼也很喜欢她呢。看,(麦苗图片)知道麦苗为什么喜欢雪吗? (大雪过后,麦苗上会盖上一层厚厚的雪,就像盖着一床大棉被;大雪还会把一部分害虫冻死;明年春天雪一化,麦苗就有水喝了,丰收也就有希望了。)
2、庄稼长得好,农民伯伯很高兴,就总结出了几句有关雪的谚语。课前搜集到了吗?(“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瑞雪兆丰年”。)咱们吃的馒头、面条很多是用小麦磨成面做成的,小麦的丰收可有雪花的功劳啊,让咱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话来谢谢雪花吧。
(培养学生搜索素材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
1、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北方,温度低,雪下得很大,还能停留好长时间,人们用雪做成了好多的雪雕呢,咱们来欣赏一下。(雪雕的图片)
2、从大家的赞叹声中,老师知道大家已经爱上了雪花。你们想不想做一朵小雪花?可以画,也可以剪。完成了就让你雪花飘到黑板上。温馨提示:别让小剪刀伤到自己和同学哦。
学生把作品贴到黑板上。
(拓展学生思维,尝试动手,让学生剪、画出不同造型的雪花,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作品。
〔赏析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游戏中,让学生的兴趣达到极点。〕
六、归纳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现在你最想对雪花说句什么话?
(让学生去总结去感悟。)
3、最后让我们唱一首有关雪花的儿歌,暂时跟雪花说再见吧。(幻灯片:雪花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