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教科书 二年级上册 第3课
《小花猫在睡觉》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小花猫在睡觉》一课属于第一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表现小猫睡觉时的姿态,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验创作的乐趣。
依据《美术课程标准》中对“造型﹒表现”领域的相关要求:“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因此,本节课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实际,并遵循美术是视觉艺术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并以课题为引领,培养学生的线造型表现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让学生认识、了解小猫睡觉时姿态的基础上,表现小猫睡觉时有趣的姿态,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小猫是人们熟悉的家畜,它亲人、近人、与人为伴,常做出各种讨人喜欢的姿态。连环画、动画片、工艺品中都有猫可爱的形象;童话故事、寓言中还常用拟人的手法描述猫。在对教材进行分析与理解后,我认为本课应以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小花猫睡觉的姿势,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花猫睡觉时形体的各种不同姿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
1.知识情况:猫是孩子们熟悉和喜爱的小动物,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多数学生对小猫的外形姿态和生活习性有简单的认知和了解,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观察、表现、创作。学生的绘画兴趣浓厚。
2.技能情况:在以往的美术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用基本形概括简单的物象,对动物的基本形态进行过学习和创作。在《找妈妈》、《勤劳的蜜蜂和蚂蚁》、《北京动物园》等教学内容中用基本形观察、概括、表现并创作过动物形象的画面,有一定的造型能力。
3.存在问题:学生在造型上有一定的依赖性,不能充分发挥想象并大胆创造。少数学生存在构图小、线条表现不够流畅、不能较准确的处理遮挡关系、绘画习惯较差等缺点,需要进一步培养与提高。
(三)教师自我分析:
有较好的教学基本功和专业基本功,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使用本学科专业
语言的能力。能够较熟练的使用多媒体配合教学,有一定的现场演示能力。具有灵活、及时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驾驭课堂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有一颗热爱美术教学、热爱学生的心。
三、教学目标、资源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以小猫造型为主,学会表现其造型特征及睡觉时的姿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演示、观察、绘画体验探究的方法,了解并用绘画法表现出小猫睡觉时的有趣姿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审美感受,渗透关爱动物的情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培
养学生线造型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重点、难点、亮点:
1.教学重点:观察、了解小猫睡觉时的姿态。
2.教学难点:表现出小花猫睡觉时的生动姿态。
3.教学亮点:
(1)体验式学习:体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2)线造型拓展:给学生更高的提升空间。
(三)资源准备:
1.教师: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课件、范画、美术课本
2.学生:彩笔、美术课本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设置 教 师 活 动
(主导) 学 生 活 动
(主体) 教学意图
课前准备
准备好相关用具,调试好多媒体设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做好上课准备。
摆放好绘画用具,做好上课准备。
组织教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授环节做准备。
导入新课
(4分钟)
1.欣赏小猫图片。
(1)欣赏淘气、可爱的样子。
(2)欣赏漂亮的颜色、花纹。
(3)观察形体特点。
2.教师演示、介绍猫的结构。
3.出示小猫睡觉图片
提问:小猫在做什么?
4.板书课题:小花猫在睡觉
学生欣赏小猫图片,观察、感受小猫的形象、花纹、颜色。
了解本节课的创作表现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直观欣赏感受小猫的外形特点。
体会绘画的形式美感。了解猫的身体结构。
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15分钟)
1.观察小猫睡姿、进行绘画体验:
(1)欣赏图片、观察睡姿
(2)出示教师范画:
(比较写实的)
提问:你们觉得这样画猫难画吗?
(3)学生绘画体验:
展示分析
说说画面中存在哪些问题?
2.教师基本形概括、拼摆、演示,学生再次绘画体验:
(1)用基本形概括猫的形态
说一说:小猫的身体像什么形状?头部什么形状?四肢和尾巴像什么形状?
(2)基本形拼摆
(3)基本形演示
(4)学生绘画体验
对比、展示、肯定学生的进步
3.用基本形分析、概括、拼摆小猫动态
观察、基本形概括
(2)拼摆
4.出示范画、演示动态变化
教师拼摆、变化小猫动态
5.欣赏学生作品
观察动态
线条
6.启发想象:说一说你准备怎样表现小花猫睡觉时的姿态?
、
学生体验画猫。
用基本形概括小猫的形态。
观察、了解动态的变化方法。
欣赏、了解表现内容、方法,开阔眼界
交流自己的创作想法,启发构思。 欣赏、观察、了解小猫睡觉时的姿态,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认真观察的习惯。
体会绘画的形式美感。
体验、感受、了解学生原有的绘画技能基础
提高观察、概括的能力
降低难度,解决重点。
强化巩固基本形表现小猫的方法,解决重点、难点。
感受线造型的美感
了解小猫生动的睡姿
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开阔视野,感受作品通过表现小猫所呈现出来的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艺术实践
设置
(1分钟)
1.实践内容:
画小猫睡觉时的有趣姿态。
2.实践要求:
(1)画一只小猫,有能力的同学画两只。
(2)小猫睡觉的姿态生动、有趣。
(3)用好看的线条装饰或是上色完成。
(4)适当添画背景。
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实践内容和要求。
分层设置实践要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明确实践内容及要求。
学生实践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16分钟)
1集体辅导:
(1)及时展示具有榜样性的构图(充。实、生动、线条流畅),鼓励其他学生学习。
(2)发现的普遍问题,及时解决。
2.个别辅导:
(1)注意辅导学生要把猫四肢的曲线形画到椭圆形的身体上,不要分开。
(2)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表现,表扬作品与众不同、新颖的学生。
(2)关注个别学生,重点加强辅导,缩小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
学生实践创作,进行绘画表现。
有问题可以请同组同学帮助或问老师。
认真创作、抓紧时间,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注意眼睛与桌面的距离,坐姿正确。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在辅导中能够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保护学生的绘画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体验到创作的乐趣。使辅导环节具有实效性。
作品展示、评价、拓展
(4分钟)
1.展示学生作品,欣赏。
2.评价:
自评:围绕小猫睡姿形态的表现进行评价。
3.拓展:欣赏小猫形象在生中
的应用。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
为生活服务的道理。
4、小结:
出示教师作品:你想和我一样吗?课下多观察、多练习,你们会比我更棒!
欣赏学生作品
评价要点:
小猫睡觉的姿态是否生动、有趣。
欣赏小猫形象在
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欣赏、评价作品的能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感受艺术
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的道理。
激发和延续学习的积极性。
板书设计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通过学生作业效果进行评价。
以“实践要求”为标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1.基础层面的评价内容:能画出小花猫睡觉时的姿态。
2.深化层面:能表现出小猫睡觉时生动、有趣的姿态。
3.探究层面:能使画面内容具有独创性。
(二)通过学生学习过程表现进行评价。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兴趣,积极性高。
2.学习习惯良好,认真、观察、分析教师出示的图片,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在小组探究活动中,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合作意识强。
4.能够积极参与自评、他评等形式的作业效果评价活动
(三)通过学生学习后的感受评价学习效果。
1.学生是否喜爱本节课的表现内容及方法,体验到绘画创作的乐趣。
2.学生是否在不同程度上对学习相关内容的兴趣得到激发和延续。
3.学生是否增强了热爱生活,关爱小动物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