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
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1
课堂导入
观察思考
如果老师让你提相同质量的水从1楼到3楼,你会选择哪个桶?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甲
乙
思考
(1)提水的过程中哪些是有用功?那些是无用功?
(1)我们提水时,对所提的水做的功是什么功?
(2)提水时对水桶做的功是什么功?
(3)对水和水桶做的功是什么功?
回答问题并说明你的理由!
讨论
课堂活动
2
一、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观察与思考
日常生活中,人们搬移物体,不是将物体平移到另一个地方,就是将物体从低处搬到高处(或从高处搬到低处)。
实验1:用手将一重物直接从低处匀速搬到高处。
实验2:利用斜面将该重物从低处匀速搬到高处。
实验3:用动滑轮将该重物从低处匀速移到高处。
思考:利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为何多一些?
实验探究
如图所示的两种机械做功的情况中,哪些功是我们需要的有用功?哪些功是不得不做的功?
归纳小结
1.有用功(W有用):我们需要的有价值的功。
2.额外功(W额外):对人们既无利用价值又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W总):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4.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即W总=W有用+W额外。
5.
W总>W有用
二、什么是机械效率
观察与思考
(1)当你用水桶提水时,有两只大小相同的水桶可供选择,
一只是轻质塑料桶,另一只是厚木桶,你选择哪一只
水桶?为什么?
(2)当你用滑轮提升一个重物时,你选择哪一种滑轮?
在物理学中,把有用功W有用与总功W总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用η表示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是表征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
归纳小结
三、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与探究
选择器材,组装一个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并用它来提升重物G。
实验目的: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观察与思考
(1)滑轮组工作时的有用功怎样计算?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2)滑轮组的额外功是怎样产生的,是否便于测量?
(3)有其他简便的方法测算总功吗?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4)为了求出滑轮组的有用功和总功,从而计算滑轮组工作时的机械效率,除滑轮组外,实验中还需要哪些测量器材?
注意事项
(1)钩码上升的高度h,可用竖直放置在钩码旁的刻度尺读出,以钩码的下端为标准读数。
(2)拉力F的大小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出,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弹簧不要和外壳摩擦。
(3)测量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时,可事先在细绳自由上作一标记,再拉弹簧测力计,用滑轮组提升重物。
用刻度尺量出钩码上升的高度后,再量出细绳标记移动的距离,就是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
记录数据
同一个滑轮组,在提升不同的重物时,其机械效率是不同的。
实验结论
思考: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归纳小结
四、机械效率的应用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40%~60%
滑轮组:50%~70%
一些机械的机械效率
水泵:60%~80%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1)减少机械自重。
(2)减少机械的摩擦等来减小额外功。
(3)在额外功一定时,增大有用功。
(4)改进结构,使它更合理、更轻巧。
(5)在使用中按照技术规程经常保养,定时润滑,使机械
处于良好的运转态。
3
课堂小结
本堂重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机械效率的理解。
本堂难点:影响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
典例分析
考点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4
做值日时,小阳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二楼。此过程中,关于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B.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
C.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D.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是总功
B
【迁移训练1】
工人用滑轮组把一箱箱货物从一楼提升到五楼,在滑轮组上加润滑油后,机械效率提高了,则加润滑油后工人提升同样的重物时,做功的( )
A.有用功减小,总功不变
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有用功减小,总功减小
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小
D
考点二:机械效率
【典型例题2】
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B.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C.机械做的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D.使用机械时,所用动力跟物重的比值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C
【迁移训练2】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做的有用功是800J
B.拉力F的功率是80W
C.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
D.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