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与刻的乐趣)教学设计 
执教学科 
美术 
课题 
雕与刻的乐趣 
年级 
六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民出版社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 
执教教师 
 
单位 
 
电话 
 
 
 教 
 学 
 背 
 景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領域。雕刻是一门表现形式众多、应用范围广、操作技艺繁杂的传统工艺,它凝聚着一代代工匠艺人的智慧。教材中展示了不同材质的刻作品,有浮離也有圆難。,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绘画和雕刻的内在联系和表现形式的区别。本课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培养对雕刻的兴趣,因此,本节课不能过分强调雕刻的知识和技能,而要通过由简到难、由平面到立体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雕刻工艺的材料、工具、程序以及艺术特点,使学生在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作能进行刻尝试和练习的过程中,懂得因材料设计造型,握雕刻基本技法和要领,感受体验雕刻工艺的独特美感,激发学生对随刻的了解和创作的兴趣。 
学 
情 
分 
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知识面已经比较广阔,再加上平常生活中,从报纸杂志、互联网和电视等途径中获得的信息使得他们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动手搜集资料的能力较强,所以本课课前安排学生搜集雕刻知识,来保障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的需要。 
 
 教 
 学 
 目 
 标 
1.了解雕刻工艺的材料、工具、程序以及艺术特点,感受雕刻工艺的独特美感。 
2.在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作能进行刻尝试和练习的过程中,懂得因材料设计造型,握雕刻基本技法和要领。 
3.提高学生手指灵巧程度与协调能力,体验雕与刻的乐趣,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 
掌握雕与刻的基本技法与要领,选择一种材料进行雕刻。 
 难点 
懂得因材料造型,设计制作出富有生活情趣的雕刻作品。 
 教 
 学 
 方 
 法 
教师教法 
提出问题-展示欣赏-教师示范--总结 
学生学法 
收集数据-提出问题-分析思考-概括总结 
 教 
 学 
 准 
 备 
知识拓展 
我们身边的雕刻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抚顺煤精琥珀雕刻 
教具器械 
课件 圆雕、浮雕作品示范雕刻的工具刻刀及各种便于雕刻的材料如萝卜、土豆、橡皮、肥皂、苯板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欣赏导入 
出示课题 
尝试探究 
讲授新课 
直观演示 
教师示范 
角色进入 
课堂练习 
展示评价 
终结评价 
我们看看这些平常能见到的物品能变成艺术品吗?你见过吗? 
我们看看它变成艺术品后的样子。(翻转展板) 
它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变成艺术品的?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体验《雕与刻的乐趣》 
板书: 
关于雕刻你们了解多少?还想知道哪些问题?请举手。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一组图片。 
(大到城市中的雕塑,小到米粒上的雕刻,无不体现着艺木家们的独具匠心与精港技艺,而且他们的作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和美的享受。) 
看了这么多实物和图片,那你知不知道什么是雕塑? 
进行归纳整理, 
板书;(形式) 
(一)雕塑的种类(表现形式)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雕刻,那你知道雕刻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创作意图吗?接下来我们再看一组对比图片,分析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板书 圆 雕、 
浮 雕、 
透 雕 
(二) 雕刻的材料及特点 
师:我们知道了雕刻的表现种类,你想不想知道都有哪些材料能雕刻吗?它们有什么特点? 
材料:这些材料的共同特点是整块、硬质的 
也就是说一切整块、硬质的东西都能雕刻 
(三)认识工具 
师:这些整块、硬质的材料是 通过什么样的工具变成这些漂亮的工艺品呢?我们来认识一下雕刻工具 
工具:刀、斧头(传统工具)知识窗 
我们有了这些工具,一块材料(苯板)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一个雕刻作品的呢?我们就要知道雕刻的步骤和技法。 
(四)雕刻制作步骤 
(1)讲解步骤与技法 
具体怎样来雕刻哪?请看微课。 
(2)实物演示(微课) 
1选材: 
2画稿: 
3确定刻法: 
4演示 切外形的过程。重点讲解雕刻技法 
5调整 
总结雕刻步骤 
看了这么多雕刻作品和老师的演示,你们是不是早就按捺不住自己也做一名雕刻师了 
提出体验要求 
 
 
教师进行指导。 
教师点评:对作品进行肯定,指出优缺点。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和热情的鼓励。 
最后出示图片——煤精、琥珀。 
这节课我们同学只是体验了雕刻当中最简单、最容易的苯板雕刻,感受到了雕刻的乐趣。但是这只是雕刻门类中一小部分,其实雕刻的门类还有很多很多,就像我们图片中的煤精、琥珀雕刻就是我们身边非常优秀的一种雕刻艺术,我们辽宁抚顺是中国著名的煤精、琥珀产地,其中的雕刻手艺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煤精琥珀工艺品已不仅价值连城,而且它融合的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结晶,这些工艺放在当代并不一定能发明出来,我们同学有时间可以去我们抚顺煤精、琥珀博物馆参观学习一下,感受一下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雕刻艺术的博大精深。 
实物:苯板浮雕、肥皂圆雕、橄榄核雕、玉石挂坠 
情感植入 
生 :能 
生:通过雕刻 
学生提出问题: 
 
课件:城市雕塑(圆雕)、浮雕、镂空雕,微雕(米粒) 
 
课件: 
 欣赏分析一名同学读文字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课件: 
欣赏图片,谈感受、分析雕刻的。 
引导分析:能从几个方位看到作品的? 
前后左右上中下 
只能一面能看到,依附浮在另一平面上 
镂空背景 
生:想 
课件:辨识材料,分析特点 
 
课件:21-23雕刻工具 
传统工具:刀、斧头 
现代雕刻工具: 
知识窗 
课件:雕刻步骤及技法 
观看微课 
1、选 材——造型与材料的关系 
2、绘 图— 立体、多面 
3、确定刻法— (阴刻阳刻)。 
4、雕 刻— 大刀切、削基本型;小刀挖、 刻具花纹体造型及 
5、调 整— 关注作品的每一面,细节精细处理 。 
生:是 
课件:体验要求(由于时间关系) 
1.选择一种材料体验制作一件生动的浮雕作品。 
2.以小组形式,共同体验完成一组造型生动的雕刻作品。 
拿到材料,(小组讨论)分析你的材料,适合雕刻什么?雕刻的形式是什么圆雕、浮雕、镂空雕?制作步骤是什么? 
尝试制作: 
1.学生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谈谈得意的地方。 
2.学生互评: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由讲述自己见过的不同种类的雕刻艺术,扩展学生对雕刻的认知,从而导入教学情景。 
让学生通过搜集、整理资料,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来学习、思考,学生更能专注知识的学习 
让学生观察到雕刻作品可大城市景观,可小米粒上的微雕感受到雕刻作品的魅力。 
以图片对比、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雕刻作品的表现形式,强化学生对于圆雕、浮雕、透雕的概念理解和感官认识。 
通过不同材料的雕刻作品观赏、分析出材料的形状、特点, 
及其造型方法,(减法造型) 
 
认识了传统、及现代解雕刻的工具 
 
使学生进一步学习雕刻的制作步骤,圆雕明确圆雕与浮雕表现形式在雕刻过程中的不同关注点,引导学生根据材料设计造型,进一步掌握雕刻的基本技法和要领,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巩固重要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不同学生发展对独特性的认可,并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他们拥有自信。 
通过本环节让学生拓展了解家乡传统文化,从而知道怎样更合理的利用和保护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家乡,爱主国的情感。 
 板 
 书 
 设 
 计 
雕与刻的快乐 
7035803683000 
16478253683000293433588265 
课件 
00 
课件 
 圆雕 1选 材 
 2 绘 图 
 雕刻的形式 浮雕 步骤 3 确定刻法 
 4 雕 刻 
 透雕 5 整 理 
教学反思 
 与 
改进措施 
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就是学习、认识的过程,少数学生依靠家长完成,就失去了收集资料的作用了,课上安排了资料交流和整理的环节弥补了这个缺憾。学生对雕刻技法不够熟悉,雕刻作品需要时间较长,所以一课时的安排时间有所仓促,形式作品效果不太理想,但在生活中实际应用较少,不能应用于实际生活,利用课后时间或出游机会让学生回顾体验本课所学,会有更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