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电与电路(物理)—2021届中考科学二轮复习专题特训(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五 电与电路(物理)—2021届中考科学二轮复习专题特训(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10 18:5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五 电与电路(物理)
1、(2020·金华·丽水)高铁轨道中的螺丝会因震动而松动,检修工作非常艰苦且重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作品《5G高铁轨道螺丝警报器》,设计了检测螺丝松动的报警方案。其主要的科学原理是:螺丝(螺丝在电路图中用虚线框表示,其电阻不计)连接在电路中,当螺丝松动时,它会与下端的导线分离而断开,此时电灯亮起而发出警报,及时提醒工人修理。下列符合题意的电路图是(??? )
A.??????B.??????C.??????D.?
2、(2020·绍兴)将静电球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未通电时,多只锡碗叠放在静电球上(图甲),通电后,锡碗依次向上飞起(图乙),最后落到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静止的锡碗受到惯性的作用
B.?图乙中,以空中的锡碗为参照物,静电球是运动的
C.?图甲中,锡碗受到自身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D.?图乙中,锡碗能飞起来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3、(2019·绍兴)如图是小敏设计的汽车尾气中CO排放量的检测电路。当CO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电铃发声报警。图中气敏电阻R,阻值随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铃应接在A和C之间
B.?当CO浓度升高,电磁铁磁性减弱
C.?用久后,电源电压U1会减小,报警时CO最小浓度比设定值高
D.?为使该检测电路在CO浓度更低时报警,可将R2控制电路的滑片向下移
如图是小柯连接的电路,开关闭合后,发现灯L2比L1亮。关于该电路分析正确的是(? )
A.?通过L2的电流比L1的电流大????????????????????????????????B.?L2的电阻比L1的电阻大
C.?L2两端电压比L1两端电压小????????????????????????????????D.?L2的实际功率比L1的实际功率小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a点滑到b点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Ia变为Ib。下列各图中,能表示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之间关系的是( )
A.????????B.????????C.????????D.?
6、(2019·金华)小金制作了一个利用电压表测物体重力的小作品,它能在电压表盘上读出所放物体重力的大小,如图所示。
(1)当秤盘不放任何重物时,滑片P恰好处于a点。闭合开关,当秤盘上所放钩码个数增多时,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一段时间后,在秤盘放2牛重的钩码时,表盘读数比2牛大,换不同重的钩码反复试验,每次读数都不同且大于钩码的重力。产生这一现象是由于__________引起的(填字母)。
A.R1短路
B.R1断路
C.R2短路
D.R2断路
7、(2020九下·宁波保送考试)如图甲、乙所示,某科技小组自制了一个测量水的深度的装置,它由测量头和控制盒构成,测量头的测量面是一个涂有绝缘漆的面积为2cm2的压敏电阻R1 , R1的电阻随水对它的压力F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控制盒内有一个定值电阻R0和一个最大阻值为90Ω的滑动变阻器R2 ,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通过电路调节,可使控制盒的功率达最大值Pm,科技小组通过控制盒的功率最小值和Pm的比值来标记水的深度,不计导线的电阻,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科技小组在确保电路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如下的操作: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R1未放入水中时,闭合S,断开S1 , 将R2的滑片移至最上端。此时电压表示数达到最大值,R0的电功率为P0 , 求:R1未放入水中时的电阻为________Ω。
(2)测量头放到水下深度h1=10m时,闭合S.断开S1将R2的滑片移至某一位置时,R0的电功率为P0′,电路的总功率为P总,R1的电功率为P1.已知P0:P0′=9:4,P总:P1=6:1,求:此时R0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
(3)测量头放到水下深度h2=3m时。调节电路,控制盒的最小功率与Pm的比值为________。
小柯在拓展课上,设计了图甲电路,用来直接测出接入1、2两点间导体的电阻。
(1)用导线连接1、2两点,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为________A。此时1、2两点间的电阻为0Ω,则在电流表指针所指的刻度上标0Ω。
(2)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把待测电阻Rx接入1、2两点之间,此时电流表读数为0.1A,则Rx的阻值是________Ω,然后在电流表的0.1A刻度处标上相应的阻值。依此方法,在电流表的刻度上一一标上相应的阻值,这样就可以用此电流表测出接入1、2两点间导体的电阻。
(3)干电池用久了电压会变小,此时再用导线连接1、2两点,电流表的指针就不能对准0Ω刻度线。要使指针重新对准0Ω刻度线,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__(填字母)端移动。
充电宝具有充电和供电功能,其内部单节锂电芯的输出电压为3伏~5伏,如果电芯串联,则输出电压成倍增加;如果电芯并联,则输出电压不变.
(1)在保障输出电压3伏~5伏不变时,为了增加充电宝储电能量,通常将多节锂电芯连接在一起,则其连接方式是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
(2)手机电池标称容量“2000毫安时”,与手机相匹配的充电宝标称容量“10000毫安时”,用充电宝给耗尽电的该手机充满电,理论上能充电________次;实际使用时能充满的次数要小于理论的次数,请写出造成充电宝输出能量损失的一种因素:________.
10、(2013·绍兴)探究“电压保持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
(1)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的实物连接。
(2)实验中,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2V。先用5Ω电阻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中。改用10Ω电阻继续实验,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选填序号)。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B.电压表示数
C.电流表示数
(3)根据实验得到的表中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次数
1
2
3
电阻R/Ω
5
10
20
电流I/A
0.4
0.2
0.1
11、(2019·温州)温州地区常受台风侵袭。为测量风速,小明设计了一台简易风速仪,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装有挡风板和滑片P的轻质滑块与轻质弹簧套在滑杆MN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滑块相连。挡风板的挡风面积为0.2米2 , 均匀电阻丝AB长为20厘米,阻值为10欧,电源电压U0恒为6伏,保护电阻R0为14欧,电压表量程0~3伏。弹簧弹力F与弹簧长度改变量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无风时,滑片P在A处。有风时,滑块移动,稳定后读出电压表示数,计算并查阅下表数据可知风速及风级。
风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风速v(米/秒)
0.3~1.5
1.6~3.33
3.4~5.4
5.5~7.9
8.0~10.7
10.8~13.8
风压p(帕)
0.055~1.4
1.6~6.8
7.2~18
18.9~39
40~72
72.9~119
表中风压p是指与风向垂直的受风面上单位面积增加的压力(即单位面积受到的风力)。测量时保证风垂直吹在挡风板上,不计一切摩擦阻力。
(1)在滑片P左移的过程中,电路的总电阻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当电压表示数U为2伏时,风速仪所测的风为几级?(写出计算过程)
(3)小明想在风速仪的电压表上直接标出风速,查阅资料后获知该挡风板所受的风力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经计算,他画出了风速v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曲线,如图丙所示。后因保护电阻R。损坏,他将其换成了阻值为5欧的电阻,请你在图丙坐标系中大致画出更换电阻后的风速v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曲线,并在曲线上标出所能测量的最大风速的对应点Q。
12、 小晨以某种PTC电阻作为发热部件,制作了一个恒温孵化箱.图甲是恒温孵化箱的电路图,R1、R2是两个相同的PTC电阻,电源电压220伏.图乙为单个这种PTC电阻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图.
(1)当温度为40℃时,电路中的电流为多少安?
(2)恒温孵化箱的最大发热功率是多少瓦?
(3)当温度保持40℃不变时,恒温孵化箱的产热和散热达到了________关系.如果仅仅从产热方面分析,当温度超过40℃时,恒温孵化箱是怎样自动实现温度下降的?________.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家庭水箱水位测量装置示意图,电源电压18V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0﹣15V,电流表量程0﹣3A,R0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1是长20cm、阻值为20Ω的电阻丝,滑片P把电阻丝与轻质弹簧的指针连在一起.圆柱体M长80cm,底面积为200cm2 . 当水位处于最高处时,M刚好浸没在水中,滑片P恰好在R1的最上端.轻质弹簧阻值不计,M全部露出水面前,弹簧的伸长长度△L始终与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如图乙所示.
(1)当水位下降时,电路中示数会随之减小的电表是________.
(2)当水位处于最高处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3)当水位下降,圆柱体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为50cm时,电流表示数为多少?(g取10N/kg)
14、.图甲是一个电子拉力计原理图。硬质弹簧右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P与R1间的摩擦不计)。电压表量程为0~3V,a、b是一根长为6cm的均匀电阻丝,阻值R1=30Ω,电源电压U=6V 。
(1)要保证电压表能正常工作,电路中R0至少应为________。
(2)当拉环不受拉力时,滑片P处于a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V。
(3)已知该弹簧伸长的长度ΔL与所受拉力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R0=45Ω,通过计算说明, 开关S闭合后,当电压表指针指在0.8V处,作用在拉环上水平向右的拉力为多大?此拉力器的量程为多少?
15、(2020·湖州)方方做了“研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后,欲探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关系。现有电压为9V的电源、规格为“6V 3.6W”的小灯泡、规格为“2A 10Ω”的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等器材。方方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实验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始终较大,无法探究电压更小时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方方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继续实验。

??
(1)当使用图甲电路进行实验,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时,电压表示数为4伏,此时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
(2)方方根据电路图乙,连接实物电路如图丙所示。老师说少连了一根导线,请你帮她在图中添上这根导线。
(3)方方按图乙正确连接后进行实验,采集数据,绘制了小灯泡电流与电压关系的曲线图,如图丁所示。
①AB段是直线,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在电压较小时,________。
②BC段明显发生弯曲,是因为________。
为了研究小灯泡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明选择额定电压为2.5伏的小灯泡、电压为4伏的电源以及其它相关器材按图甲连接电路,进行实验。
(1)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观察到________时,可以判断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开始移动,直到灯泡正常发光,在此过程中测得小灯泡电流和电压的几组数据,并正确画出曲线a,如图乙所示。该实验中小明选择的滑动变阻器可能是?? ?????。
A.滑动变阻器R1(20欧,3安)
B.滑动变阻器R2(50欧,2安)
C.滑动变阻器R3(2000欧,0.25安)
(3)小明在图乙中还画出了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b,老师据图指出该曲线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
做“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验时,实验用的两个灯泡L1、L2上分别标有“2.5V”和“3.8V”字样,电源电压恒为2.5V。
(1)串联时,小科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两灯均不发光。小科猜想是灯泡L1的灯丝断了,就用一根导线的两端在灯泡L1两接线柱处同时试触,若看到灯泡L2________,说明小科的猜想正确。
(2)并联时,小科连接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前,小科检查发现电路连接有误,但只要改动一根导线即可。请你在要改动的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正确。
(3)改正电路后继续实验,小科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物理量
电流
电压
串联电路
IA=0.16A
IB=0.16A
IC=0.16A
UL1=0.9V
UL2=1.6V
U总=2.5V
并联电路
IL1=0.34A
IL2=0.20A
I总=0.54A
UL1=2.5V
UL2=2.5V
U总=2.5V
学习了欧姆定律以后,小科发现:根据串联电路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到RL1=5.63Ω,根据并联电路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到RL1=7.35Ω。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灯丝电阻的大小随着________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解析:
1、【解答】A.当螺丝松动时,电路断开,小灯泡熄灭而不是报警,故A不合题意;
B.灯泡与螺丝串联,当螺丝正常时,整个电路会发生短路,可能导致电源烧毁,故B不合题意;
C.定值电阻与螺丝并联,然后与灯泡串联。当螺丝正常时,定值电阻被短路,此时灯泡发光报警,故C不合题意;
D.灯泡与螺丝并联,然后与定值电阻串联。当螺丝正常时,灯泡被短路,由于定值电阻的保护,电路正常;当螺丝松动时,定值电阻和灯泡串联,灯泡发光报警,符合要求,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解答】A、惯性是一种属性,应为锡碗具有惯性;故A错误;
B、图乙中,空中的锡碗是运动的,而静电球是静止的,如果以锡碗为参照物,则静电球是运动的;故B正确;
C、图甲中, 锡碗有多个,所以锡碗还受到上方锡碗的压力;故C错误;
D、图乙中,锡碗能飞起来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解答】A.当CO浓度增大,电阻减小,电流增大时,电磁铁才会吸引衔铁,这时衔铁与下面的触点接通,只有电铃在BD部分才能报警,故A错误;
B.当CO浓度增大,电阻减小,电流增大时,电磁铁的磁性会增强,故B错误;
C.电磁铁吸引衔铁需要的磁力是不变的,即线圈中需要达到的电流大小不变;当电源电压减小时,控制电路部分电流变小,此时电磁铁磁力较小不能将衔铁吸下来报警;只有CO的浓度继续增大,气敏电阻的阻值继续减小,电路电流增大才能再次报警,因此报警时CO的最小浓度设定值偏高,故C正确;
D.报警时控制电路中电流保持不变,即总电阻不变;当CO的浓度降低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变大,为了正常报警,变阻器的阻值必须变小,即滑片向上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4、【解答】A.通过L2的电流比L1的电流大,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A错误;
B.L2的电阻比L1的电阻大,由于电流相等L2两端电压大所以电阻较大,B正确;
C.L2两端电压比L1两端电压小,L2比L1亮可知L2的实际功率较大,电流相等所以电压L2两端大,C错误;
D.L2的实际功率比L1的实际功率小,L2的实际功率比L1的实际功率要大,D错误。
故选B
5、【解答】解: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由I= UR 可得,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
U=U电源﹣IR0 ,
据此可知,U﹣I图象是一次函数图象,故CD错误;
当滑片位于a点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较小,电路中的电流较大,
由U=U电源﹣IR0可知,电压表的示数较小,故A错误、B正确.
故选B.
6、【解答】(1)由图可知,电压测量的时电压表两端接入电阻的电压,当滑片在a端时,电压表示数为0V,当秤盘上所放钩码个数增多时,滑片向b端移动,接入电阻增大,电压表的示数会增大;(2)一段时间后,称出的数据总比实际值大,则说明电压表的示数偏大了,而电路是串联电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偏大,可能出现的故障是R1短路或R2断路,但如果R2断路则电压表的示数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增大;(2)A。
7、【解答】(1)R1未放入水中时,受到的水的压力为0,根据图象丙可知,此时R1=30Ω;
(2)R1未放入水中时,闭合S,断开S1 , 将R2的滑片移至最上端,此时R0、R1串联,电压表示数达到最大值3V,
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I=UR0+R1 =U R0+30Ω -------①,
测量头放到水下深度h1=10m时,R1受到压力:
F=pS=ρghS=1.0×103kg/m3×10N/kg×10m×2×10-4m2=20N,
由图象丙知,此时压敏电阻R1的阻值为R1'=10Ω,
此时,闭合S.断开S1 , 将R2的滑片移至某一位置时,R0、R2、R1串联,
根据 P总 P1 =R总 R1 可得:R总 10Ω=61;
解得:R总=60Ω,
电路中电流:I'=UR总=U60Ω ----------②,

那么 P0 P0' =I2R0 I'2R0=94 ;
即: II' =32 ,
由①②可得: I I' =U R0+30ΩU 60Ω=32 ,
解得:R0=10Ω,
当闭合S,断开S1 , 将R2的滑片移至最上端,电压表示数达到最大值3V,
此时电路中电流:I=I0=U0R0=3V10Ω=0.3A ,
所以:I'=2 3I=2 3×0.3A=0.2A ,
所以测量头在水深10m时,R0两端的电压为:U0'=I'R0=0.2A×10Ω=2V;
(3)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
U=I(R0+R1)=0.3A×(10Ω+30Ω)=12V,
当两开关都闭合时,R0、R2串联,当电压表示数最大时电流最大,
电路中最大电流:I最大=U0最大R0=3V 10Ω =0.3A ,
所以控制盒的功率达最大值:Pm=UI最大=12V×0.3A=3.6W;
测量头放到水下深度h2=3m时,R1受到压力:
F'=p'S=ρghS=1.0×103kg/m3×10N/kg×3m×2×10-4m2=6N,
由图象知,此时压敏电阻R1的阻值为R1″=20Ω,
当变阻器R2连入阻值最大时,
控制电路的总电阻最大为R控=R0+R2大=10Ω+90Ω=100Ω,电流最小,P控有最小值,
则:P控最小=( U R控+R1'' )2×R控=( 12V 100Ω+20Ω )2×100Ω=1W ,
所以控制盒的最小功率与Pm的比值为:1W:3.6W=5:18。
8、【解答】(1)读图乙可得电流为0.5A;(2)当1、2之间用导线连接时由乙图可知电流I=0.5A,此时滑动变阻器的有效阻值为R滑=1.5V/0.5A=3Ω将此时电流表0.5A处标上0Ω;当电流I=0.1A时,可得R总=15Ω,R接=R总-R滑? R接=15Ω-3Ω=12Ω;(3)因为电池也产生了电阻所以滑动变阻器阻值要减小滑片向B端移动。
故答案为:1、0.5;2、12;3、B
9、【分析】考查了电池组的串并联判断,能量的转化、消耗及其应用等,难度不大.(1)电池组串联时,总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电池组并联时,总电压与各节电池的电压相同,据此判断;(2)根据充电宝的容量和电池容量可计算理论上的充电次数;从能量消耗的损失的角度可解释实际次数减小的原因.本题以常见的充电宝为内容, 【解答】解:(1)由于充电宝的输出电压保持相对固定,所以要想增大储电量,应将多节锂电芯并联连接在一起;(2)理论上充电宝可充电的次数:n= =5(次);
实际使用时能充满的次数要小于理论的次数,这主要是因为充电时电池发热要消耗能量.
故答案为:(1)并联;(2)5;充电时电池发热要消耗能量.
10、【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除了电压表与电阻R并联外,其它的元件都是串联,即变阻器应该与电阻R串联。变阻器下面的接线柱已经与开关连接,只需将上面的接线柱C或D与R右端的接线柱相连即可,如下图所示:

(2)根据控制变量法可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要改变电阻而控制电压相等,因此在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应该移动滑片,眼睛注视电压表的示数,直到示数变为2V时记下电流表的读数即可,故选B。
(3)将表格中每组对应的电流与电阻相乘,它们的乘积都是2V,所以得到结论:当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11、【解答】(1))电压表所在的位置可以看做断路,因此滑动变阻器始终全部接入电路,那么当滑片移动过程中,电路的总电阻不变;
(3)当R0=5Ω时,
电路电流为: l'=U总/(R+R'0)=6V/(10+5)Ω=04A;
变阻器接入的电阻为:RAP'=U'/I'=3V/0.4A=7.5Ω;
弹簧被压缩的长度:7.5Ω/x=10Ω/20cm ? 得:x=15cm;
根据乙图得:F'/17.5N=15cm/20cm,得到:F=13.125N;
压强为:p'=F'/S=13.125N/0.2m2=65.625Pa;
查表得:风力为五级,但是比图上标注的五级风速要小一些。
如下图:
12、【解答】解:(1)由图乙可知,当温度为40℃时,相同PTC电阻R1=R2=500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 UR1+R2 = 220V500Ω+500Ω =0.22A;(2)由图乙可知,相同PTC电阻R1、R2的最小阻值均为100Ω,
则恒温孵化箱的最大发热功率:
P大= UR1'+R2' = (220V)2100Ω+100Ω =242W;(3)当温度保持40℃不变时,恒温孵化箱的产热和散热平衡,否则温度会发生变化,
由图乙可知,温度超过40℃时,两电阻阻值变大,
由P= U2R 可知,电路的总功率变小,产热减少,自动实现温度下降.
答:(1)当温度为40℃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2A;(2)恒温孵化箱的最大发热功率是242W;(3)平衡;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大,由P= U2R 可知,电路的总功率变小,产热减少.
13、【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0与R1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当水位下降时,圆柱体M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受到的浮力减小,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变大,滑片下移,接入电路中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R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故当水位下降时,电路中示数会随之减小的电表是电压表;
2)当水位处于最高处时,滑片P恰好在R1的最上端,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 = =0.6A,
电压表的示数:
U1=IR1=0.6A×20Ω=12V;
3)当水位下降,圆柱体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为50cm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减小,
△F浮=ρgV排=ρgSV露=1.0×103kg/m3×10N/kg×200×10﹣4m2×50×10﹣2m=100N,
弹簧对圆柱体增加的拉力:
△F=△F浮=100N,
由图象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伸长量增加10cm,即轻质弹簧指针从最高处下降10cm,
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
R1′=20Ω﹣ ×10cm=10Ω,
电流表示数:
I′= = =0.9A.
答:(1)电压表;(2)当水位处于最高处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2V;(3)当水位下降,圆柱体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为50cm时,电流表示数为0.9A.
14、【解答】
(1)电压表示数为3V时,
电路电流:I=U1R1=3V30η=0.1A,
此时电阻R0的阻值:R0=U0I=U-U1I=6V-3V0.3A=30Ω。
(2)由图示可知,滑片在a端时,电压表所测电压为零,电压表示数为0V。
?(3)电路电流:I=UR1+R0=0.08A,
与电压表并联电阻的阻值:RaP=UapI=10Ω,弹簧的伸长量:L=2cm,
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此时拉力为:200N;
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拉力器的量程为:0~600N。
故答案为:
(1)30Ω;(2)0;
(3)作用在拉环上水平向右的拉力为200N,此拉力器的量程为0~600N。
15、【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电压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的电压。
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变=U总-UL=9V-4V=5V;
电流表的示数为:I变=U变R变=5V10Ω=0.5A;
(2)将丙图与乙图对照可知,电流从正极出发之后,依次经过灯泡、电流表和变阻器、开关回到负极,电压表与灯泡并联,但是图丙中缺少一根线,即连接灯泡左端的接线柱与变阻器左下角接线柱的线,将其补充如下:

(3)①AB段是直线,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在电压较小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②BC段明显发生弯曲,是因为电阻较大。
16、【解答】(1)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若灯泡正常工作,则电压表示数为2.5V;
(2)电流大于0.25A,故C滑动变阻器错误;取电流0.1A的点,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为4V-0.5V=3.5V,计算滑动变阻器的阻值UI=3.5V0.1A=35Ω , 因此滑动变阻器为B;
(3)曲线是错误的,错误在于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两者电压之和应等于4伏,而图中曲线b与a交点处,电压之和大于4伏。
故答案为:(1)电压表示数为2.5伏;(2)B;(3)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两者电压之和应等于4伏,而图中曲线b与a交点处,电压之和大于4伏。
17、【解答】解:(1)小科猜想是灯泡L1灯丝断了,一根导线的两端在灯泡L1两端接线柱处同时试触,该处处于通路状态,则灯泡L2 会发光;(2)由图可知,当开关闭合时,电源会断路;要使两灯并联,应改动L1、L2的四个接线柱的连线,如图所示:
;(3)灯丝电阻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当电压变大时,灯泡的功率会变大,灯丝温度升高,电阻变大.
故答案为:(1)发光;(2)如图;(3)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