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三讲:地球的绕日运动 同步讲练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第三讲:地球的绕日运动 同步讲练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10 19:1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科学下册 一讲一练
第四章 第三讲:地球的绕日运动
讲一讲
3927475863601、地球的公转
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365.2422天)。
特征: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公转轨道平面与
地轴之间总保持66.5度的夹角,并且地轴的北端始
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如右图所示:
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变化,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50507560325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太阳和
地面之间的夹角。同一地点一
天的太阳高度角是不断变化的,
日出日落时角度都为0,正午
时太阳高度角最大。
正午太阳高度:在一日内,太
阳位于正南和正北方向时,太
阳光和地面夹角最大,称为正
午太阳高度。在同一时间,正
午太阳高度随纬度不同而不同;在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纬23.5度);冬至日太阳直射点
在南回归线(南纬23.5度);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纬23.5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纬23.5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在春分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下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地球上中、高纬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季较大,冬季较小。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
3、昼夜长短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地球公转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使得南北半球冬夏两季昼夜长短不一。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日期
直射点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四周
夏至日
北回归线
昼最长,夜最短
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
南极圈及其以南极夜
冬至日
南回归线
昼最短,夜最长
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
南极圈及其以南极昼
春秋分日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春分日至秋分日
北半球
昼>夜
纬度越高昼越长
昼<夜
纬度越高昼越短
北极点周围极昼
南极点周围极夜
秋分日至春分日
南半球
昼<夜
纬度越高昼越短
昼>夜
纬度越高昼越长
北极点周围极夜
南极点周围极昼
练一练
1、读宁波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两分两至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正午太阳光线。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最长的是(?? )
A.?春分②????????????????????????????????B.?夏至①????????????????????????????????C.?秋分②????????????????????????????????D.?冬至③
【考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间为北半球的(??? )
A.?春分到秋分??????????????????B.?秋分到次年春分??????????????????C.?冬至到次年夏至??????????????????D.?夏至到冬至
【考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3、下列选项中,一年里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 )
A.?北回归线????????????????????????????????B.?赤道????????????????????????????????C.?南回归线????????????????????????????????D.?极圈
【考点】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

4、下列节日中,宁波地区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
A.?六一儿童节????????????????????B.?五一劳动节????????????????????C.?七一建党节????????????????????D.?正月十五元宵节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
?
5、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于4月8~11日在海南博鳌顺利举行。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年会举行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____。
A.A~B段
B.B~C段
C.A~B段
D.B~C段
(2)论坛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
①宁波昼短夜长
②宁波正午时刻树影越来越短
③太阳直射点逐渐往北移
④南极地区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如图所示,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全球昼夜等长;夏至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北半球昼最________,夜最________,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________,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________,由南向北,昼长时间逐渐变________;秋分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全球昼夜等长;冬至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北半球昼最________,夜最________,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________,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________,由南向北,昼长时间逐渐变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答】题中问我们的是车位上的影子长度,当太阳垂直照射时整个车位都是车棚的影子,所以应该是太阳高度最大时车位上遮阳棚影子最长。?宁波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没有太阳直射,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宁波地区的太阳高度最大,所以夏至①符合条件,B选项正确。
故选B
2、 【解答】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C符合题意。
故选:C
?
3、【解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极圈。
? 故选:D
4、【解答】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当3月21日左右时,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即春分日.从今天起,太阳光的直射点继续向北运动,当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的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所有的各点达到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即夏至日.从这一天开始,太阳光的直射点转向南运动,当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的直射点又回到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即秋分日。此后,太阳光的直射点继续向南运动,当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的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所有的各点达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即冬至日,所以“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都是昼比夜长,而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昼比夜短,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解答】(1)地球运行到A处时节气春分,时间是3月21日前后,地球运行到B处时节气是夏至,时间是6月22日前后,年会举行时间是4月8~11日,所以位于A~B段,A选项正确。
故选A
(2)①宁波昼短夜长,春分日昼夜平分,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这段时间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应该是昼长夜短,错误;
②宁波正午时刻树影越来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日最大,影子最短,正确;
③太阳直射点逐渐往北移,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直射点逐渐往北移说明正确;
④南极地区极夜范围逐渐缩小,春分至夏至太阳直射北半球,南极出现极夜,范围逐渐增大,错误。
故②③正确,B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A? (2)B
6、 【解答】如图所示,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夏至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由南向北,昼长时间逐渐变长;秋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冬至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由南向北,昼长时间逐渐变短。
故答案为:赤道;北回归线;长;短;极昼;极夜;长;赤道;南回归线;短;长;极夜;极昼;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