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3 海水的运动 学案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3 海水的运动 学案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2-09 17:0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水的运动
重难点
题型
分值
重点
海水的运动形式
选择题
非选择题
6-8分
洋流的判读
难点
洋流的类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核心知识点一:海浪
海浪:海浪就是海里的波浪,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是由风力形成的。风速越大,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破坏力极大。
风暴潮: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热带、温带的沿海地区均可遭受风暴潮的袭击。
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人们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例如建防波提、种植海岸防护林。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问题探究:在什么区域最容易形成风暴潮(大潮),形成风暴潮(大潮)除了风的因素,还有哪些?
(1)有利的地形:即海岸线或海湾地形呈喇叭口状,海滩平缓,使海浪直抵湾顶,不易向四周扩散。
(2)持续的刮向岸的大风:由于强风或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对海面作用,导致海水急剧升降。
(3)逢农历初一、十五的天文大潮,它是形成风暴潮的主体。当天文大潮与持续的向岸大风遭遇时,就形成了破坏性的风暴潮。
(4)河水顶托作用,河流入海与大潮方向相反。
核心知识点二:潮汐
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称为汐。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外宽内窄,口大肚小,初一、十五海水上涨势头更猛烈,江水东流与大潮西进形成顶托,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成钱塘江大潮。
小潮
大潮
核心知识点三:洋流
1.
洋流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
2.
洋流分类
(1)按性质:
寒流:从水温较低的海区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区的洋流(高纬向低纬)。
暖流:从水温较高的海区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区的洋流(低纬向高纬)。
易错提醒:寒流的温度不一定比暖流低。寒暖流水温的比较要在同纬度海域比较,在不同纬度海区的寒暖流水温比较,不一定暖流水温高于寒流,如高纬度的暖流水温不一定比低纬度的寒流水温高。
(2)按成因:
a.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主要动力,由此形成的洋流叫风海流。
b.
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差异,导致海水运动,叫密度流。
规律:表层海水:盐度低的海域流向盐度高的海域。
底层海水:盐度高的海域流向盐度高的海域。
重点海域:分布海峡两侧
①直布罗陀海峡:表层大西洋地中海,底层地中海大西洋。
原因:受地中海地区气候的影响,地中海蒸发旺盛,周围河流淡水注入少,海水的盐度高,密度大,水面降低;而大西洋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小,海平面低些。
②卡特加特海峡:波罗的海北海
③曼德海峡:表层印度洋红海;底层红海印度洋
c.
一地海水减少,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叫补偿流(水平和垂直)
知识拓展:离岸风
沿岸地区由陆地吹向水域的风,称为离岸风。
现象:大气在水平运动过程中远离海岸(陆地)吹向海洋。离岸风容易导致海水远离海岸,使所经水域海水流出,深层水上泛补给。使自海洋来的暖湿气流无法深入陆地,从而对沿岸起减湿作用。
3.
洋流的分布
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逆时针方向大洋环流;
中、低纬度大陆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规律总结:洋流分布记忆方法
在记忆世界洋流的分布时,可先记住洋流模式,然后把它对应到各大洋中。南北半球按照“”联想记忆:中间线为赤道,分子“8”,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分母“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受南极大陆影响,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形成环流)。
如图所示:
4.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
暖流(比流经地区温度高)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寒流(比流经地区温度低)有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沿岸荒漠的形成。
(2)对海洋生物
(3)海洋污染:扩大了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
(4)航行:顺洋流航行速度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寒暖流交汇处多海雾,不利于航行;洋流带来冰山,威胁海运。
例题1
引起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A.
日、月等天体的引力
B.
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
C.
大气的运动
D.
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差异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水运动的基本知识,难度中等。海洋水体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其成因与大气运动有关,在风力的作用下能形成波浪;盛行风吹拂海面,形成了风海流,可见引起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大气的运动。
例题2
海啸是一种破坏性很大的自然灾害,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这次海啸属于(  )
A.
波浪
B.
潮汐
C.
洋流
D.
风暴潮
(2)下列一般不能造成海啸发生的是(  )
A.
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
B.
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C.
外来较大天体撞入地球近海海域
D.
台风风暴引起巨浪
答案:(1)A(2)B
解析:本题主要查考海啸的相关知识,难度中等。第(1)题,日本大地震能量释放使海水扰动,形成巨大的波浪。第(2)题,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形成潮汐,有明显的规律,分为大潮和小潮。
例题3
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完成问题。
(1)若AB线是30°纬线,则这个海域一定位于(  )
A.
北半球
B.
南半球
C.
东半球
D.
西半球
(2)若AB线是60°纬线,则这个海域中的乙是(  )
①北太平洋暖流 ②北大西洋暖流 ③西风漂流 ④北赤道暖流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1)B (2)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洋流的判读,难度较大。第(1)题,根据AB线是30°纬线,则该洋流环流是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图中洋流为逆时针,故应为南半球。第(2)题,在北半球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中,乙可能为北太平洋暖流或北大西洋暖流。
例题4
读图,完成问题。
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  )
A.
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B.
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C.
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D.
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判读,难度中等。图中等温线越向北数值越大,应位于南半球,A处等温线向高纬度方向弯曲,说明有暖流经过。
(答题时间:30分钟)
伞式洋流发电是通过“伞”带动工作索周而复始的运动,进而帮助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洋流G的性质和地理位置可能是(

①暖流
②寒流
③大洋东岸
④大洋西岸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对相邻陆地环境而言,洋流G的影响是(

A.
加剧了干燥状况
B.
增加了湿、热程度
C.
减轻了寒冷状况
D.
降低了干、热程度
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
图示洋流中(  )
A.
①为暖流
B.
②为寒流
C.
③位于北半球
D.
④位于南半球
4.
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
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
B.
②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C.
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
D.
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
下图为某海域洋流模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的洋流。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5.
该海可能位于(

A.
北太平洋中高纬度
B.
北大西洋中低纬度
C.
南太平洋中高纬度
D.
南印度洋中低纬度
6.
流经丙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A.
B.
C.
D.
7.
图中最可能表示寒流的是(

A.

B.

C.

D.

读某季节大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8.
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
A.
3月
B.
6月
C.
10月
D.
12月
9.
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
A.
东北信风
B.
东北季风
C.
西南季风
D.
东南信风
10.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玻璃海滩被誉为世界上最闪亮的海滩,整个海滩是由漂亮的玻璃圆石和沙子组成,五彩斑斓,人们很难相信如此美丽的地方曾经充当过近20年的垃圾场。下图示意玻璃海滩景观。海滩上的玻璃圆石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河流沉积
B.
海浪沉积
C.
人工打磨
D.
海浪侵蚀
11.
读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四条线段上添画箭头,表示大洋环流的流向_______。
(2)如果此图表示太平洋,图中①②③④海区能形成大渔场的是________,其名称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
(3)洋流C从性质看属于________流,其成因主要是受__________________影响。
12.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侵溢上陆的现象。孟加拉湾是风暴潮的多发区,也是风暴潮的重灾区。图为孟加拉湾地区简图。
试分析孟加拉湾风暴潮多发季节及其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1.
C
2.
A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洋流的性质、成因以及应用,难度中等。
1.
根据洋流发电站的工作原理,工作索往南运动伞面撑开,与洋流方向一致,也就是洋流往南运动,根据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判断,该洋流应位于大洋东部,属寒流,故C项正确。
2.
根据上题可知,该洋流为寒流,对沿岸的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的作用,故A项正确。
3.
C
4.
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洋流的意义,难度较大。
3.
②③洋流所在区域为副热带且为顺时针方向,依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洋流位于北半球,C正确;中高纬度大陆东岸为寒流,故①为寒流,A错误;中低纬度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故②为暖流,B错误;由④流向、纬度位置及海陆分布情况可知其应在北半球,D错误。故选C。
4.
①洋流为北半球寒流,附近不具备形成大渔场的条件,A错误;②为北半球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B错误;③洋流为寒流,对周围环境有降温减湿作用,加大了同纬度不同海区的温度差异,C正确;④洋流为北半球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D错误。故选C。
5.
B
6.
C
7.
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洋流的相关知识,难度中等。
5.
读图可知,该海域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北太平洋中高纬度和南印度洋中低纬度,洋流为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太平洋中高纬度由于没有缺失陆地,没有形成洋流环流,故选B。
6.
洋流运动方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丙洋流为北半球暖流,北半球向北纬度越高,温度越低,C对,A为南半球寒流,B为南半球暖流,D为北半球寒流,因此答案选C。
7.
根据上题结论,该海域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其大洋东岸为寒流,洋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海区,图中只有丁符合要求。故选D。
8.
B
9.
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洋流分布规律,难点在北印度海区,难度中等。
8.
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为北印度洋海域,北印度洋海域洋流夏季为顺时针,冬季为逆时针,可判断出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可能出现在6月,B正确。
9.
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为北印度洋海域,北印度洋海域洋流夏季为顺时针,夏季盛行西南季风,C正确。
归纳总结:
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向东流动,形成顺时针大洋环流;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向西流动,形成逆时针大洋环流。
10.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浪对于地貌的影响,难度较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玻璃海滩中的玻璃圆石是碎玻璃在原地通过海浪侵蚀形成的,而一般沙滩的沙粒是其它地方的岩石通过海浪的侵蚀、搬运到该地(海湾地带),经沉积作用形成沙滩。由材料可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玻璃海滩,曾经充当过近20年的垃圾场,后来垃圾被海浪冲刷掉,垃圾中的碎玻璃被海浪侵蚀成玻璃圆石,所以D正确。
11.
(1)顺时针方向流动;
(2)①;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
(3)暖;东北信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形成及意义,难度中等。
(1)图中四条线段组成的大洋环流为北半球中低纬环流,方向为顺时针。如下图:
(2)如果此图表示太平洋,图中①②③④海区能形成大渔场的是①,由于位置在北海道岛附近,因此其名称是北海道渔场,其形成原因是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饵料充足,吸引大量鱼类在此集中。
(3)读图可知,洋流C流经赤道附近的海区,水温高,因此从性质看属于暖流,其成因主要是受东北信风影响,属于风海流。
12.
夏秋季节;
原因:该地夏秋季节多飓风活动;海岸向南开口,呈喇叭形,利于涌潮;地处三角洲,地势低平;入海河道众多(入海河流的顶托作用明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风暴潮产生的原因及危害。飓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孟加拉湾位于北半球,夏季(5—10月)气流上升较快。孟加拉湾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海岸呈喇叭口形,城市密集,人口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