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教 材: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单 元:五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 题: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几十加几(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正确计算。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初步了解竖式和算理的联系,体会相 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
认识加法竖式,学会用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用竖式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小木棒图、计数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情预设 应对策略 设计意图
口算训练 口算:
4+5=?3+2=?2+5=?1+7=???
4+4=?3+5=??2+6=?6+4=???
3+4= 11+4=?12+4= 13+4=?
12+5=?10+5=?15+3= 6+13=
6+2=??2+7=??3+6=?
5+4=?4+2=?2+3=?3+5=
2、
3、
二、创设情境
教师讲故事引入:有一天,兔妈妈带着小白兔到大森林里去采蘑菇,妈妈采了 23 个,小 白兔采了 4 个(出示课件),根据这两个 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探究体验
一共采了多少个?这个问题怎样解答? 学生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3+4=
请大家想一想应该怎样算?
引导学生汇报:并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演示:
23 + 4 = 27
20 3
7
师:除了用小棒帮助我们口算,还可以用计数器帮助我们口算。
师:两位数加一位数不仅可以口算,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2 3
+ 4
2 7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笔算的一般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完成“试一试”,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 算的。
教师强化用竖式计算,并让学生用竖式算 一算。
四、实践与应用
“练一练”第 1 题,完成竖式。
第 2 题,可设计多种形式来进行练习。 第 3 题,要求学生看图,弄清题意,提出
问题并列式计算。
学生在书上完成。
四、课后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的计算方法,并且认识加法竖式,学会用竖式计算加法,你都学会了吗?
学生轮答
学生仔细观察,提出问题:妈妈比小白兔 多采几个?小白兔比妈妈少采几个?一共采了 多少个?
可以先用小棒 摆一摆,指名说出自己摆的过程,并说出口算方法。
学生动手拨计数器计算,同桌内交流自己的 拨法,
还可以用竖式计算(如果学生提出来,就 按学生的思路进行,如果提不出来,教师就直 接教学。)
学生先自己计算,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 算法。
学生汇报
学生竖式计算
指名回答:(学习中等生)如果不会找举手发言的学生。
(教师课件演示小棒摆的过程。并演示口算过程。
用小棒摆:单根的和单根的加在一起再和 整捆的相加。
先算3加4得7,7再加20等于 27。
一人拨珠,一人说。
然后汇报。列式是 23+4=27(个)。
教师演示小棒摆法和计数器拨法
复习10以内数的加法,为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做好铺垫。
用童话故事引入能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兴 趣。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已获得 的数学信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 题的能力。
从直观操作到抽象算理, 结合摆小棒,计数器时的操作过程,探 索出用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
结合学生的操作和对数位 的理解,让学生初步了解竖式 是怎样来的,体会相同数位对 齐,从个位加起的道理,从而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灵活多样的练习方式,能 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 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学习活 动。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是以上学期学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知识为基础的,教学完这节课,我真正感受到了数学的确是一门前后知识联系性很强的学科,可说是环环紧扣,一环脱落,将直接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
????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二十以内的加减法更是重中之重,必须让每个学生都切实掌握。要较准确的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学生必须对基础知识达到很熟练的计算程度。这部分知识对部分学生来说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首先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然后运用情境图导入新课, 通过情境图让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加法问题,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探索计算方法。在这个环节我充分让学生观察小棒图,操作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口算算理。再次感悟到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如23+4,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凑十法,把9分成6和3,
???学完这节课,最大的感悟就是学生的差异什么时候都在所难免,统一的教学思路,同层次的练习,实在是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有个别学生掉队,因材施教仍然是我努力的方向,看着那些吃力的孩子我心里着急,利用下课时间进行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