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1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冀教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1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冀教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09 12:00:31

文档简介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笔算方法。
2、
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3、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索意识,主动合作意识。
2、
重点、难点
1、
重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
2、
难点:建立数位的概念,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3、
教学准备
笔,作业本,计数器,小棒,课件。
4、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
复习旧知:30+20=
20+7=
师:老师这儿有两道题需要同学们来完成,我们才能打开这把钥匙,请看大屏幕。
生1:3个十加2个十等于5个十,也就是50。
生2:2个十加7个一等于27。
(设计意图:这两个算式比较有代表性,让学生在唤起旧知的同时再次经历、感知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
2、
情境导入
(1)、出示主题图
师:钥匙打开,现在我们一起开启这次的数学之旅,我们来到了大森林里。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兔妈妈和兔宝宝在采蘑菇。
生2:兔妈妈采了23个,兔孩子采了4个。
师:那谁能根据这两句话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预设:
1
生:兔妈妈比兔宝宝多采了几个蘑菇?23-4
(老师肯定她问题的回答以及解决,并告诉学生这是我们后面学习的减法的算理,这节课我们先不研究。)
2
生:兔妈妈和兔宝宝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
23+4
(2)、揭示课题
师:23+4等于多少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师随之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学生独立完成动手操作,呈现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师:下面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23+4等于多少,你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用计数器拨一拨,也可以用笔写一写......,待会儿让同学们汇报展示,好吗?
1
、学生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算式的结果。
2
、教师巡视学生并随之拍照,作为展示和互相学习的资源。
3
、学生展示汇报。
预设:
a:摆小棒的方法,学生上台讲述摆的过程及结果。
b:拨计数器的方法,学生上台讲述拨的过程及结果。
C:用数的分成解决。
......
4
、找寻相同点
师:同学们用解决同一个算式用了不同的方法,那这不同的方法有没有相同之处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除了算式相同,结果相同,它们都是个位和个位加在一起的,为笔算做一定的铺垫以及对算理的感悟。)
2、师教学笔算的方法。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种方法想知道吗?就是写成竖式,用笔算。
1
、出示个位和十位的数位表
师: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个位和十位的位置,为笔算加法做基础及铺垫。)
2
、确定两个加数的每个数字的位置
师1:对照数位表,第一个加数23中的2写在哪个位置,3又写在哪个位置?
生答:个位的下面写3,十位的下面写2。
师2:那第二个加数4应该写在哪个位置上呢?
生答:写在3的下面。
师继续追问:4为什么要写在3的下面呢?能不能写在2的下面?为什么?
生3:4如果写在十位上,就表示了四个十就不对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悟个位和个位为什么要对齐,进而体会相同数位为什么要对齐。)
3
、计算
师:加号写在加数的左边,像这样,然后画一条直线就可以计算了。你们认为先算哪里?
生答:3+4
师:在哪个数位呢?
全体答:个位
师:也就是笔算加法时要从个位加起。那最后等于多少呢?
生:27
4
、小结
笔算加法,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教师并随之板书。)
5
、颠倒加数的位置强化笔算方法
师:知道了相同数位要对齐,那老师要考考同学们,那就是4+23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生1:虽然颠倒了加数的位置我认为还是可以这样列竖式笔算的。
师:对,当然可以!那如果要先写一位数4应该怎样列竖式呢?
生2:4应该写在个位上,3写在4的下面,2写在十位的下面。
(设计意图:通过给学生设置障碍,让学生充分地体悟到相同数位要对齐的算理及对算理的理解以及应用。)
(三)、练习
师:同学们学会了这样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法吗?让我们去大显身手吧。
1、试一试
43+5=
7+52=
(设计意图:紧跟新授的步伐与节奏出示了两道计算,等于多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向同学们说明你是怎样想的?用什么样的方法得到的这个数?让学生经历由形象的摆、拨、写等过程到抽象的口算,在呈现方法多样化的同时让学生充分感悟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
2、帮小动物找新家。
(设计意图:锻炼、培养孩子的口算能力,正确率及速度。)
3、解决问题。
(1)、树上原来有23只小鸟,又飞来了6只,现在树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生读题并解答:23+6=29(只)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29是怎样来的,互相检验一下算理的过程。
(2)、拓展延伸
师:还是这道题,但老师要改一个数,就是把6换成9,又该怎样解决呢?
生1:23+9=33
师:谁有不同意见?
生2:应该等于32
师:那到底多少是正确的呢?23+6与23+9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学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那此环节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个层次的设计是知识的拓展,让学生经历由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过渡到进位的思维过程,给学生留有课下的思考空间。)
(四)、总结
谈一谈你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45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3题。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
1
23+4=27

4+23=27




2
3
+
4
+
2
3
2
7
2
7
笔算加法,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4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课堂评价公开课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第6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寻找数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分小组合作学习并交流体会,主动学习的习惯。
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计算。
教具、学具:
课件、投影、图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20+20=
60+30=
20+7=
40+5=
引入新知
让学生用计数器拨一拨。(40、4),问:两个4意义一样吗?再出示20,这个数加40是多少,是几个十。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引入,
师:上星期五,我们学校进行了一次硬笔书法传统文化进校园揭牌仪式活动。有两位同学也参与了活动。出示主题图课件。
1.教学例1。
(1)演示课件。让学生说一说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看到小林和小红在比赛写字,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小红才写了20个字),课件出示两个问题:
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师问: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仔细观察画面,要解决
“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从信息发现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把已经写的25个和还要写的2个合并起来,列式:25+2
板书:25+2
(要想求“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把小林已经写的25个和小红已经写的20个合起来,列式是25+20
板书:25+20
(2)学习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
①比较两道题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发言老师小结)
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
②小组讨论这两道题怎样算。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摆小棒计算这两道题。
25+2=27
先算5+2=7,把单根的和单根的合并。再算20+7=27。
25+20=45
先算20+20=40,把整捆的和整捆的合并;再算40+5=45。
再引导学生:用分解法计算这两道题。
25+2=27
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把5个一和2个一合并是7个一,再用2个十加7个一是27。
25+20=45
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把2个十和2个十合并是4个十,再用4个十加5个一是45。
学生通过讨论对比发现:25加2就是在25的个位上加上2,25加20就是在25的十位上加上2。
③让学生比较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在计算方法上不同:加一位数是加几个一,在个位上加几;加整十数是加几个十,在十位上加几)
2.教材第64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并说计算方法。再让学生比较上下两组题有什么不同。
知识应用
算一算。
34+4=
42+3=
23+30=
47+20=
完成第64页“做一做”第2题。
开锁游戏。(出示课件)
摘苹果(纠错题)。(出示课件)
全节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第66页第1、2、3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时,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就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
课后反思:
1.在探讨算法时,我加入了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起到了巩固算法的作用。
我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算法的多样,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活动量,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
课堂设计说明:
从开始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自主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再到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最后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都是在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紧紧抓住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促使其寻找更广阔的伸展空间。
整个教学过程,与学生共同思考、共同探究、共同感悟、共同进步。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必然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生成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