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同步检测
第四章 第二节 化学电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能量来源,各式各样电池的发明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
B.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
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解析: 因为锌锰干电池中锌棒为负极,锌棒变细,碳棒不变,故A错;原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所以B错;氢氧燃料电池负极反应为H2-2e-===2H+,所以C正确;太阳能电池采用硅材料制作,D错误。
答案: C
2.获得“863”计划和中科院“百人计划”支持的环境友好型铝碘电池已研制成功,电解液为AlI3溶液,已知电池总反应为:2Al+3I2===2AlI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Al-3e-===Al3+
B.电池工作时,溶液中铝离子向正极移动
C.消耗相同质量金属时,用锂作负极时,产生电子的物质的量比铝多
D.该电池可能是一种可充电的二次电池
答案: D
3.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酸转化成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电池负极反应为( )
A.H2+2OH--2e-===2H2O B.O2+4H++4e-===2H2O
C.H2-2e-===2H+ D.O2+2H2O+4e-===4OH-
解析: 该电池的特点:电解质溶液显酸性,故负极电极方程式中H2失去电子生成H+,C项正确。
答案: C
4.据报道,锌电池可能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铅蓄电池,因为锌电池容量更大,而且没有铅污染。其电池反应为2Zn+O2===2ZnO,原料为锌粒、电解液和空气。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锌为正极,空气进入负极反应 B.负极反应为Zn-2e-===Zn2+
C.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解液肯定不是强酸
解析: Zn与O2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为===2ZnO,所以Zn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O2是正极反应物,发生还原反应。若电解液是强酸,电池的化学反应不是2Zn+O2===2ZnO,而是Zn+2H+===Zn2++H2↑。
答案: BD
5.氢氧燃料电池用于航天飞船,电极反应产生的水,经冷凝后可作为航天员的饮用水,其电极反应如下:
负极:2H2+4OH--4e-===4H2O 正极:O2+2H2O+4e-===4OH-
当得到1.8 L饮用水时,电池内转移的电子数约为( )
A.1.8 mol B.3.6 mol
C.100 mol D.200 mol
解析: n(H2O)==100 mol,由 ===2H2O,可知n(e-)=2×100 mol=200 mol。
答案: D
6.氢氧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分别充入电池,穿过浸入20%~40%的KOH溶液的多孔碳电极。其电极反应式为:2H2+4OH--4e-===4H2O,O2+2H2O+4e-===4OH-,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双选)( )
A.通入H2的一极是正极,通入O2的一极是负极
B.通入H2的一极是负极,通入O2的一极是正极
C.工作时负极区附近溶液的pH变大
D.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变小
解析: 原电池中,在负极上发生失去电子的反应,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反应,由此可判断出B正确。原电池工作时不断生成水,故D项正确。
答案: BD
7.(2009·江苏高考)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
C.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 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 L
解析: 高温下,微生物发生蛋白质的变性,A错误;B正确;放电过程中,H+移向正极区,C错误;葡萄糖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6O2―→6CO2+6H2O,即1 mol O2~1 mol CO2,每消耗1 mol O2,理论上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为22.4 L,D错误。
答案: B
8.(2009·广东高考)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解析: 电池工作时,正极上O2得到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为:O2+2H2O+4e-=== 4OH-,A正确。电解液为NaOH溶液时,在负极上产生的是NaAlO2而不是Al(OH)3,B错误。电池的总反应为:4Al+3O2+4NaOH===4NaAlO2+2H2O,消耗NaOH,pH减小。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由负极流向正极。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9.(12分)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电池,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后面的问题。
(1)有一种常用的电池叫锂电池(锂是一种碱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7),由于它的比容量(单位质量电极材料所能转换的电量)特别大而广泛应用于心脏起搏器,一般使用时间可长达十年,它的负极用金属锂制成,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
试回答: 锂电池比容量特别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锂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需用非水溶剂配制,为什么这种电池不能使用电解质的水溶液?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两个电池外壳上的说明文字。
某型号进口电池 某型号国产电池
RECHARGEABLE1.2 V 500 mAh STANDARD CHARGE15 h at 50 mA GNY0.6 (KR AA)1.2 V 600 mAhRECHARGEABLESTANDARDCHARGE15 h at 60 mA
上述进口电池的电动势是________V。上述国产电池最多可放出________mAh的电量;若该电池平均工作电流为0.03 A,则最多可使用________h。
解析: (1)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金属中最小的,只有7;根据比容量的定义,可得锂电池比容量大的原因。锂是活泼的碱金属,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能用电解质的水溶液。(3)根据提供的电池上面的信息以及理解“mAh”的意义是解答的关键。在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将“安”换算成“毫安”:600 mAh÷(0.03 A×1 000 mA A-1)=20 h。
答案: (1)锂的摩尔质量小 2Li+2H2O===2LiOH+H2↑ (2)1.2 600 20
10.(12分)(2011·青岛高三质检)铅蓄电池(原电池)工作时,总反应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由此可以判断:
(1)铅蓄电池的电极材料:正极为__________,负极为________________。
(2)两极的电极反应式:正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作一段时间后,蓄电池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 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Pb,所以Pb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PbO2,所以正极是PbO2。负极Pb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变为Pb2+,但是在硫酸环境下,Pb2+与SO42-不能共存,生成PbSO4;正极Pb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也生成Pb2+,在硫酸环境中也生成PbSO4,同时氧与酸中的H+反应生成水。
答案: (1)PbO2 Pb (2)PbO2+4H++SO42-+2e-===PbSO4+2H2O
Pb+SO42--2e-===PbSO4 (3)变大
11.(14分)(1)今有2H2+O22H2O反应,构成燃料电池,则负极通的应是__________,正极通的应是__________,电极反应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把KOH改为稀H2SO4作电解质,则电极反应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和(2)的电解液不同,反应进行后,其溶液的pH各有何变化?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把H2改为甲烷,KOH作导电物质,则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电池反应式可知H2在反应中被氧化,O2被还原,因此H2应在负极上反应,O2应在正极上反应。又因为是碱性溶液,此时应考虑不可能有H+参加或生成,故负极反应为:2H2+4OH--4e-===4H2O,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若将导电物质换成酸性溶液,此时应考虑不可能有OH-参加或生成,故负极:2H2-4e-===4H+,正极:O2+4H++4e-===2H2O。由于前者在碱性条件下反应KOH量不变,但工作时H2O增多,故溶液变稀,碱性变小,pH将变小。而后者为酸溶液,H2SO4不变、水增多,溶液酸性变小,故pH将变大。如把H2改为甲烷,用KOH作导电物质,根据反应CH4+2O2===CO2+2H2O,则负极为发生氧化反应的CH4,正极为发生还原反应的O2,由于有KOH存在,此时不会有CO2放出。
答案: (1)H2 O2 负极:2H2+4OH--4e-===4H2O
正极:O2+2H2O+4e-===4OH-
(2)负极:2H2-4e-===4H+ 正极:O2+4H++4e-===2H2O (1)中pH变小,(2)中pH变大
(3)负极:CH4+10OH--8e-===CO32-+7H2O
正极:2O2+4H2O+8e-===8OH-
12.(14分)(知能提升)(2011·黄冈中学高二质检)Li 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质是LiAlCl4 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__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3)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反应的化合价变化,可得Li为还原剂,SOCl2为氧化剂。
(1)负极材料为Li(还原剂),电极反应式为Li-e-===Li+。
(2)正极反应式可由总反应减去负极反应式得到:2SOCl2+4e-===4Cl-+S+SO2↑。
(3)题中给出有碱液吸收时的产物,则没有碱液吸收时的产物应为SO2和HCl,所以现象应该为出现白雾和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4)因为构成电池的主要成分Li能和氧气、水反应,且SOCl2也与水反应。
答案: (1)Li Li-e-===Li+
(2)2SOCl2+4e-===4Cl-+S+SO2↑
(3)出现白雾,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SOCl2+H2O===SO2↑+2HCl↑
(4)因为构成电池的主要成分Li能和氧气、水反应,且SOCl2也与水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