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习作:游______ 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习作:游______ 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9 20:4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游
写一个地方,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
习作要点
同学们,祖国的河山无限美丽,山有山的伟岸,海有海的宽广,建筑有建筑的奇伟。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呢?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请拿起你手中的笔,记录下最让你心动的那一处,向我们说说你的旅游经历吧!
习作目标
习作思路
我们的祖国有很多美丽的地方,生活中,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紫琅湖让我印象最深。
真真
在这么多旅游景点中,紫琅湖让你印象深刻,你能说说那儿都有哪些特别的景物吗?
迷人的白沙滩、五彩缤纷的花海、富有古风的亭子,都让我欢喜不已。
真真
听你这么一说,大家都想去走一走、看一看了。看来,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是景物的类别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这样就更能吸引读者了。
我喜欢青岛海洋世界,不仅能看到各种不同的海洋生物,还能观看海豚、海狮的精彩表演,同时还能够与它们来个亲密接触呢!在里面我玩得很开心!
聪聪
这个地方真不错呢!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抓住景物特点来写,还要写出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将情融入景中,这样的习作才能更有感染力。
习作提纲

开头
中间
结尾
游览的地方
按游览顺序描写景物特点
详略结合,重点写一到两处景物
表达真情实感
方法一
习作方法
按顺序,理思路。
描写景物时,要按照游览的顺序将游览过程写清楚,甚至可以先画出游览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还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景物的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所以,写景的文章要按一定顺序描写,如:空间方位顺序、时间顺序、地点转换顺序等。


海上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抓住表示时间的关键词“天还没有大亮”“转眼间”“过了一会儿”“到了最后”等,形象地写出了日出的整个过程。


游厦门万石植物园
走进植物园大门,爬上长长的石阶就到了万石湖,万石湖上碧波荡漾,有几只水鸭子在湖上嬉戏,悠然自得。万石湖周边的景色倒映在湖面上,湖光山色,让人心旷神怡。
沿着万石湖向右走,来到邓小平爷爷亲手种下的大叶樟树下。风吹过,大叶樟树的叶子随风舞动,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爷爷在对着我笑,好像在说:“小朋友,你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小作者按照“万石湖—大叶樟树下—百花厅—棕榈岛—象鼻峰—‘太平石笑’景观”的地点转换顺序,将游览过程写得清晰明了。
往前走,一路经过百花厅、棕榈岛、象鼻峰,沿着山路爬阶而上,在半山腰处有四块天然巨石,两块相叠,一端贴合,一端张开,由另外两块巨石顶立,形成石门,自然构成“开口笑”的样子,这就是有名的“太平石笑”景观。
方法二
抓特点,分主次。
在描写景物时,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并注意详略得当,不要面面俱到。
1.从中选择两到三个有代表性的地点作为重点详写,其他略写。
2.每个地点再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3.抓住代表性景物的特点,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写清楚。
4.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使文章变得生动、具体。


黄果树瀑布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三个方面,写出了自己的感受,突出了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九寨沟的水
峰回路转,山势逶迤而下。转身之间,一道峭壁如长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瀑布。山风永恒吹拂,那悬泉就千年万代飘飘洒洒。近临如垂帘,远看似轻雾,更高远处,衬着苍苍山体,则幻为龙翔凤翥之势。排天拂地
而来,其声如雷——响雷轻雷远雷近雷交织在一处;其势若奔,白马白羊白兔白天鹅联翩而下。涧谷之底并无土穴,亦无石窟,却有石泉涌出。天泉地泉相接,汇为碧水,像一群在长长的石床上奔跑,嬉戏,滚爬,欢笑,哈欠,酣睡的水娃娃。那就是潺潺的溪,溅溅的瀑,浅浅的湖,湛蓝的潭。我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看一路听。风儿用沾了水雾的翅膀,飞过青岩绿树的溪谷,轻拂我们的衣袂,
作者巧妙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并交叉着视觉、听觉、触觉的描写,生动地写出了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九寨沟的水,水的动、静、刚、柔的意态让人领略无遗。
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令人通体舒畅,俗念顿消。石上水流的那种动、静、刚、柔的意态更是领略无遗。
方法三
过渡句,前后连贯。
按照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时,适当地运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句,可以帮助文章衔接句子,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天山美景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从“戈壁滩”进入“天山”,通过地点转换,自然过渡,引出对天山景色的介绍。


连云港游记
随导游引领,从玉女峰出发,漫步于通幽小径,一路纤竹柔枝横空成荫,暗香浮动沁人心脾,猿鸣虫叫不绝于耳,着实引人入胜,不觉已来到水帘洞前。
移步换景,边走边赏,顺承自然。
好开头
1.引用式
·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们乘着古色古香的游船,在碧波荡漾的杭州西湖上尽情游赏了一番。
2 .介绍式
·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最大的一个湖,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其实我很早就想去看看了。今年暑假,我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3 .环境描写式
· 那湛蓝的海水与天空把我的整个心都染成了蓝色,绵如糖的细沙像母亲的吻一般轻柔。烟波浩荡,帆影点点,奇石林立。让相机把自己定格在“天涯”“海角”。赤脚在海边奔跑,大喊大叫,释放我的感动与欢乐。
好结尾
1.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式
· 我们马上就要离开这风景宜人的桃花冲风景区了。这里的山,青峰林立;这里的谷,秀美幽深;这里的林,绿海吟风;这里的水,清澈见底。迷人的风景,让人恋恋不舍,再见了,桃花冲!
2.比喻结尾,点明中心式
·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直抒胸臆,升华主题式
· 海水与心灵都变成了纯纯的蓝色,在海边狂奔,释放心中的激情,面朝沙滩,思潮起伏,眼前似景似梦,一片朦胧……景与人合一,分不开是在写景,还是在写情,景与情相惬,情与景并融,丝毫没有生造之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本单元的习作就到这里哟!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