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复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复习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12-16 19:3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MACROBUTTON MTEditEquationSection2 方程段 1 部分 1第8章 人的生殖和发育
1、男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 (产生 、分泌 )。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 (产生 、分泌 )。2、精卵结合的部位是在 ;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3、人体最大的细胞是 ,受精卵的形成意味着 的诞生。
4、人的发育:受精卵→ 期→ 期→ 期→ 期
青春期以后进入 期(停止发育)是最长的时期,分为 和
青春期 ①身高、体重 ②各器官功能发育:如脑功能更加 但重量变化
发育 ③性发育 的发育:生殖器官由 型→ 型,出现 或
的发育:在 激素刺激下表现出来
5、第二性征是指除了 以外的男女特有的征象。
如:男生的 、 、 的变化 女生的 、 、 的变化
二、在 系统和 系统的调节作用,由其是 系统的调节作用,成为一个整体。
三、骨的 无机物:如钙盐,使骨
成分 有机物:如蛋白质,使骨
1、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机物↑,有机物↓。骨的成分与其特性之间的关系说明了
2、①煅烧时骨会冒出黑烟,烧掉的是 ,剩下的是 ,敲打后骨会 ,
说明骨中含有 的
②用盐酸浸泡骨时会放出气泡(为 ),溶解的是 ,剩下的是 ,
取出骨后骨可以 。说明骨中含 的
第9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营养物质
①提供原料和能量:蛋白质:主要 、糖类(淀粉):主要供 、脂肪:
②维生素 维生素A:来源:肝脏、鱼肝油、胡萝卜(不直接含有,含胡萝卜素→维生素)
(需要量 缺乏症: 、 (晚上看不清东西)
(维持人体 维生素B1:来源:豆类、谷物、糙米 (既粗粮)
正常的生 缺乏症: 、食欲不振、 (不同于足癣→真菌感染)
理功能) 维生素C:来源:新鲜的 和 缺乏症: (皮下、牙龈出血)
维生素D:来源:肝脏、鱼肝油、鸡蛋 缺乏症: 、
③水: 作用:① 的主要成分(而蛋白质为重要成分) ②参与各项
④无机盐: 作用: 构成骨骼和牙齿 ;构成血红蛋白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1、消化道 外层 (最坚硬,但怕 且坏后不能再生)
①口腔 牙齿 结构 主要物质为 (内有 :含血管和神经与牙疼有关)
舌 外形: 保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否则易患
类型: 齿(切断)、 齿(撕裂)、 齿(磨碎食物)
②咽、③食道、④胃( 、 )、⑤小肠(进行 的主要场所)
⑥大肠:①形成 ② 、⑦肛门(排出粪便)
2、消化腺:①唾液腺(分泌 消化 ) ②肝脏(分泌 消化 )
③胃腺(分泌 消化 )④肠腺⑤胰腺(分别分泌 消化 )
二、消化方式 ① 消化→牙齿 、舌的 、胃肠的 、 的消化等
② 消化→分泌 把 物质→ 物质
三、消化过程:①淀粉
②蛋白质 多肽
③脂肪 +
④水、无机盐、维生素为小分子物质不用消化,直接吸收到血液
问:1、直接开口于消化道的消化腺为 、 。 2、最大的消化腺为
3、龋齿形成的原因:口腔内的细菌将 变成 ,腐蚀 进而腐蚀 形成龋洞,当龋洞深入到 ,引起牙痛。
4、能消化食物的器官:
① (淀粉→麦芽糖)② (蛋白质→多肽)③ (各种食物→小分子物质)
5、营养物质的吸收:①概念:营养物质通过 进入 系统的过程。
②吸收器官:胃(少量的 、 、 ) 甘油、脂肪酸被 吸收
小肠(各种营养物质)
大肠(少量的 、 、 ) 其它营养被 吸收
6、淀粉最初被消化是在 、蛋白质最初被消化是在 、脂肪最初被消化是在 。
7、含有消化酶种类最多的消化液是 、 ;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8、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① ② (3种)( 、 、 )
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① 内表面有 和 增大了面积 ② (3种) 、 、 只有一层 细胞构成
9、消化器官中,既能消化又能吸收的有 、 ;只能消化不能吸收的是 ;只能吸收不能消化的是 ;既不消化,又不吸收的是 、 。
11、青少年应食用足够的 (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 );适量的 一定量的 、
12、购买食品时,应注意查看食品的 、 。
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一、 组成:① (主要是 ); ②血细胞: 血液 ①运输(①血浆:运载 ,运输 ;②红细胞:运输 )
功能 ②防御、保护(①白细胞: 、②血小板:促进 ,加速 )
附:1、为了防止血液凝固,可向血液中加入 (抗凝剂),不久血液出现 现象:
上层为淡黄色的 ;中层为 ;下层为 。
2、 ① 红细胞中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3、贫血分为两种:缺 (营养不良性贫血)和缺 (缺铁性贫血)。
贫血时应该补充含 、 丰富的食物。
4、血浆:血液 时的淡黄色液体 血清:血液 时的淡黄色液体
5、输血的原则:输 血,否则会出现 凝集现象。
2、血型鉴定中,只与A型标准血清凝集的是 型血,只与B型标准血清凝集的是 型血;
若与两种血清都发生凝集的血液是 型血,都不凝集的血液是 型血;
紧急情况下,可接受任何ABO血型血的是 型血,可给任何ABO血型人输血的是 型血。
二、血管:分为 (管壁 、弹性 、血流速度 )、 、
1、人皮肤下的“青筋”是 ,可进行静脉注射(即输液)。
2、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
3、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 → → (毛细血管前面是 后面是 )
三、 位置:位于胸腔的 方。
心壁: 壁比 壁厚,最厚的壁是
心脏 四个腔:① →⑨ ② →⑧
③ →⑤⑥ ④ →⑦
瓣膜:⑩ (向 开口)⑾ :(向 开口)防止
五、血液循环:包括 循环和 循环,都是在 处发生物质交换,并 进行
①体: → →各级动脉→头/躯体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 →
血液变化: 血→ 血 意义:给细胞送去 和 并运走 等废物
②肺循环: → →肺部毛细血管网→ →
血液变化: 血→ 血 意义:血液排出 而获得
六、血压:体循环中血液对 管壁的 。高血压:指血压超过 / kPa
包括:收缩压( ~ kPa)/舒张压( ~ kPa);
七、呼吸系统 呼吸的全过程
空气 间的毛细血管网 → 组织细胞
既: 的气体交换 的气体交换
呼吸道 组成: 、 (与消化道共用)、 (内有声带)、 、
呼吸 作用:有 、 、 吸入空气的作用(所以用鼻呼吸好)
系统 肺: 的场所。基本单位为 。
1、肺泡适合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①肺泡数量 ②外包 ③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很 ,只有一层
2、吸气:呼吸肌 →胸廓 →肺被动 →肺内气压 →气体入肺→吸气
呼气:呼吸肌 →胸廓 →肺被动 →肺内气压 →气体出肺→呼气
2、呼吸肌包括: 、 ,吸气时呼吸肌都 ;呼气时呼吸肌都
3、肺活量:尽力 后再尽力 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4、如何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5、呼出和吸入气体中都是 多于 ,当运动时 消耗增多,排出的 增多
6、气体交换原理:气体扩散作用(气体总是由 的地方向 的地方扩散,直到两边一样多)
7、肺泡里气体交换:肺泡 血液 组织里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血液: 血→ 血 血液: 血→ 血
8、呼吸的意义:①吸入 将体内的 分解,释放出 →进行各项
②将体内的 排出。 维持
第11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排出废物 排泄:将代谢终产物: 、 、 、 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的方式 排遗:将 及其它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如:
①排泄的主要器官: ;②排遗的主要器官:
一、排泄三途径:①皮肤:可以排汗( ) ②呼吸系统:
③泌尿系统(最主要):可以排尿( )
皮质:内有
二、 肾脏 髓质:内有
泌尿 肾盂:收集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问:1、皮质和髓质的颜色谁更深? (原因:皮质内有 ;
而髓质内只有 。而肾小球是一个 球,内有大量 )
2、人体内约有 个肾单位,它们是形成尿的 。
3、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 。这些毛细血管的另一端汇集成
4、①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内流动着的都是 血。② 两端连的都是毛细血管。③肾单位中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 ,血液由 血→ 血。④从肾静脉流出的血的特点:含有尿素最 的 血。
三、尿液的形成过程:
1、肾小球的 作用:血液中的 被滤过到 中,形成 。而 和 未被滤过(体积太大,透不过肾小球)
2、肾小管的 作用:原尿中有用成分被重吸收(如:大部分 、全部 、部分 ),而无用成分:( 、 、 )未被重吸收而形成
思考:1、血液成分: (内有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及大分子蛋白质等)、
2、原尿最初产生的部位是 ;尿液最初产生的部位是
3、在重吸收中尿素浓度 (原因:由于原尿在流经 时大部分的 被 而尿素量不变,从而使尿素的浓度 )
4、①若尿中发现血细胞或蛋白质则是 病变 ②若尿量突增则可能是 病变
第12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被称为“内分泌腺之首”的腺体是 。可以间接地 其它腺体。
2、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是 。能分泌 激素:作用(2个促进1个提高)
促进 ,促进 ,提高神经系统的
失常:成年多→ ;成年少→ ;幼年少→
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最常用的补碘方法是食用
3、胰岛:分泌 调节血糖代谢( 血糖浓度)。少时易患
问:1、胰腺中包括的腺体:既有消化腺(能分泌 ,进入 发挥作用);
又有内分泌腺: (能分泌 ,要进入 才能发挥作用)
2、睾丸、卵巢既属于 系统(产生生殖细胞) 又属于 系统(分泌性激素,控制 性征)
3、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哪一个是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调节 原因:神经调节作用速度快
神经调节
1、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和 (包括: )
的组成 神经系统: 神经和 神经
2、 结构 :内有
基本 :分为 突(多而短)( 兴奋)和 突(少而短)( 兴奋)
单位 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神经元 分布 细胞体 在中枢部分→ (内有神经中枢如:排尿中枢、运动中枢等)
神经纤维 在中枢部分→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概念:人和动物通过 系统对接收的信息作出的
(而应激性无 的参与)
三、(一)、1、神经纤维:由 和 构成
2、神经:由许多 聚在一起,外包 而成。
(二)、膝跳反射实验:1、成功要求:(1)被实验者的腿一定要放松(解除 对 的控制)
2、效果:小腿会 (2)用手掌内侧边缘快速叩击被实验者的
脊髓和脊神经
一、 位置:脊柱的椎管内
脊髓 结构 外: (传导功能) 内: (为 级中枢)如: 中枢、 中枢
功能 反射:由 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
传导:由 完成(如: 通过白质来控制 ,从而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二、脊神经:分布: 将大部分器官和脊髓联系起来
三、问:⑴手被针刺先缩手,后感到疼:缩手说明脊髓具有 功能;疼说明脊髓具有 功能
⑵脊髓从胸断完全横断的病人,会出现 的现象
①大小便失禁 ②上肢瘫痪 ③下肢瘫痪 ④下肢无膝跳反射 ⑤下肢运动、感觉丧失
脑和脑神经
一、 外部: :又称 ,上有许多 和 调节生理活动的 中枢
大脑 内部: ( 作用,把中枢神经系统联为整体)
脑 小脑:维持身体的 ,使运动
脑干:调节人体 活动的中枢。(调节 、 等)
二、脑神经:分布在 部感觉器官、皮肤和肌肉处。
人类特有的与理解有关的中枢是
1.理解聋哑人的手语,首先要用 中枢,还要用 中枢
(2)盲人“阅读”盲文首先要用 中枢,还要用到 中枢
(3)打电话必须要起作用的是
人类的神经调节——反射
1.脊髓可控制: 等反射; 小脑可控制: 反射 脑干可控制: 等反射;大脑可控制: 等
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类型:
1、由 刺激(物体的外形.声音.气味.颜色等)引起 ( 有)
2、由 刺激(语言、文字的含义)引起 ( 特有)(与人类有 中枢有关)
三、问:1、吃梅、望梅、谈梅时人的反射分别为: 反射、 反射、 反射
但望梅是由 刺激引起的,谈梅是由 刺激引起的。
视觉
一、 外膜:角膜( 作用) 巩膜 ( 作用)
眼球壁 中膜:虹膜 (调节 大小) 规律:亮 暗
睫状体(调节 曲度) 规律:近 远 脉胳膜( 眼球)
眼球 内膜:视网膜(上有 细胞,接受光刺激,产生神经兴奋)
内容物:房水、晶状体(最主要的折光结构)、玻璃体
2、视觉的形成:光线→ → → 体 →玻璃体→ 膜 成像
(引起神经兴奋)→ →大脑皮层的 中枢→视觉
4、近视 假性近视: 过大 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 方
真性近视: 过长 (应配带 透镜纠正)
问: 1、有人把人眼比作一架照像机,则镜头为 ,暗箱为脉络膜,底片为 .
2、有失明者,经检查眼球结构无损,那么他可能是 或 发生病变.
听觉
1、 外耳:耳廓( 声波)、外耳道( 声波)
耳 中耳:鼓膜、听小鼓( 和 声波) 鼓室:内有 管连通 和
内耳:耳蜗(内有 感受器)
2、听觉的形成:声波→ → → → (产生神经冲动)→ →大脑皮层的 中枢→形成听觉
问:①遇到巨大声响时,可迅速张嘴;或闭嘴同时双手堵耳,保持 平衡,以免损伤鼓膜
②鼻、咽、喉感染易引起 炎。原因:病菌通过 进入中耳。
③皮肤上分布着多种 ,能感知 觉、 觉、 觉、 觉。
④ 和 等处对触压觉最敏感。皮肤的感觉对人体具有
第13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环境恶化原因:
一、人口增长过快:(原因:人类 的改善和 得到有效的控制 )
1、1999年世界人口达到 亿。 2、地球上人口最大承载力大约是 亿。
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 ,人类要消耗大量的 ,而地球上的资源是 的
二、环境面临的危机: 、 破坏、 增强、 污染、 、 污染等
1、PH< 的雨水被称为酸雨。
2、臭氧层具有 的能力,而过多的紫外线会对人类的 和 产生伤害
2、温室效应的引起和 的增多有关。温室效应增强导致 、 、
1、垃圾处理的方法: 、 、 2、垃圾是 的资源
3、生活垃圾一般分为 垃圾(如: )、 垃圾(如: )、 垃圾(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