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垛中学13届高二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必修三) 日期:________________
总课题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课 题 第一节 认识区域
课 型 复习课 课 时 1 主备人 李 伟 审核人 施玉平
考点搜索 认识区域的含义
复习过程 复 习 内 容 个人复备
[知识梳理]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一定范围的________ ,是人们在_________的基础上按一定的____ 划分出来的。 具有一定的 ____ 、形状、______和界线,有明确的__ 内部某些特征 _________ ,并与其他区域有所 ______ 3.划分 可采用 ______ 指标,也可采用 _____ 指标 可按 _________特征划分,也可按_________ 特征划分(2)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 ____,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_____ 二、区域的类型: 1.类型 (1)均质区 概念:要素具有_______ 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类型:包括 _____ 区域与人文区域 (2)功能区 概念: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______ 或内在 _______的区域 组成:区域与它所吸引或 _______ 的范围2.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 ______ ;反之,尺度越小描述的越小,描述得就越_________,_________三、区域的特征:1.整体性:区域内部各_________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 _________2.差异性: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 _________ 性,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3.开放性:区域并不 _________存在,而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要素和_________要素之间的联系。[考点质疑]1、所有区域的边界都有明确的界线吗?2、如何区分均质区和功能区?判断下列区域是均质区还是功能区,并说明理由。东北平原区、我国的北方方言区、北方的旱作农业区、 港口及其经济腹地、京津唐工业基地3、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与划分依据是什么?根据我国各省、市、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把全国大致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4、请举例说明区域的整体性。5、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区域内部有没有差异性?试举例。6、讨论区域为什么具有开放性?举出相关实例。7、经济全球化反映了区域的哪个特点?[经典体验](2011泰州六校联考)下图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回答1-3题。1.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 A.地形崎岖 B.光照较少 C.降水不足 D.积温过高2.资源短缺制约着乙所在工业基地的发展,下列工程中不能缓解上述问题的是( ) A.南水北调 B.西气东输 C.西电东送 D.北煤南运3.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体系建构]【自我提升】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 B、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 D、区域划分,既可单一指标,又可综合指标2.下列关于区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一致性,没有差异性 B.各区域之间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开放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C.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构成一个整体D.每一个区域都占据地球表层一定的空间,而且是孤立存在的3.“南北对话”、“南南合作”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A.整体性 B.阶段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4.在青藏高原上,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致使动植物种类少并且具有耐寒的特性,这体现的区域特征是A.开放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层次性“四季服装同穿戴”是我国某地自然环境特征的生动写照。据此判断5~6题。5.该地区位于( )A. 华北平原 B. 江汉平原 C.河套平原 D.云贵高原6.该地区自然特征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面状况 C. 海拔高度 D.海陆位置 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回答7~8题。7.田晓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A.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渭河平原 8.该地的气候类型和耕作土壤分别是 ( )A.温带季风气候、黄土 B.温带季风气候、黑钙土 C.亚热带季风气候、红壤 D.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土【教学反思】
2.特征
(1)指标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