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夏季锻炼身体的常识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夏季锻炼身体的常识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2-10 08:05:03

文档简介

七年级夏季锻炼身体的常识教案
教学内容
理论——夏季锻炼身体的常识
教学任务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夏季锻炼身体的常识,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了解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懂得锻炼身体的注意事项,提高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教学详细内容
教学详细内容
夏天的气候特点是温度高,湿度大,感觉闷热。但人体对各种气候的适应能力很大,这种适应能力并非天生所有,人人所有,是靠锻炼培养起来的,一般来说经过夏季系统的锻炼后,机体对热的耐受性会逐渐提高,因此,夏天锻炼方法只要科学合理,就能受到显著的效果。在锻炼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应尽量避免在炎热的、烈日直接照射的中午进行锻炼(游泳除外),一般应在上午或傍晚。如果必须炎热、烈日直接照射时锻炼,应戴上白色凉帽,穿浅色、宽敞、透气性好的薄衣。如果在室内,要有良好的通风降温设备。
2、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上注意循序渐进,不可凭兴趣突然急增运动量。运动过程中增加休息次数,尽量到阴凉的地方休息,练习时间不易过长,感觉不要过累。
3、夏季进行锻炼,因出汗过多,机体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盐分,就很容易引起
热痉挛。若在休息时饮少量清凉、清暑、低糖、含盐的饮料,不但可以补充体内因出汗而排出的盐分,还可以限制部分水分的大量排出。
4、剧烈运动后不能大量饮水,更不可吃冰棒之类的东西和过冷的食物,以免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腹痛、腹泻。
5、运动后不易立即用凉水洗澡,应在汗落后进行擦浴或用温水冲洗。
6、如果运动中出现大量出汗、疲乏、恶心、头昏等症状,可能是中暑的先兆,应立即停止运动,迅速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喝点儿解热消暑的饮料或凉开水。
游泳是夏季锻炼的一个很好的运动项目,但危险性较大,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在江河、湖泊等自然水源进行游泳活动前,必须注意安全和卫生。充分注意水质、水温、水速、水深,禁止在有污染、有旋涡、水下有杂物的水域内游泳。
2、对患有严重心脏病、活动性肺结核、高血压、中耳炎等和一切发热病人都不易参加游泳;另外有皮肤病等传染病患者不能到公共游泳池游泳,以免传染他人。
3、在下水前,作好准备活动,多做下蹲运动,并用手揉搓腿部肌肉,然后用冷水淋一下身体后在下水,以防发生抽筋现象。此外在水中不易停留时间过长,过停止不动。一旦出现抽筋应立即上岸,按摩抽筋部位并注意保暖。
4、初学游泳的人,在水中不易停留时间过长,一般10---15分钟出来休息一会。如果出现皮肤发白,发紫,嘴唇发青或打寒战,应立即上岸轻缓活动晒晒太阳,调节体温以免感冒。
5、注意眼和耳朵卫生,游泳前滴点眼药,用棉球或橡皮塞上耳朵,以防进水。一旦耳内进水,不要随便挖耳,用同侧单足跳的方法将水倒出,或用手掌吸引法将水吸出。
6、剧烈运动后或大强度劳动后不能立即游泳,要等到机体恢复到正常后才可以下水。
7、不能空腹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