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中考复习导学案课时十九§3-4物质运输的途径、关注心血管健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中考复习导学案课时十九§3-4物质运输的途径、关注心血管健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2-09 19:0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十九
§3-4物质运输的途径、关注心血管健康
【复习目标】
l.概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其关系。
2.能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3.能解释血液循环的意义。
4.能简单说明心血管疾病的成因以及危害。
5.能完成“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探究操作。
6.能介绍一些科学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认同健康的生活方式。
【导学过程】
基础检测试着做下列题,不会的,快速阅读教材54—63页,然后继续完成下列问题:
1.血液循环的途径:
(1)体循环:①路线:血液→

→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


②血液成分变化:由
血变为
血。
(2)肺循环:①路线:血液→

→肺部毛细血管网→


②血液成分变化:由
血变为
血。
2.血压与脉搏:
(1)血压:流动的血液对
产生的侧压力,通常指
的动脉血压。
(4)脉搏:
的搏动。通常在腕部外侧的
处测得。
巩固提升
1.[2020·河南省,9.1分]右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甲、乙表示血管,
A表示某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若血液经过A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则甲血管连接心脏的(

A.左心室
B.左心房
C.右心室
D.右心房
2.图中①~④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引起有节律的呼吸运动
B.②过程的进行依赖于胸廓容积的变化
C.长期缺铁会影响③过程中气体的运输
D.②④过程均使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3.[2020?滨州,12.2分]下图是心脏、血管示意图,其中“→”表示血流方向。若手背静脉注射药物运送到咽喉部所经过路线最合理的是(

A.甲→乙→丙→丁
B.丙→乙→丁→甲
C.丙→甲→乙→丁
D.丁→乙→甲→丙
4.[2020·张家界,19.1分]下图实线表示动脉血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的流动,下列哪项正确地表示了体循环的途径
(
)
A.④→⑩→⑨→⑧→①
B.③→⑤→⑥→⑦→②
C.②→④→⑩→⑨→⑧→①→③
D.①→③→⑤→⑥→⑦→②→④
5.[2020?南允,6.4分]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管乙中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B.气体c代表氧气,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
C.与血管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气
D.血管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右心房
6.如图所示血液由S流向P后,血红蛋白和氧气的结合情况以及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情况,则S、P表示的结构分别是(  )
A.左心室、右心室
B.肾动脉、肾静脉
C.肺动脉、肺静脉
D.毛细血管、肺静脉
7.[2020·山西太原,8.2分]同学们在紧张的答题过程中,经过高强度脑力劳动,流经大脑的血液中某物质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该物质不可能是(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二氧化碳
D.氧
8.图中,图甲
X
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气体含量。判断错误的是
A.血管①为肺动脉
B.血管②为下腔静脉
C.血管②内流动脉血
D.X
表示肺
9.烟草中的尼古丁对人体心血管的影响不包括
(
)
A.容易引发心脏病
B.使红细胞数量增多,血液变稠
C.使血压升高
D.加重了心脏负担
10.[2020?内江,7.3分]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脉中的动脉瓣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功能
B.在肺循环中,运输动脉血的血管管壁较薄、管腔较大、弹性小
C.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会明显增多
D.长期酗酒或吸烟都会损伤心脏和血管,导致心血管疾病
11.如图为人体某结构的血管分布状况示意图,其中b为毛细血管,“→”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
(1)a表示 
 血管.
(2)若该结构为小肠绒毛,则 
 (填“a”或“c”)端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较多,这些营养物质最先出现在心脏的哪个腔? 
 .
(3)若该结构为肺泡,则c内流动的是 
 血;肺泡壁和毛细血管都由 
 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4)若该结构为肾脏,与a端相比,c端血液中的尿素含量 
 (填“增多”、“不变”或“减少”).
(5)若该结构为肌肉组织,则血液运输的 
 (填“氧”或“二氧化碳”)可被肌肉细胞利用.
12.[2020?邵阳市,27.5分]下列图示中,图一为小刚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示意图:图二是他的肺与外界、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c、d表示气体进出的过程;图三是他进行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图中A、B、C、D、E是曲线上的五个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膈肌由①状态向②状态转变时,图二中气体进出的过程能够进行的有
(填序号);图三中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值对应曲线的
段(填“ABC”或“CDE”或“BCD”)。
(2)在图二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有
(填序号)。
(3)小刚在下列四种生活状态中,对应图三内A点到E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是
(填序号)。
A.漫步
B.静坐
C.打篮球
D.睡觉
(4)某人小腿受伤发炎,医生给他手臂静脉注射药物,该药物最少需
次经过丙血管才能到达小腿受伤部位。
13.
“关注肥胖,增进健康”日益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请你阅读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命在于运动,下表是各种活动方式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你认为最佳的减肥活动方式是

活动
打篮球
慢跑


踢足球
游泳
散步
每小时耗氧量
90
120
25
14
115
120
60
(2)肥胖易引发高血压,如果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
kPa,则认为是高血压,对肥胖症患者而言,预防高血压除了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外,在饮食上还要注意控制
的过量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3)你认为少年儿童防止肥胖最为有效的措施

14.[2020·北京市,17.6分]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为组织细胞供给养料和氧气,运走代谢废物。
(1)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有四个腔,除图1中所示的两个腔外,还包括

(2)由图1可知,左心室收缩时,①房室瓣关闭,②
瓣打开,血液被压入主动脉。进入主动脉的血液,一部分经过各级动脉到达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
,另一部分会暂时储存于主动脉中。左心室
时,②关闭,主动脉的关闭弹性回缩使暂存的血液继续流向组织细胞,保证了血液的连续流动。
(3)据图2分析,表示主动脉的是
,利于其推动暂存血液继续流向组织细胞的主要结构是

15.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需要排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图是人体进行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等生理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标号,
上填文字):
(1)人体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中,
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该类物质被彻底消化后的产物在图一的[
]
中被吸收,随着血液流动到达图二所示结构内,首先进入图二中的[
]
,最后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各组织细胞。保证血液在图二中的流动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的结构叫做

(2)图三为肺泡及其周围的一条毛细血管。当肺泡逐渐扩张时,膈肌处于
状态。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当血液由[1]流向[2]后,血液性质发生的变化是

(3)人体进行代谢活动时会产生尿素等代谢废物,尿素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请用图四中的标号和箭头表示肾小球血液中的尿素在尿的形成过程中所经过的途径:

(4)肺泡壁及其外面包绕的毛细血管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及肾小囊壁的共同特点是都很薄,有利于物质的透过。这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
16.(1)此图表示心脏跳动了
次的搏动图。
(2)根据脉搏测定其心率是
次/分。
(3)人体某一器官病变,常会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化,并在脉搏上表现出来。因此有经验的医生常通过
来判断疾病。
(4)在做“脉搏与运动的关系”的探究实验中,一小组选两名同学;一个同学处于安静状态下,脉搏为80次/分;另一个同学经过原地运动,脉搏上升为120次/分,于是得出了结论:运动时,脉搏加快。你觉得这个小组进行的实验有无错误之处?为什么?如果有,怎样改正?
拓展延伸
17.[2020?嘉兴、舟山,30.9分]新冠疫情期间,ECMO
(体外肺膜氧合)技术的使用挽救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ECMO技术的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的静脉(如图甲)或动脉(如图乙),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其主要设备包括氧合器、氧气泵、动力泵、监测系统、医用物理升温仪等。
(1)ECMO技术主要设备中的氧合器替代的是人体
(填器官名称)的功能。
(2)
ECMO技术常被用于挽救肺功能丧失或心肺功能衰竭病人的生命,其中被用于挽救心肺功能衰竭病人生命的是图
所示模式,判断依据是

课时十九
§3-4物质运输的途径、关注心血管健康
【巩固提升】1-5.CCCAA
6-10.CDBCA
11.(1)动脉(2)c
右心房(3)动脉;一(4)减少(5)氧
12.(1)
a
(2)
ABC
(3)乙
(4)
C
(5)
1
13.(1)慢跑、游泳
(2)18.7/l2
脂肪
(3)合理营养
14.(1)
右心房、右心室
(2)动脉
物质交换
舒张
(3)③
弹性纤维
15.(1)糖类
4小肠
1右心房
房室瓣(2)收缩
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3)3→4→5→7→6(4)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拓展延伸】
16.
(1)3
(2)75
(3)切脉
(4)这个小组进行的实验探究有两处错误:①实验变量不唯一,有“同学的不同”和“运动方式的不同”两个实验变量,使我们不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应分别测量不同的同学在不同运动方式后的脉搏次数;②为减少实验误差,应设置平行组实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7.(1)肺
(2)

氧合后的血液直接进入主动脉,不需要依靠心脏将其压入主动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