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20年秋季期高二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比重
比重
下图为世界某区城地理事物分布图,其中哈得孙海峡沟通哈得孙湾和大西洋,但航行难度
501—甲回
较大。据此完成12~14题
地理试题
Q沼泽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題)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问90分钟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求求小的求中小小少少少少甲份求小小中小少少小少年份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5.下列关于图示四国人口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国劳动人口数量始终多于丁国
B.乙国人口抚养比下降最明显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C.丙国劳动人口占比一直较乙国大
D.丁国人口抚养比总体高于丙国
6.甲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变化较小,主要是由于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12.图中各地理事物及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严控国内人口迁移
B.接纳大量外来移
要求的。
A.乙地一年降水量丰富一地形、季风
B.戊地一渔业资源丰富一上升补偿流
C.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D.鼓励生育多个子女
黔春立交桥是貴阳市最复杂的立交桥,桥面距离地面3~40m
C.丁地一沼泽广布一河网密度,降水丰富D.己地一五大淡水湖一冰川作用
7.导致1975~2010年丙国人口抚养比下降趋势明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酷似横躺的数字“8”。黔春立交桥均由高架支撑枘成,墩柱髙差极
3.哈得孙海峡航行难度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文化教育程度
B.交通条件
C.人口政策
经济水平
大,从远处看纵横交错。据此完成1~2题
①海流②信风③浮冰④海底地形
下图为江西省婺源县月亮湾“宅高田低”景观图。据此完成8~9题
1.黔春立交桥改变了贵阳市
A.①③
C.②③
D.①④
8.图示地区
A.城市空间形态
14.图中甲、丙两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征是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广布
B.中心城区的人口规模
A.单产高
B.商品率高
B.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C.商业区的分布
C.生产规模小
D.水利工程量大
C.河流径流量全年稳定
D.对外联系的通达度
下图为2020年1月5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而等压线(单位:hPa)图。据此完成
D.地处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2.黔春立交桥折射出贵阳市交通
15~16题
9.月亮湾“宅高田低”
10rEL30°E
A.受地形影响显著
①是由于当地地处高原山区②利于躲避洪水和方便
50°N
B.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灌溉农田③反映人定胜天的思想观念④体现人地和谐的文化观念
C.运输方式立体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D.人均里程成倍增长
研究表明,某些人工措施能改变黄河的水沙输运能力,而黄河的水沙输运能力又影响着黄
40°N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支系,由历史上的中原汉民南下与南方土著不断融合而形成。江西省
河三角洲海岸线的变迁。下图示意黄河2001~2010年水沙输运状况。据此完成10~11题
赣州市分布有众多的客家人,由于赣州80%以上为山地、丘陵,根据实际情况把村落所处地
年总径流量
形大致可以分为山谷盆地、丘陵盆地、丘陵平原三种类型。据此完成3~4题。
年总输沙量
30°N
3.客家人大部分村落不会选址在最为平坦的区域,而是尽可能依山而建,是为了
A.利用朝南光照
B.留出更多的耕地
年总径流量
C.利用肥沃的土壤
D.使出行更加方
4.绝大多数赣州市客家传统村落沿水而建,且多数选择在小型河流附近,主要是因为
南5
①小型河流水位稳定②小型河流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③大型河流洪涝灾害威胁大
10.2002年以后黄河入海年总输沙量变率加大,其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15.图示时刻
④大型河流污染严重
A.风向:甲地与乙地相同
B.气压:乙地低于丙地
①③
②④
C.②③
①④
A.上游地区植树造林
B.下游河道筑堤清淤
C.降水强度:丙地小于丁地
D.风力:甲地大于丁地
劳动年龄人口是社会总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15~64岁)范围内的人口。下列两幅图分别
C.利用水库调水调沙
D.黄土高原打坝淤地
16.未来几天,丙地的天气变化可能是
示意1960~2015年中国、印度、日本、美国四国15~6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单位:%)及
1.2001~2010年,黄河年总输沙量的变化会影响黄河口附近地区的
A.气温升高,出现阴雨天气
B.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人口抚养比(即区域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抚养比越大,劳动力的抚养负担就越
①海岸线总长度②海平面高程③湿地面积④总径流量
C.气压降低,出现雾霾天气
D.气温升高,风力增强
重。单位:%)统计。据此完成5~7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020年秋季期高二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第1页(共6页
21-12-243B
【2020年秋季期高二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第2页(共6页
21-12-243B
【2020年秋季期高二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题第3页{共6页
21-12-24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