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 中考科学 精讲精练 专题02 细胞(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1 中考科学 精讲精练 专题02 细胞(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10 19:35:51

文档简介

专题02
细胞
【知识点回顾】
一、细胞的结构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_。
(2)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的内侧表皮上撕取一层很薄的表皮,放在水滴中。
(3)用镊子展平,盖上盖玻片。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接触________,镊子夹着另一端,成45°角轻轻放下玻片,以避免产生________。
(4)为能观察清楚,用稀释的碘液或红墨水进行________。滴一滴碘液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使染液浸润到整个标本。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连续过程
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细胞
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___。
(3)用消毒的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壁轻轻地刮几下。
(4)把牙签上刮下来的细胞涂在生理盐水中。
(5)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慢慢放平,避免出现________。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0.01%的________溶液。
(7)在相对应的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3.绘制生物图
要求各部分的比例要合理,大小、位置要适中,线条要均匀一致,用打点表示明暗和颜色的深浅,不能用铅笔涂抹。
考点2 知道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1.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它们都含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基本结构。其中________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是进行________的场所;细胞核内有传宗接代的________。
2.动、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1.细胞
2.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就是生物体的繁殖、细胞的分裂、新陈代谢、遗传和进化等。
二、细胞与生命活动
1.________是生物体(除病毒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已知除________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组成。
1.细胞的分裂
指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前的细胞称________,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称________。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是________的变化,染色体先复制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细胞分裂的意义
使单细胞生物________增加;多细胞生物个体体内________增多;实现生物的繁殖。
1.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形态和功能逐渐出现差异,最后形成了具有不同________和不同________的各种细胞。这种由一般到特殊,由相同到相异的细胞变化的过程,称作细胞分化。
2.生物体成长
一个受精卵就是经过细胞的________,最终长成一个生物体。
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
三、组织、器官和系统
考点7 知道组织是如何形成的,说出动、植物的主要组织
1.组织:具有相同____________和结构的一群细胞。
2.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____________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3.植物的五种基本组织是保护组织、____________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____________组织。
植物体的主要组织的分布
保护组织
根、茎、叶的表皮等
营养组织
果肉、叶肉、幼嫩茎、贮藏根、木本植物茎的髓、草本植物茎的内部等
机械组织
草本植物茎、木本植物茎、叶脉周围、叶柄内等
输导组织
根、茎、叶、花、果实内的导管、筛管等
分生组织
根尖的分生区、茎尖的生长点、茎内的形成层等
1.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生理活动,即为器官。
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____________、茎、叶、花、____________、种子(前三者为营养器官,后三者为生殖器官)。
人体器官:如心脏、皮肤(人体最大的器官)、肺、胃、小肠等。
2.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
植物不具备系统,由器官直接构成,动物体则由各个系统构成生物体。
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____________系统、呼吸系统、____________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考点9 感知各种生命系统都是复杂的开放系统,生命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
多细胞生物有明显的结构层次
动物:细胞→________→________→系统→个体
植物:细胞→组织→器官→________
考点1 1.(1)清水 (3)水滴 气泡 (4)染色
2.(2)生理盐水 (5)气泡 (6)亚甲基蓝
考点2 1.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膜 生命活动 遗传物质
考点3 1.控制物质进出 生命活动 遗传物质
考点4 1.细胞 2.病毒
考点5 1.母细胞 子细胞 染色体 2.个体数目
细胞数目
考点6 1.形态 功能 2.分裂、分化、生长
考点7 1.形态 2.结缔 3.输导 分生
考点8 1.根 果实 2.神经 循环
考点9 组织 器官 个体
【例题精析】
例1.(2020?东营)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的部分图片,甲是显微镜构造图,乙、丙是观察到的视野。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转动甲中④使镜筒缓缓下降过程中,眼睛应注视甲中①
B.要将乙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C.转动甲中②,视野由乙变成丙后,视野的亮度不变
D.丙中的黑圈是气泡,这可能是将盖玻片垂直盖下导致的
【解答】解:A、转动甲中④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过程中,眼睛应注视甲中③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A错误;
B、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将乙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B错误;
C、转动甲中②转换器,视野由乙变成丙后,即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视野的亮度变暗,C错误;
D、丙中的黑圈是气泡,这可能是将盖玻片垂直盖下导致的,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产生气泡,D正确。
故选:D。
例2.(2020?衢州)如图是人体的消化系统漫画概念图。下列对图中描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蛋食主义者”意为胃能消化蛋白质
B.“我什么都能吃”意为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都能在小肠被消化和吸收
C.“口腔和我合作无间”意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在口腔中配合脂肪的消化
D.“肝胆相照好兄弟”体现了肝脏和胆囊之间相互配合的关系
【解答】解:A、“蛋食主义者”说的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A正确;
B、“我什么都能吃”说的是小肠,在消化道内,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的吸收;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可以对多种物质进行消化。所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B正确;
C、“口腔和我合作无间”说的是唾液,口腔中具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C错误;
D、“肝胆相照好兄弟”说的是肝脏和胆汁,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流入小肠后,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D正确。
故选:C。
例3.(2019?北京)衣藻是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藻类,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在水中自由活动
B.通过神经进行调节
C.自己制造有机营养
D.能够排出代谢废物
【解答】解:A、衣藻是单细胞植物,生活在水中,有鞭毛,可在水中自由活动,A正确;
B、衣藻是单细胞植物,没有神经,B错误;
C、衣藻细胞内有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营养,生活方式是自养,C正确;
D、单细胞生物的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衣藻能够排出代谢废物,D正确。
故选:B。
例4.(2019?潍坊)如图表示某动物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a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
B.过程b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
C.过程c形成的细胞仍具有分裂能力
D.过程b、c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解答】解:A、图中,①过程中细胞数目不变,细胞体积由小变大,因此①过程表示细胞生长,变化最明显的是体积增大,A错误.
B、图b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B错误.
C、图c过程在形态、结构等方面出现了差异,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后形成各种组织,过程c形成的部分细胞仍具有分裂能力,C错误.
D、过程b细胞的分裂、c细胞的分化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D正确.
故选:D。
例5.(2019?湘潭)下列关于细胞的活动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分裂首先是从细胞质的一分为二开始的
B.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C.细胞分化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
D.细胞分裂后细胞核里含有的遗传物质减少了一半
【解答】解:A、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A错误;
B、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B正确;
C、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增多,从而促进细胞分化,C错误;
D、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D错误。
故选:B。
例6.(2018?娄底)如图为四种组织结构图,其中属于植物组织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此图是神经组织,属于人体组织;
B、此图是肌肉组织,属于人体组织;
C、此图是输导组织,属于植物组织;
D、此图是上皮组织,属于人体组织;
故选:C。
例7.(2018?日照)扬子鳄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细胞→组织→个体
C.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
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解答】解: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所以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故选:A。
例8.(2019?泸州)如图甲表示小丽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图乙是她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绘制的图形,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丽同学观察发现在视野的右下方有一气泡,若需将气泡移至视野正中央进一步观察,应将装片向 右下 移动;分析气泡的产生原因可能是临时装片制作时 ④ (填图甲中的步骤)操作不符合要求。
(2)图乙中细胞的结构没有标注完整,未标注的结构名称是 细胞核和线粒体 。
(3)切洋葱往往会使人流泪,这主要是由于洋葱细胞内有一种“催泪因子”,该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的 液泡 中。
【解答】解:(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在视野的右下方有一气泡,若需将气泡移至视野正中央进一步观察,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使之位于视野的中央。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只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所以乙中细胞未标注的结构是细胞核和线粒体。
(3)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有多种味道:酸、甜、苦、辣,洋葱细胞内有一种“催泪因子”,该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的液泡中。
故答案为:(1)右下方;④;(2)细胞核和线粒体;(3)液泡。
例9.(2019?湘西州)下面是与显微镜构造和使用有关的问题。请回答:
镜头组合
目镜
物镜
1


2
10×
10×
3
16×
40×
(1)上表为显微镜不同的镜头组合,为了方便寻找某一目标细胞,需要尽可能观察到标本更大的范围,应选用镜头组合 1 (填表中数字)。
(2)某同学在光线良好的环境中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已将功能完好的目镜、物镜和通光孔调节到同一直线上,反复调节反光镜仍然看不到明亮的视野,可能的原因是 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或光圈太小 。
(3)要将左上图所示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向 左 移动装片。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发现两者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细胞具有 细胞壁 和 液泡 ,而后者没有。
【解答】解:(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要尽可能观察到标本更大的范围,需要选用放大倍数最小的目镜和物镜,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4=20(倍);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倍);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6×40=640(倍);即1的目镜与物镜组合放大倍数最小;
(2)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前,对光这一步非常重要,如果看不到明亮的视野会影响后面的观察,其原因是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或光圈太小;
(3)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中的细胞位于视野的左侧,要把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移到装片;
(4)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洋葱无叶绿体,叶绿体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发现两者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细胞具有细胞壁和液泡,而后者没有。
故答案为:(1)1;
(2)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或光圈太小;
(3)左;
(4)细胞壁;液泡。
例10.(2019?昆明)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结果如图(示例:[④]细胞质)。
据图回答:
(1)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中,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 气泡 。
(2)观察装片时,要将图乙中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 左 (填“左”或“右“)移动。
(3)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番茄果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有细胞壁和[②] 液泡 ;这两种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线粒体 (填“叶绿体”或“线粒体”)。
(4)不同品种的番茄果实颜色不同,根本原因是[ ③ ] 细胞核 中的遗传物质不同。
【解答】解:(1)为了防止盖玻片低下出现气泡,在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2)由于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在显微镜下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当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时,移动玻片应与玻片的位置一致,即当玻片位于视野的右边时,只有向右移动玻片时,物像正好向左移动到视野的中央。所以乙图物像a位于视野的左方,只有向左方移动玻片才能使得物像到达视野的中央。
(3)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与番茄果肉相比,没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4)不同品种的番茄果实颜色不同,根本原因是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不同。
故答案为:(1)气泡;(2)左;(3)液泡;线粒体;(4)细胞核
【习题巩固】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如图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中细胞中出现了染色体
B.经过过程②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过程①是细胞分裂,过程②是细胞分化
D.A、B、C代表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组织
【解答】解:A、过程①由一个细胞变成两个细胞,是细胞分裂过程。分裂时,细胞中出现染色体,染色体位于细胞的中央、染色体平均分成两等份,向细胞两极移动、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新的细胞核内,A正确;
B、过程②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是细胞分化的过程,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
C、过程①是细胞分裂,过程②是细胞分化,C正确;
D、过程②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所以A、B、C代表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组织,D正确。
故选:B。
2.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能再生成人体的其他种类细胞,这体现了细胞的(  )
A.分裂能力
B.分化能力
C.增殖能力
D.生长能力
【解答】解: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再生成人体的其他种类细胞,这体现的是细胞的分化能力。
故选:B。
3.以下几类生物的细胞,只可能出现分裂过程而不可能出现分化过程的是(  )
A.草履虫
B.葫芦藓
C.含羞草
D.蜗牛
【解答】解:选项BCD葫芦藓、含羞草、蜗牛均是多细胞生物,既可能出现细胞分裂过程,也可能出现细胞分化过程;选项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的细胞不会发生细胞分化过程,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4.以下与人体相关的结构和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身体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B.控制人的眼皮单双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图一的结构①内
C.图二的a、b、c表示人体的细胞分化过程,d表示细胞分裂过程
D.人体中的血液属于组织,体表的皮肤属于器官
【解答】解:A、人的身体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A错误;
B、②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控制人的眼皮单双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图一的结构②细胞核中,B错误;
C、图二的a、b、c表示人体的细胞分裂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d表示细胞分化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C错误;
D、人体中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体表的皮肤属于最大的器官,D正确。
故选:D。
5.如图所示,图中是植物的不同组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片①为上皮组织,主要对植物起保护作用
B.图片②为输导组织,细胞呈细长形,对植物起支撑作用
C.图片③为营养组织,细胞壁薄,具有储存营养的作用
D.图片④为分化组织,细胞具有分裂、分化作用
【解答】解:A、图片①为保护组织,主要对植物起保护作用,错误;
B、图片②为输导组织,细胞呈长管形,细胞间以不同方式相互联系,错误;
C、图片③为营养组织,细胞壁薄,具有储存营养的作用,正确;
D、图片④为分生组织,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错误。
故选:C。
6.如图是某生物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中发生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平分
B.该生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①过程
C.A、B、C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
D.B细胞和C细胞中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解答】解:A、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①过程中发生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平分,正确;
B、只有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才能进行①过程,而不是该生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①过程,不正确;
C、构成ABC三种组织的细胞基本结构是相同的,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的,正确;
D、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因此B细胞和C细胞中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正确。
故选:B。
7.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解:细胞是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而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故选:D。
8.骨髓移植能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
A.分裂
B.分化
C.生长
D.以上都是
【解答】解:图中显示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各种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因此,“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分化。
故选:B。
9.我们在吃甘蔗时,首先要把甘蔗坚韧的皮剥去;咀嚼甘蔗时会有很多的甜汁。哪些咀嚼之后剩下的渣滓被吐掉。试从组织构成器官的角度,分析甘蔗茎由哪些组织构成是(  )
A.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B.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D.上皮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解答】解: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各具有一定的功能,保护组织一般位于根、茎、叶的表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分生组织具有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里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营养组织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输导组织能运输营养物质,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
甘蔗坚韧的皮位于茎的外面,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咀嚼甘蔗时会有很多的甜汁,甜汁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说明有营养组织;咀嚼之后剩下的渣滓主要是茎内的输导组织。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10.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视野中看到的是“96”,实际上装片上也是“96”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数量越多
C.使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可以使镜中的视野更明亮
D.将低倍目镜换为高倍目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
【解答】解:A、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装片上是“96”旋转180度后,看到的仍然是“96”,A正确;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B错误;
C、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如果光线较暗时,应转动遮光器,调至大光圈,同时配合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视野才会变得明亮。C错误;
D、将低倍物镜换为高倍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换用目镜直接插拔即可,D错误。
故选:A。
11.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玻片标本,物像如图。下列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要将物像①变到物像②,应将玻片标本向左上方移动
B.要将物像③变到物像④,应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向下移动
C.要将物像②变到物像③,应转动转换器,换用放大倍数大的物镜
D.要将物像②变到物像④,应转动转换器,换用放大倍数小的物镜
【解答】解:A、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将物像①(位于视野右下方)变到物像②(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A错误;
B、③→④视野变清晰,是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向上移动,B错误;
C、②→③细胞体积变大,转动转换器,换用放大倍数大的物镜,C正确;
D、②→④,细胞体积变大,应转动转换器,换用放大倍数大的物镜,D错误。
故选:C。
12.如图为小金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
A.显微镜对光时,应使用高倍物镜
B.图乙中小金注视物镜镜头的目的是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
C.图丙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的原因是没有滴生理盐水
D.欲将图丁视野中细胞a移至中央,需向右移动装片
【解答】解:A、显微镜对光时,应使用低倍物镜,A错误;
B、图乙中小金在下降镜筒过程中,眼睛注视物镜镜头,目的是防止镜头压碎玻片标本,B正确;
C、图丙中黑色的圆圈实际上是气泡,可能是由于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C错误;
D、显微镜呈的像为倒像,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图丁中细胞a偏向视野左方,应向左移动装片,物像才向右侧移动到视野中央,D错误。
故选:B。
13.小科用同一显微镜的不同物镜观察同一标本,得到以下各图。下列观察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②→③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图③中的细胞体积最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因而视野最暗;而图②中的细胞体积最小,放大倍数最小,视野最亮。图①中的细胞体积较大,放大倍数比②大,比③小,正常观察顺序是②→①→③。
故选:A。
14.冷水泡苋菜水仍清澈,热水泡苋菜就能得到红色汤。如图表示热水温度与汤变红程度的关联,可证明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和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分别是(  )
A.细胞壁
60℃
B.细胞壁
70℃
C.细胞膜
70℃
D.细胞膜
80℃
【解答】解:细胞膜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而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它的流动性主要受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加强,但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则导致膜的破坏,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识图可以看出,从70℃开始就能得到红色汤,即可说明从70℃苋菜的细胞膜已经被破坏。所以说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是细胞膜,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70℃。
故选:C。
15.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反之则相反。所以要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最多,就要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最远。
故选:D。
二.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6.小科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碘液,④亚甲基蓝溶液。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 ①③ (填序号)。
(2)小科按照正确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图9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 ③①②④ (填序号)。
(3)图1中的操作③中的理由 寻找合适的光源,便于对光 。
(4)完成以上正确操作后,小科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图2甲、乙两个物像,从物像甲到物像乙,小科操作的具体过程是 向右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光圈或反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
【解答】解:(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滴步骤滴加的液体是清水,染色用碘液。
(2)使用显微镜的正确顺序:对光→放玻片标本→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用眼观察目镜使镜筒上升。即图中③①②④。
(3)图1中的操作③是对光,转动反光镜朝向光源,在目镜内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光就对好了。
(4)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应: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甲物像在视野右侧,应向右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故答案为:(1)①③
(2)③①②④
(3)寻找合适的光源,便于对光
(4)向右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物镜,调节光圈或反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17.如图甲、乙是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丙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消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乙 是植物细胞,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BCD 。(填写中字母)
(2)细胞的代谢与遗传受[C] 细胞核 的控制,其内含有遗传物质。
(3)甲、乙两细胞的[B]具有 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的作用。
(4)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可以调节显微镜的[3] 细准焦螺旋 变物像更加淸晰。
【解答】解:(1)由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可知:[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E]液泡。乙图与甲图相比除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外,乙图还有细胞壁、液泡。由此可知,甲图是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乙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2)C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3)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已经看到了物像,要想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该调节3细准焦螺旋。
故答案为:
(1)乙;BCD;
(2)细胞核;
(3)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4)细准焦螺旋。
18.显微镜是初中自然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问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图),则其实际流动的方向应是 逆时针 。
(2)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A”从下图甲转为图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 右上 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3)当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提高视野亮度?(任写一种方法) 大光圈和凹面镜 。
(4)某同学制作了一张植物叶的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观察到显微镜视野中右侧的细胞十分清晰而左侧的细胞却很模糊。经检查显微镜仪器正常且操作步骤正确,则导致这种情况的最可能原因是 切片不均匀 。
【解答】解:(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因此,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细胞中细胞质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转动,旋转180度后还是逆时针方向,因此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物像“A”在位于视野中央偏右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图象变大,所以应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3)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如果在较弱的光线条件下,为提高显微镜视野内亮度,故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4)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说明显微镜完好并且已经调好,而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与显微镜无关,可能是切片厚薄不均透光不一致,较厚的透光少成像不清晰。
故答案为:
(1)逆时针;
(2)右上;
(3)大光圈和凹面镜;
(4)切片不均匀。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9.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 受精卵 。
(2)A细胞通过 分裂 形成B.在此过程中, 染色体 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3)B通过 细胞分化 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4)在如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E] 系统 。
(5)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的组合。图中所示的系统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消化 和 吸收 。
【解答】解:(1)如图可知,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是有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A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B,使细胞数目增多。
(2)A细胞通过分裂形成B.在此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3)B通过细胞分化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4)在如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E]系统。
(5)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的组合。图中所示的系统具有的生理功能是消化和吸收。
故答案为
(1)受精卵
(2)分裂;染色体
(3)细胞分化
(4)系统
(5)消化;吸收
20.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个小帅哥、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如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 分裂 过程。
(2)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已经能够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人体的各种细胞,这一过程是与图中 ④ 有关(用图中的序号表示)。
【解答】解:(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后来一小部分仍然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失去了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从图中可以可知:①、②、③过程只是细胞数量的增加,表示分裂,④过程在形态、结构等方面出现了差异,表示细胞分化。
(2)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新细胞,因此科学家们已经能够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人体的各种细胞,依据的原理主要是胚胎干细胞分化。
故答案为:(1)分裂;
(2)④
21.“海水稻”是一种在海边滩涂等地生长、耐盐碱强的特殊水稻。图为“海水稻”的结构层次,据图回答:
(1)若A表示细胞,经过a过程形成B1﹣B5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群,则a过程为 分化 。
(2)若C表示水稻谷粒,则C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器官 。
(3)“海水稻”能阻止多余盐份进入细胞,这是 细胞膜 (填细胞结构)的功能。
【解答】解:(1)图中的A细胞经过细胞的不断分化形成B不同的组织。
(2)水稻的谷粒是果实,属于生殖器官。
(3)水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能阻止多余盐份进入细胞。
故答案为:(1)分化;
(2)器官;
(3)细胞膜。专题02
细胞
【知识点回顾】
一、细胞的结构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_。
(2)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的内侧表皮上撕取一层很薄的表皮,放在水滴中。
(3)用镊子展平,盖上盖玻片。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接触________,镊子夹着另一端,成45°角轻轻放下玻片,以避免产生________。
(4)为能观察清楚,用稀释的碘液或红墨水进行________。滴一滴碘液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使染液浸润到整个标本。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连续过程
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细胞
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___。
(3)用消毒的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壁轻轻地刮几下。
(4)把牙签上刮下来的细胞涂在生理盐水中。
(5)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慢慢放平,避免出现________。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0.01%的________溶液。
(7)在相对应的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3.绘制生物图
要求各部分的比例要合理,大小、位置要适中,线条要均匀一致,用打点表示明暗和颜色的深浅,不能用铅笔涂抹。
考点2 知道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1.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它们都含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基本结构。其中________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是进行________的场所;细胞核内有传宗接代的________。
2.动、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1.细胞
2.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就是生物体的繁殖、细胞的分裂、新陈代谢、遗传和进化等。
二、细胞与生命活动
1.________是生物体(除病毒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已知除________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组成。
1.细胞的分裂
指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前的细胞称________,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称________。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是________的变化,染色体先复制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细胞分裂的意义
使单细胞生物________增加;多细胞生物个体体内________增多;实现生物的繁殖。
1.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形态和功能逐渐出现差异,最后形成了具有不同________和不同________的各种细胞。这种由一般到特殊,由相同到相异的细胞变化的过程,称作细胞分化。
2.生物体成长
一个受精卵就是经过细胞的________,最终长成一个生物体。
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
三、组织、器官和系统
考点7 知道组织是如何形成的,说出动、植物的主要组织
1.组织:具有相同____________和结构的一群细胞。
2.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____________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3.植物的五种基本组织是保护组织、____________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____________组织。
植物体的主要组织的分布
保护组织
根、茎、叶的表皮等
营养组织
果肉、叶肉、幼嫩茎、贮藏根、木本植物茎的髓、草本植物茎的内部等
机械组织
草本植物茎、木本植物茎、叶脉周围、叶柄内等
输导组织
根、茎、叶、花、果实内的导管、筛管等
分生组织
根尖的分生区、茎尖的生长点、茎内的形成层等
1.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生理活动,即为器官。
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____________、茎、叶、花、____________、种子(前三者为营养器官,后三者为生殖器官)。
人体器官:如心脏、皮肤(人体最大的器官)、肺、胃、小肠等。
2.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
植物不具备系统,由器官直接构成,动物体则由各个系统构成生物体。
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____________系统、呼吸系统、____________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考点9 感知各种生命系统都是复杂的开放系统,生命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
多细胞生物有明显的结构层次
动物:细胞→________→________→系统→个体
植物:细胞→组织→器官→________
【例题精析】
例1.(2020?东营)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的部分图片,甲是显微镜构造图,乙、丙是观察到的视野。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转动甲中④使镜筒缓缓下降过程中,眼睛应注视甲中①
B.要将乙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C.转动甲中②,视野由乙变成丙后,视野的亮度不变
D.丙中的黑圈是气泡,这可能是将盖玻片垂直盖下导致的
例2.(2020?衢州)如图是人体的消化系统漫画概念图。下列对图中描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蛋食主义者”意为胃能消化蛋白质
B.“我什么都能吃”意为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都能在小肠被消化和吸收
C.“口腔和我合作无间”意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在口腔中配合脂肪的消化
D.“肝胆相照好兄弟”体现了肝脏和胆囊之间相互配合的关系
例3.(2019?北京)衣藻是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藻类,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在水中自由活动
B.通过神经进行调节
C.自己制造有机营养
D.能够排出代谢废物
例4.(2019?潍坊)如图表示某动物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a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
B.过程b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
C.过程c形成的细胞仍具有分裂能力
D.过程b、c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例5.(2019?湘潭)下列关于细胞的活动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分裂首先是从细胞质的一分为二开始的
B.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C.细胞分化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
D.细胞分裂后细胞核里含有的遗传物质减少了一半
例6.(2018?娄底)如图为四种组织结构图,其中属于植物组织的是(  )
A.
B.
C.
D.
例7.(2018?日照)扬子鳄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细胞→组织→个体
C.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
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例8.(2019?泸州)如图甲表示小丽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图乙是她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绘制的图形,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丽同学观察发现在视野的右下方有一气泡,若需将气泡移至视野正中央进一步观察,应将装片向 
 移动;分析气泡的产生原因可能是临时装片制作时 
 (填图甲中的步骤)操作不符合要求。
(2)图乙中细胞的结构没有标注完整,未标注的结构名称是 
 。
(3)切洋葱往往会使人流泪,这主要是由于洋葱细胞内有一种“催泪因子”,该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的 
 中。
例9.(2019?湘西州)下面是与显微镜构造和使用有关的问题。请回答:
镜头组合
目镜
物镜
1


2
10×
10×
3
16×
40×
(1)上表为显微镜不同的镜头组合,为了方便寻找某一目标细胞,需要尽可能观察到标本更大的范围,应选用镜头组合 
 (填表中数字)。
(2)某同学在光线良好的环境中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已将功能完好的目镜、物镜和通光孔调节到同一直线上,反复调节反光镜仍然看不到明亮的视野,可能的原因是 
 。
(3)要将左上图所示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向 
 移动装片。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发现两者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细胞具有 
 和 
 ,而后者没有。
例10.(2019?昆明)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结果如图(示例:[④]细胞质)。
据图回答:
(1)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中,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 
 。
(2)观察装片时,要将图乙中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 
 (填“左”或“右“)移动。
(3)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番茄果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有细胞壁和[②] 
 ;这两种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填“叶绿体”或“线粒体”)。
(4)不同品种的番茄果实颜色不同,根本原因是[ 
 ] 
 中的遗传物质不同。
【习题巩固】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如图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中细胞中出现了染色体
B.经过过程②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过程①是细胞分裂,过程②是细胞分化
D.A、B、C代表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组织
2.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能再生成人体的其他种类细胞,这体现了细胞的(  )
A.分裂能力
B.分化能力
C.增殖能力
D.生长能力
3.以下几类生物的细胞,只可能出现分裂过程而不可能出现分化过程的是(  )
A.草履虫
B.葫芦藓
C.含羞草
D.蜗牛
4.以下与人体相关的结构和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身体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B.控制人的眼皮单双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图一的结构①内
C.图二的a、b、c表示人体的细胞分化过程,d表示细胞分裂过程
D.人体中的血液属于组织,体表的皮肤属于器官
5.如图所示,图中是植物的不同组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片①为上皮组织,主要对植物起保护作用
B.图片②为输导组织,细胞呈细长形,对植物起支撑作用
C.图片③为营养组织,细胞壁薄,具有储存营养的作用
D.图片④为分化组织,细胞具有分裂、分化作用
6.如图是某生物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中发生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平分
B.该生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①过程
C.A、B、C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
D.B细胞和C细胞中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7.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8.骨髓移植能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
A.分裂
B.分化
C.生长
D.以上都是
9.我们在吃甘蔗时,首先要把甘蔗坚韧的皮剥去;咀嚼甘蔗时会有很多的甜汁。哪些咀嚼之后剩下的渣滓被吐掉。试从组织构成器官的角度,分析甘蔗茎由哪些组织构成是(  )
A.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B.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D.上皮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10.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视野中看到的是“96”,实际上装片上也是“96”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数量越多
C.使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可以使镜中的视野更明亮
D.将低倍目镜换为高倍目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
11.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玻片标本,物像如图。下列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要将物像①变到物像②,应将玻片标本向左上方移动
B.要将物像③变到物像④,应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向下移动
C.要将物像②变到物像③,应转动转换器,换用放大倍数大的物镜
D.要将物像②变到物像④,应转动转换器,换用放大倍数小的物镜
12.如图为小金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
A.显微镜对光时,应使用高倍物镜
B.图乙中小金注视物镜镜头的目的是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
C.图丙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的原因是没有滴生理盐水
D.欲将图丁视野中细胞a移至中央,需向右移动装片
13.小科用同一显微镜的不同物镜观察同一标本,得到以下各图。下列观察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②→③
14.冷水泡苋菜水仍清澈,热水泡苋菜就能得到红色汤。如图表示热水温度与汤变红程度的关联,可证明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和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分别是(  )
A.细胞壁
60℃
B.细胞壁
70℃
C.细胞膜
70℃
D.细胞膜
80℃
15.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的是(  )
A.
B.
C.
D.
二.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6.小科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碘液,④亚甲基蓝溶液。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 
 (填序号)。
(2)小科按照正确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图9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3)图1中的操作③中的理由 
 。
(4)完成以上正确操作后,小科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图2甲、乙两个物像,从物像甲到物像乙,小科操作的具体过程是 
 。
17.如图甲、乙是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丙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消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是植物细胞,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填写中字母)
(2)细胞的代谢与遗传受[C] 
 的控制,其内含有遗传物质。
(3)甲、乙两细胞的[B]具有 
 的作用。
(4)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可以调节显微镜的[3] 
 变物像更加淸晰。
18.显微镜是初中自然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问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图),则其实际流动的方向应是 
 。
(2)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A”从下图甲转为图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 
 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3)当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提高视野亮度?(任写一种方法) 
 。
(4)某同学制作了一张植物叶的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观察到显微镜视野中右侧的细胞十分清晰而左侧的细胞却很模糊。经检查显微镜仪器正常且操作步骤正确,则导致这种情况的最可能原因是 
 。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9.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 
 。
(2)A细胞通过 
 形成B.在此过程中, 
 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3)B通过 
 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4)在如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E] 
 。
(5)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的组合。图中所示的系统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和 
 。
20.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个小帅哥、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如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 
 过程。
(2)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已经能够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人体的各种细胞,这一过程是与图中 
 有关(用图中的序号表示)。
21.“海水稻”是一种在海边滩涂等地生长、耐盐碱强的特殊水稻。图为“海水稻”的结构层次,据图回答:
(1)若A表示细胞,经过a过程形成B1﹣B5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群,则a过程为 
 。
(2)若C表示水稻谷粒,则C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
(3)“海水稻”能阻止多余盐份进入细胞,这是 
 (填细胞结构)的功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