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东北三省》(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授课人及单位
课时
共二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说它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图,归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模式
学生读图和材料分析--小组合作讨论--小组分别呈现成果--总结归纳并实践--学生点评成果--情感升华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冷湿的原因,了解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
2.通过探究冷湿的自然环境,了解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河流分布概况。
3.通过探究东北的生活和生产,了解东北三省的生活情况,农业发展情况。
4.
学会制作东北三省的思维导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优学派上的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读图,析图了解东北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和自然环境特点,通过课前发放的资料去探究,课上进行交流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人地关系,并制作思维导图,为学习区域地理提供一个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闯关东的原因,探究东北的冷湿,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探究欲望,通过分析自然环境和东北风光播放了解东北,激发学生发展东北,关注东北的好奇心。通过多样式评价和多样式竞争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重
点
1.
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河流分布概况。
2.
东北三省的农业发展情况。
3.学会制作东北三省的思维导图。
难
点
1.
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河流分布概况。
2.
学会制作东北三省的思维导图。
教学用具:电子白板、优学派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观察法、讲述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法。
(
各组评价并总结本节收获
)
(
学生优学派投票点评作品
)
(
学生自查总结归纳并抽查
)
(
查漏补缺抓阄讲解解
)
(
制作思维导图
)
(
优学派自主学习
)
(
开始
)
(
《闯关东》导入
)
(
三探收获
)
(
东北第三探
)
(
东北第二探
)
(
东北第一探
)
(
总结归纳抢答
)
(
优学派自主学习
)
(
小组讨论学习
)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二节
东北三省
一.新课导入
[教师]
清朝末年,山东一带连年遭灾,长千上万的民众为生活所迫,拖家带口,不畏险阻,勇闯关东,那么关东在哪里,那里有怎样的生存环境吸引着他们,下面请看《闯关东》。
[学生]
抢答东北三省即黑龙江、吉林、辽宁。
二.讲授新课
[教师]
今天我们就追随着他们的脚步,走进东北三省,探究那里的生存环境。首先,我们感受一下那里的气息。[展示]东北自然风光欣赏:东北雪原、树挂、雾淞等景观图片
,让学生观看东北严冬的雪景,感受东北冷的气候环境;湖泊、湿地等感受湿的自然环境。
(总结出冷湿)
1、东北第一探----探究冷湿的原因。(板书冷湿)
[提问]
为什么东北又冷又湿呢,进入东北第一探探究冷湿的原因,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课件材料提示,时间为五分钟,并抢答。)[展示]东北三省纬度位置图片、冬季风图片、夏季风图片等。
[师生总结]纬度最高,所以气候冷,离冬季风源地近,气候冷;湿润半湿润地区,再加上气温低,蒸发量较少,所以冷湿。
2、东北第二探----探究冷湿的自然环境。(板书:位置、地形、河流、气候)
[过渡]
下面我们来看冷湿的自然环境进入东北第二探,探究位置,地形,河流,气候。以派的作为导学进入自主学习阶段,时间为五分钟,自主学习过程中有困难,可以互相帮助。(派的投屏并发布答案,表扬已完成。)这部分内容,我们以抓阄的形式进行各组承担讲解任务。
[导学案]
[学生1组讲解位置]:北邻俄罗斯,南邻朝鲜,西邻我国自治区,南邻渤海和黄海,海陆兼备,对发展经济有利,处于中纬度,但偏高。所以气温低。
[学生2组讲解地形]:山地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平原有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所以地形特征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学生3组讲解河流]:河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辽河,鸭绿江,河流受气候影响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有结冰期,而且长。
[学生4组讲解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夏季。
[教师进行点评]:
[师生总结]探究自然环境要以地图为依据,进行推理得出各要素的特征。
3、东北第三探----探究冷湿的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板书:生活、生产、优势、劣势)
[过渡]
下面我们来看冷湿的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进入东北第三探。首先材料提示生活场景,这些材料课前已经发到同学们的pad当中,要求网上查阅资料,探究其原因。这部分内容,我们以抢擂主的形式进行,擂主直接加50分其他组进行提问挑战擂主即打擂台,擂主上台来接受挑战。
[总结]
自然环境决定人文环境。
[过渡]下面我们来看东北农业生产的特点。首先我们来看材料提示,我们以pad作为导学进行自主学习,独立完成时间,时间为一分钟,这部分内容以抽查的形式进行。(上节课,我们对比了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特点,所以这部分内容完成应该没有什么困难。)导学案
[过渡]下面我来看农业生产的优势和劣势,讨论时间为一分钟并抢答。
4、三探收获----(1)东北有怎样的生存环境吸引着闯关东的人们呢?(2)
制作东北三省的思维导图。
[过渡]下面我们来看三次探究的收获,东北有怎样的生存环境吸引着闯关东的人们呢?(抢答)
[教师]下面我们把东北三省的思维导图制作一下,时间为五分钟,落实到一张纸上,组内进行评比,选择一名优胜作品上传到派的中,作品进行对比评价,票数最多加20分,并点评自己的作品,其他组也进行点评同学的作品。并把作品贴在黑板上,课下把它贴在学习园地当中,学习区域地理就可以制作思维导图来理清思路。
[总结]
今天我们完成了东北第一探冷湿的原因,东北第二探冷湿的自然环境,东北第三探冷湿的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第四部分,我们学会制作了思维导图,对我们以后学习区域地理指明了方向。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感受到了东北的冷和湿,所以东北是炎炎夏季旅游的胜地,那里有帆船可以扬帆起航,那里有沙滩可以享受宁静生活,那里有山脉云雾云海,真是美不胜收,美丽东北欢迎您,愿东北展翅飞翔。
学生观看视频《闯关东》
学生把东北三省填在黑板上。
学生观看东北图片—自然风光。总结出冷和湿。
学生根据材料提示小组讨论,并抢答。学生拍照或截屏保存。
学生在派的上进行自主学习,互相讨论,发布答案,然后查漏补缺。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讲解,教师补充。
学生认真观看和阅读生活资料,并进行小组内交流,然后争夺擂主。其他组进行大擂台。
学生观看材料---东北农业场景,以派的作为导学进行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发布答案后同学们查漏补缺,抽查同学进行讲解。
同学们讨论农业生产的优势和劣势,并抢答
。学生抢答东北有怎样的生存环境吸引着闯关东的人们呢?
学生制作东北三省的思维导图,组内评比一副优胜作品派的上传,四副作品再进行投票形式,选出票数最多的作品加以表扬,并进行点评。
板
书
设
计
第六章
第二节
东北三省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中国区域地理部分,在之前学习了很多区域,对学习区域地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掌握了初步的技能和方法。学习地区应该从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河流、气候、等方面入手,从典型区域特征入手东北冷湿。通过四个环节体现人地关系,体现方法的运用,导入以《闯关东》入手,带着疑问进入探究阶段,东北第一探冷湿的原因,东北第二探冷湿的自然环境,东北第三探冷湿的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第四部分,解释闯关东原因和制作了思维导图,为学习区域地理指明了方向,最后以美丽东北风光结束。
所以本节重点难点放在思维导图的制作上,让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理清思路,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活动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为主,重视学生的参与,多样性的评价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活动过程中,以优学派将多个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填表能力,并进行当堂演练,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通过优学派发放答案和统计数字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到学生心中有数,老师心里有谱,及时查漏补缺。学生课上学会分析区域地理,学会制作思维导图,通过具体实践,使学生以后学习过程中会学区域地理。本节课体现出学生乐学,学会,会学如何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充分体现地理核心素养区域认知,地理实践,综合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