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达标检测(六)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5小题,共60分)
1.有人形容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国际格局时说:“华盛顿利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行使否决权却归于无效。”下列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联合国成立之初曾经被美国控制和操纵
B.一段时间内联合国没有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C.导致联合国在最初的十多年中无法采取维和行动
D.中苏两国一度被排斥于五大常任理事国之外
解析:联合国成立之初,处于美国的控制和操纵下,留下过沉痛的教训,美国操纵联大通过一些与联合国宗旨不相符的决议。B、C、D与史实不符。
答案:A
2.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抱怨联合国内存在“多数暴政”,并于1983年表示愿意看到联合国会址从美国搬走,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
A.联合国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B.第三世界开始崛起
C.强权政治在联合国内受到挑战
D.美国准备退出联合国
解析:正确理解材料,材料中并没有美国退出联合国的信息。
答案:D
3.下图为联合国总部矗立的雕塑——《铸剑为犁》,它所反映的世界主题是( )
A.反帝、反霸
B.和平与发展
C.反饥饿、反浪费
D.共同劳动、共同创造
解析:“铸剑为犁”引申为要和平发展不要战争混乱。A、C、D均与材料无关。
答案:B
4.联合国近年来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主要是因为( )
A.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操纵联合国的时代已经结束
B.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世界的总趋势由对抗走向对话,由紧张趋向缓和
D.第三世界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
解析:以中国为首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改变了联合国内的力量对比,使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答案:D
5.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一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使联合国通过了一系列支持民族独立和反对种族歧视的宣言,并专门成立了( )
A.国际红十字会
B.联合国维和部队
C.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
D.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委会
解析: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一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美国对联合国的操纵逐步失效,联合国专门成立了非殖民化特委会,故选D。
答案:D
6.读下表:2006年联合国、区域组织和联盟以及临时联盟实施的和平行动数量(按地区分类)。
实施的组织
非洲
美洲
亚洲
欧洲
中东
世界
联合国
8
1
4
3
4
20
区域组织和联盟
6
2
4
19
4
35
临时联盟
1
3
3
7
总计
15
3
11
22
11
62
表中数据主要反映了( )
①联合国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 ②当今世界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③维和行动是当今世界维护和平的最主要途径 ④当今世界各地仍有许多威胁人类和平的因素存在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观察表中数据,可知亚非等在联合国中地位十分重要,说明了联合国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①正确;本表反映不出当今世界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排除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维护和平的主要途径,排除③;从众多当今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及和平组织,说明世界各地仍有许多威胁人类和平的因素存在,④正确。
答案:B
7.国际联盟总部设在日内瓦,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这些情况表明( )
①欧洲国家的综合实力下降 ②世界的中心从欧洲向其他地区转移 ③苏联的国际地位上升 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国际联盟总部设在日内瓦,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这反映了欧洲国家的综合实力下降,世界中心从欧洲向北美转移。③与题意没有关系,而④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
答案:A
8.据说曾经有人问爱因斯坦,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怎么打?爱因斯坦苦笑着说:“第三次世界大战怎么打我不知道,但我很清楚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打法——用石块和木棒!”这说明( )
A.爱因斯坦不明确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打法
B.美苏的战略核力量足以把地球毁灭
C.美苏争霸的主要形式是冷战
D.美苏间核战争一定会发生
解析:根据材料“我很清楚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打法——用石块和木棒”不难看出,爱因斯坦表示若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必将是核战争,而这将把地球摧毁,人类将一无所有。
答案:B
9.“我作为人向人类呼吁:切记你是人,除此以外都把它忘了吧!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在你们面前,除了全体死亡以外别无他途。”这段材料应出自罗素的( )
A.《人民能够扭转局势》
B.罗素给爱因斯坦的信
C.《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D.《人类的危机》
解析:本题作为材料型选择题,关键是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这则材料指出了人类的生存危机,体现了明确反对核战争的立场。
答案:D
10.二战后,世界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所做的努力是( )
①成立联合国 ②召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③1986年中国发行国际和平年纪念邮票 ④联合国发表《国际和平年宣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①②③④都属于二战后世界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所做的努力。
答案:A
11.罗素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包括( )
①发表“斯德哥尔摩宣言” ②发表题为《人类的危机》的演说 ③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④领导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斯德哥尔摩宣言”是1950年由“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委员会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故排除含①的选项,答案为B。
答案:B
12.读下面两幅图片,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是( )
A.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反对分裂势力和恐怖势力
D.加强国际合作,共谋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两幅图片中都有和平鸽的形象,反映的是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主题。B、C、D三项图片信息无法反映。
答案:A
13.硝烟散尽,反思长存。在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50年召开了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这次大会( )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C.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D.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解析:A是在1954年,由中国、印度和缅甸三国共同倡导;B《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是罗素、爱因斯坦在1955年7月于伦敦发表的一个宣言。D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
答案:C
14.推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本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提高的直接因素是( )
A.新的科学技术革命
B.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C.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之一
D.经济全球化
解析: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使社会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作为一个直接刺激因素,成为推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本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原动力。
答案:A
15.20世纪下半叶,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和平与发展”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以下对于时代主题确立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和瓦解 ②全球化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程度加深
③广大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努力 ④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强烈愿望,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带来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影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排除①。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4小题,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20世纪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45年4月至6月在旧金山举行的会议结束时,50多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最后的宪章。……其两大任务:维护和平与安全和妥善处理国际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它的宪章明确规定,这个组织不得“干预基本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范围内的事项”。
维护和平的任务主要交给安全理事会执行;……所有实质性问题的决议必须以5个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通过,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大国意见一致时和平才能得到维护。
同国际联盟一样,联合国在各种非政治性活动方面十分成功。但又同国联一样,它在执行维持和平这一主要任务方面却成绩时好时坏。……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在于: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不能下令使用这台机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认为国联“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这一观点。(4分)
(2)材料二认为联合国与国联一样,“它在执行维持和平这一主要任务方面却成绩时好时坏。”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其“好”和“坏”历史事件。你认为联合国如何改革才能发挥其作用?(6分)
解析:(1)第一小问可联系史实,举出国联在局部侵略战争爆发时的软弱(纵容侵略)的表现,如: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国联并未采取实质性的制裁等。(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二小问可从改革安理会和提高联合国权威等方面思考,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举例: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国联只是象征性地派出调查团;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法操纵的国联并未对意大利采取实质性的制裁措施。
(2)举例:好的方面是:通过保持“美苏合作”防止了大国间的全面战争。
坏的方面:没有阻止朝鲜战争(或越南战争、两伊战争、美国单边行动等)
改革:改革安理会,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数量;提高联合国的权威,约束大国的操纵等(言之有理即可)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谣歌手彼得·西格尔的一首民谣《那些鲜花都去哪儿了》在四处飘荡:“花儿都到哪里去了?都被女孩摘走了。女孩都到哪里去了?都被男孩娶走了。男孩都到哪里去了?变成士兵打仗去了。坟墓都到哪里去了?都被花儿覆盖了……”
在大规模的反战运动中,以青年学生为主力的抗议力量逐渐壮大,为了阻止战争机器的继续开动,黑人民权运动、嬉皮士、摇滚乐、女权运动的参与者也纷纷汇入了反叛的洪流,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文化反战运动。
全国各界人士都以大规模游行示威的抗议运动或通过各种舆论宣传媒体表达对政府的不满和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在全国性的反战浪潮下,约翰逊总统在1968年3月因民众的反对和党内反对派的斗争而最终退出竞选。作为一个发动战争的不得人心的总统,约翰逊离开白宫。继任的尼克松总统则向民众保证“新任领导将结束战争。”
(1)分析材料中美国反战运动的历史背景,及产生的影响。(6分)
(2)概括指出20世纪后半期促进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4分)
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联系所学知识,可以从二战的教训、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等角度来分析;第二小问影响从材料第三段中“在全国性的反战浪潮下,约翰逊总统在1968年3月因民众的反对和党内反对派的斗争而最终退出竞选”“继任的尼克松总统则向民众保证新任领导将结束战争”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出影响了美国总统竞选,迫使美国签订和平协定。
(2)结合所学知识,从可以推动世界和平的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可概括出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不断发展,不结盟运动,非政府组织作为反战和平运动的新兴力量在世界范围兴起以及中国崛起。
答案:(1)背景:世界大战尤其是核武器的巨大杀伤力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促使人们反思人类未来的发展,求和平、共发展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社会矛盾激化。
影响:影响了美国总统竞选;迫使美国签订和平协定。
(2)因素: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不断发展;亚、非、拉美等国家发起了不结盟运动;非政府组织作为反战和平运动的新兴力量在世界范围兴起;中国崛起,并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10年2月23日报道,尽管人类文明已经进入21世纪,但国家民族之间的战争冲突却从未完全停止过,从非洲的血腥内战到东南亚的纷乱冲突,全世界目前依然有32处战区,无辜平民通常成为这些战争冲突的最大受害者。
(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时代主题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一主题受到哪些危险因素的挑战?(6分)
(2)针对危险因素的挑战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4分)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图一的“铸剑为犁”和“和平鸽”可以得出主题为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民族之间的战争冲突”等,以及苏联解体后影响世界局势的因素,归纳得出狭隘的民族主义;地区霸权主义;宗教领土矛盾等。(2)结合我国新时期的外交特点及新时期的外交目标来答,即我国应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化解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
答案:(1)主题:反对战争,向往和平。
因素:狭隘的民族主义;地区霸权主义;宗教领土矛盾等。(答出两点即可)
(2)应对:我国应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和打击恐怖主义行动;化解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答出任何四点即可)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20世纪后半期,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世界人民厌恶战争、要求和平,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另一方面,冷战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放在首要的地位。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后半期的时代主题及主题要素之间的关系。(6分)
(2)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着新的挑战,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根据材料二回答导致战争危险的因素有哪些。(4分)
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后半期以来的时代主题和威胁人类和平的不稳定因素。第(1)问要理解材料中“20世纪后半期,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是指什么,从中概括出时代主题及主题要素之间的关系。第(2)问根据图片信息判断导致战争危险存在的因素有恐怖主义、国际贩毒、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宗教冲突等。
答案:(1)和平与发展。
关系:和平是发展的重要前提;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提供保障;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恐怖主义、国际贩毒、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宗教冲突等。
PAGE单元达标检测(六)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5小题,共60分)
1.有人形容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国际格局时说:“华盛顿利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行使否决权却归于无效。”下列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联合国成立之初曾经被美国控制和操纵
B.一段时间内联合国没有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C.导致联合国在最初的十多年中无法采取维和行动
D.中苏两国一度被排斥于五大常任理事国之外
2.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抱怨联合国内存在“多数暴政”,并于1983年表示愿意看到联合国会址从美国搬走,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
A.联合国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B.第三世界开始崛起
C.强权政治在联合国内受到挑战
D.美国准备退出联合国
3.下图为联合国总部矗立的雕塑——《铸剑为犁》,它所反映的世界主题是( )
A.反帝、反霸
B.和平与发展
C.反饥饿、反浪费
D.共同劳动、共同创造
4.联合国近年来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主要是因为( )
A.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操纵联合国的时代已经结束
B.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世界的总趋势由对抗走向对话,由紧张趋向缓和
D.第三世界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
5.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一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使联合国通过了一系列支持民族独立和反对种族歧视的宣言,并专门成立了( )
A.国际红十字会
B.联合国维和部队
C.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
D.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委会
6.读下表:2006年联合国、区域组织和联盟以及临时联盟实施的和平行动数量(按地区分类)。
实施的组织
非洲
美洲
亚洲
欧洲
中东
世界
联合国
8
1
4
3
4
20
区域组织和联盟
6
2
4
19
4
35
临时联盟
1
3
3
7
总计
15
3
11
22
11
62
表中数据主要反映了( )
①联合国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 ②当今世界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③维和行动是当今世界维护和平的最主要途径 ④当今世界各地仍有许多威胁人类和平的因素存在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国际联盟总部设在日内瓦,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这些情况表明( )
①欧洲国家的综合实力下降 ②世界的中心从欧洲向其他地区转移 ③苏联的国际地位上升 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据说曾经有人问爱因斯坦,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怎么打?爱因斯坦苦笑着说:“第三次世界大战怎么打我不知道,但我很清楚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打法——用石块和木棒!”这说明( )
A.爱因斯坦不明确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打法
B.美苏的战略核力量足以把地球毁灭
C.美苏争霸的主要形式是冷战
D.美苏间核战争一定会发生
9.“我作为人向人类呼吁:切记你是人,除此以外都把它忘了吧!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在你们面前,除了全体死亡以外别无他途。”这段材料应出自罗素的( )
A.《人民能够扭转局势》
B.罗素给爱因斯坦的信
C.《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D.《人类的危机》
10.二战后,世界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所做的努力是( )
①成立联合国 ②召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③1986年中国发行国际和平年纪念邮票 ④联合国发表《国际和平年宣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罗素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包括( )
①发表“斯德哥尔摩宣言” ②发表题为《人类的危机》的演说 ③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④领导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读下面两幅图片,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是( )
A.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反对分裂势力和恐怖势力
D.加强国际合作,共谋发展
13.硝烟散尽,反思长存。在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50年召开了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这次大会( )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C.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D.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14.推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本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提高的直接因素是( )
A.新的科学技术革命
B.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C.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之一
D.经济全球化
15.20世纪下半叶,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和平与发展”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以下对于时代主题确立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和瓦解 ②全球化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程度加深
③广大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努力 ④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强烈愿望,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4小题,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20世纪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45年4月至6月在旧金山举行的会议结束时,50多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最后的宪章。……其两大任务:维护和平与安全和妥善处理国际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它的宪章明确规定,这个组织不得“干预基本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范围内的事项”。
维护和平的任务主要交给安全理事会执行;……所有实质性问题的决议必须以5个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通过,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大国意见一致时和平才能得到维护。
同国际联盟一样,联合国在各种非政治性活动方面十分成功。但又同国联一样,它在执行维持和平这一主要任务方面却成绩时好时坏。……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在于: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不能下令使用这台机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认为国联“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这一观点。(4分)
(2)材料二认为联合国与国联一样,“它在执行维持和平这一主要任务方面却成绩时好时坏。”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其“好”和“坏”历史事件。你认为联合国如何改革才能发挥其作用?(6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谣歌手彼得·西格尔的一首民谣《那些鲜花都去哪儿了》在四处飘荡:“花儿都到哪里去了?都被女孩摘走了。女孩都到哪里去了?都被男孩娶走了。男孩都到哪里去了?变成士兵打仗去了。坟墓都到哪里去了?都被花儿覆盖了……”
在大规模的反战运动中,以青年学生为主力的抗议力量逐渐壮大,为了阻止战争机器的继续开动,黑人民权运动、嬉皮士、摇滚乐、女权运动的参与者也纷纷汇入了反叛的洪流,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文化反战运动。
全国各界人士都以大规模游行示威的抗议运动或通过各种舆论宣传媒体表达对政府的不满和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在全国性的反战浪潮下,约翰逊总统在1968年3月因民众的反对和党内反对派的斗争而最终退出竞选。作为一个发动战争的不得人心的总统,约翰逊离开白宫。继任的尼克松总统则向民众保证“新任领导将结束战争。”
(1)分析材料中美国反战运动的历史背景,及产生的影响。(6分)
(2)概括指出20世纪后半期促进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4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10年2月23日报道,尽管人类文明已经进入21世纪,但国家民族之间的战争冲突却从未完全停止过,从非洲的血腥内战到东南亚的纷乱冲突,全世界目前依然有32处战区,无辜平民通常成为这些战争冲突的最大受害者。
(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时代主题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一主题受到哪些危险因素的挑战?(6分)
(2)针对危险因素的挑战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4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20世纪后半期,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世界人民厌恶战争、要求和平,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另一方面,冷战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放在首要的地位。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后半期的时代主题及主题要素之间的关系。(6分)
(2)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着新的挑战,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根据材料二回答导致战争危险的因素有哪些。(4分)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