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课件 (共25张 )

文档属性

名称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课件 (共25张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15 17:5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三单元
第12课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择、宫”等13个生字,其中三个多音字“作乘笼”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4.了解传统文化,激起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
同学们,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它是什么呢?
导入新知
1.它是我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2.它被宋徽宗称为“神品”,后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3.它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抢夺的目标。
4.它曾经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历尽劫难,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
清明上河图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它就是——《清明上河图》。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清明上河图》,去了解为何称它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谈对“名扬中外”的理解。
名扬中外
“名扬中外”大致意思是指很有名气,名声传遍了世界。
(1)给“名扬中外”找意思相近的词语
举世闻名、闻名中外、名扬四海、闻名于世
剖析课题
2.谈对课题的理解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3.聚焦课题,提出问题。
(1)聚焦课题,自己提出问题。
(2)说一说自己对《清明上河图》已有的了解。
1.默读课文。
(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语读正确。
都城
作坊


轿





zuō
chéng
lóng
默读课文
(2)默读课文,要求有一定的速度,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带问题默读。
(1)做到一边读一边想。默读时,思考之前提出的
问题: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什么画?”
“这幅画画了哪些内容?”
“这幅画有什么价值?”
“为什么能名扬中外?”
(2)默读中了解文章内容,填写《清明上河图》名画小档案。
画名
作者
创作时间
收藏地点
画面内容
艺术与历史价值
名扬中外的原因
1.带问题默读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哪些词语、句子,甚至标点,让你特别有感觉?圈出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写出自已的理解。
(2)交流,汇报。
聚焦段落
2.对比阅读。
(1)默读第2至第4自然段,你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发现这三段内容的不同点,圈画出关键句子、词语,说出自已的理由。
(2)默读第2至第4自然段,寻找三个段落相同的特点。
三段话分别围绕“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
3.仿写一段话。
请你对照画面,写一小段话,要求: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1.变换角色,介绍名画。
(1)《清明上河图》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假如我们是博物院的讲解员,该如何向世人介绍这幅稀世珍宝,引起大家的共鸣呢?
(2)介绍《清明上河图》总体情况。如作者、作画时间、内容、艺术价值等。
介绍名画
2.借用第1幅插图介绍。
选一个角度,概括介绍画面特点,再介绍画面的具体内容。
哪些要点是必须介绍的?怎么把要点介绍清楚?
3.借用第2幅插图介绍。
选一个场景,进行介绍。
4.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布置综合性学习活动任务,尝试举办名画鉴赏等活动。
课堂总结
《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真是画中瑰宝,不愧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