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5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5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09 20:3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课时
本课题需
3
课时
本节课为

2
课时
10.5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2)
——建构表格模型分析实际问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借助“表格”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能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包括列方程组、解方程组,并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检验所得结果是否合理。
(3)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感受方程的作用。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理清数量关系,并用表格的形式呈现。


如何梳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表格形式呈现。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探索交流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1、用方程组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2、
(1)在表格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根据表格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新课讲解】
(一)初探模型结构
问题:某厂生产甲,乙两种型号的产品,生产一个甲种产品需时间8s,铜8g;生产一个乙种产品需时间6s,铜16g.如果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用时1小时,共用铜6.4kg,那么甲,乙两种产品中各生产多少个?
任务:1.找出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2.设出未知数
3.找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组
分析:
等量关系:甲产品的用时+乙产品的用时=3600
甲产品的用铜+乙产品的用铜=6400
解:设生产x个甲商品,y个乙商品
,解之得
答:生产甲种产品240个,生产乙种产品280个.
试一试:已知甲乙两种商品的单价和为300元,因市场变化,甲商品涨价10%,乙商品降价14%。调价后,这两种商品单价和比原来提高2%。求甲乙两种商品原来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任务:1.找出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2.设出未知数
3.设计一张表格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表达出来
解:设甲商品的原价为x元,乙商品的原价为y元
,解之得
答:甲商品的原价为100元,乙商品的原价为200元
(二)巩固模型结构
问题:某市采用价格调控手段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规定:每户居民每月用水不超过6m3时,按基本价格收费;超过6m3时,超过的部分要加价收费,该市某户居民今年4、5月份的用水量和水费如下表所示,试求用水收费的两种价格。
解:
设基本水价为x元/m3,超过6m3部分的价格为y元/m3
,解之得
答:基本水价为2元/m3,超过6m3部分的价格为5元/m3
练习:1、某体育用品商店用1360元购进篮球和排球若干个,进价和售价如表所示。
已知全部销售完后共获利260元,则商场购进了几个篮球几个排球?
篮球排球进价(元/个)80
50
售价(元/个)95
60
2、学校准备购进一批节能灯,已知1只A型节能灯和3只B型节能灯共需26元;3只A型节能灯和2只B型节能灯共需29元.一只A型节能灯和一只B型节能灯的售价各是多少元?
3、一天,孔子的学生冉生问孔子的年龄。孔子说:“当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刚刚3岁;而当你像我这么大时,我已经39岁了。”请你帮冉生算一算孔子的年龄。
【课堂感悟】
用表格来分析实际问题的优势在哪里?
2、怎样的问题适合用表格来分析?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根据题目中的问题逐一思考,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会用表格分析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尝试建立表格分析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组解决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分析问题,建立表格,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独立完成练习巩固课堂内容
通过回忆,为本节知识学习做铺垫
明确表格的优势,初步明确本节课的重点
情景创设,引发学生注意力,营造学习氛围,激发探索热情。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
通过练习的完成,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建立表格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发扬数学民主,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培养合作互助意识,提高数学交流与数学表达能力,发展多角度思维能力,培养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并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体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回顾整个教学内容,进一步感受表格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