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高二年级 语文
推理: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过程。
推理主要有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三类。
推理是什么
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由一些个别的特殊的事例推出同一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思维形式。
其思维过程是:通过对个别对象进行抽象 ,之后概括出这一类事物的共同性质的认识。
美国艺术理论家阿恩海姆说:“真正的精神文明,其聪明和智慧就应该表现在能不断地从各种具体的事件中发掘出它们的象征意义和不断地从特殊之中感受到一般的能力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赋予日常生活事件和普通的事物以尊严和意义。”
《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个叫桑迪亚哥的老人捕鱼的故事,老人捕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把它拴在船头。然而这时鲨鱼却嗅到马林鱼的血腥味,尾随而来,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和一身的伤。
失败原因:长时间独自一人在海上漂泊的他,消瘦而憔悴,而且拥有的捕鱼设施简陋—— 一条小帆船,鱼叉、刀、木桨、短木棍,仅此而已,桑迪亚哥与一波又一波的鲨鱼群在力量上形成鲜明对比。
可见,当老人钓的马林鱼被鲨鱼群觊觎的时候,决定马林鱼归属的是老人与鲨鱼的力量对比。
抽象的过程就是要先将整个事件的组成元素分解开来,然后将这些具体元素分别扩大、延伸,将其归结到这些具体元素所属的“属概念”上去。
(1)“大马林鱼”——“人们的劳动成果”“拥有物”。
(2)“桑迪亚哥老人”—— 一个行为主体“你”“我” “他”,可以是一个“个体”,也可以是一个“集体”。
(3)老人所拥有的一切、他面对的大海、大海中的鲨鱼等——“你”“我”“他”所处的“总体形式”。
概括过程就是对这些被分解的元素的上位“属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从而对事件的意义进行提炼,思索这具体事件所昭示的道理。
老人的马林鱼在大海的环境中,被鲨鱼吃光。
当某物被你所拥有时,这个被拥有物便置于你的总体处境之中,它的存在将受你的总体处境规定。你的未必是你的,当它被他者觊觎的时候,能规定它的因素是你的力量。
《囚绿记》大意是:文本中的“我”很喜欢窗外的绿藤,于是将它从窗的破玻璃洞中牵引入室内,让绿藤装饰“我”的生活。绿藤在室内变得瘦削、枯黄。
抽象:
(1)“我”、“绿藤”——“人”“某种东西”。
(2)“将绿藤牵引入室内”——“将某物自私地占有”。
(3)“我”为了让绿藤装饰我的生活而不顾绿藤的生活习性,将它强引进屋——“人”因自己喜爱“某种东西”而不顾其需求和意愿将其据为己有。
(4)“失去了青苍的颜色”、“枝条变成细瘦” ——“被伤害”。
概括:
当我因喜欢窗外的绿藤,而将它从窗外牵引入室内之后,绿藤在室内变得瘦削、枯黄。(个别事件)
“人”“某种东西”“自私地占有”“被伤害”
当一个人的爱异化而为自私的占有时,他给被爱者带来的只能是伤害。(一般道理)
英国哲学家吉尔比说“归纳的特殊价值就在于它能够从有限的知识进行工作并能为它增加知识”。
归纳推理由特殊的、个别的认识,推出一般的、普遍的认识,归纳推理让我们不断获得新知识。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由普遍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
我们平时运用规律、规则、原理、公式等知识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大多是运用的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人们公认的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的推理。他不产生新知识,但可以对已有的知识加以论证,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没有演绎推理也就不可能有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有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等形式。
三段论
三段论由也只由三个性质判断组成,其中两个性质判断是前提,另一个性质判断是结论。
例如:
(1)凡绿色植物都含有叶绿素。
(2)菠菜是绿色植物。
(3)所以,菠菜含有叶绿素。
例如:“我是共产党员,应在工作中起带头作用”,这就是省略了大前提——“共产党员应在工作中起带头作用” 。
他的思维过程是这样的:
(1)共产党员应在工作中起带头作用。
(2)我是共产党员。
(3)我应在工作中起带头作用。
“渔樵于江渚” ( 出自《赤壁赋》 )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苏轼的三段论推理是这样的:
大前提:世间万物各有其主,如果其不归我所有,即便是一丝一毫也不要去谋求;
小前提:功业属于万物;
结论:功业各有其主,如果功业不属于我,那我就不要再去谋求。正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出自《晏子使楚》)
这里省略了小前提:楚国不是狗国。
晏子的三段论推理是这样的:
大前提:出使狗国,应该从狗门进入。
小前提:楚国不是狗国。
结论:我出使楚国,不应该从这样的狗门进入。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出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隐含着三段论大前提“非鱼者是不能知鱼之乐的”。
惠子的三段论推理是这样的:
大前提:非鱼者是不能知鱼之乐的,
小前提:庄子非鱼,
结论:所以庄子是不能知鱼之乐的。
假言推理:以假言判断作前提的演绎推理。
“道旁苦李”的故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
如果路边的李子不是苦的,那么一定会被别人摘走。
事实上这些李子没被人摘走。
所以,这些李子一定是苦的。
唐代有一个农夫耕田时挖到一瓮马蹄形黄金,乡里立刻派人送到县衙去,县官担心公库防护不严,就放到自己家里。隔夜打开检验,发现都是土块。瓮金出土时,乡里人都曾去见证。县官无法辩白,最终承认将黄金掉包的罪名。
就在快要定案的时候,事情传到了一个叫袁滋的官员耳里。袁滋说:“我怀疑这案子里有冤情。”州府长官就让他重新调查。他点验出瓮中马蹄金共二百五十多块。请金铺铸造同样形状和大小的马蹄金,才造出一半数目,总重就达三百斤了。又了解到当初是两个农夫用竹扁担抬着瓮到县府的。算一下,如果这二百五十多块是真金,就不是两个人抬得动的。这说明在运送的过程中,金子就被换成土块了。至此案情大白,县官洗清冤屈。
如果县官以土换金,那么,运送到他那里的必是真金;
如果运送到他那里的是真金,那么,重量会有六百斤;
如果重量达到六百斤,那么不可能只有两个人用竹扁担抬过来。简化一下推理过程:
(1)如果县官以土换金,那么不可能只有两个人用竹扁担抬送金子到他那里。
(2)但事实上,运“金”的只有两个人,用的是竹扁担。
(3)所以县官收到的不是黄金,不可能以土换金。
选言推理:以选言判断作前提的演绎推理。组成选言判断的简单判断叫“选言肢”。
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河中石兽》 )
老河兵判断出石兽在上游。他选言推理过程是这样的:
(1)石兽要么在原处,要么在下游,要么在上游。
(2)石兽不在原处,也不在下游。
(3)所以,石兽在上游。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
一、郑伯为何选烛之武破秦晋联盟呢?
(1)晋、秦两面夹击郑国,这时的郑国要么抗战,要么降敌,要么破晋、秦联盟。
(2)抗战,郑是小国,必败。降敌,丧权辱国。破晋、秦联盟以退敌兵,至少可减少军事压力。
(3)所以,郑伯接受佚之狐的建议派烛之武见秦伯,破晋、秦联盟。
二、烛之武破晋、秦联盟以退敌,为什么在晋侯与秦伯两人间选秦伯而非晋侯呢?
(1)破晋、秦联盟,要么以晋侯为突破口,要么以秦伯为突破口。
(2)晋、秦伐郑的借口之一就是郑曾“无礼于晋”,事件的主导者是晋侯,说晋退兵难度大;而秦是次要的合作者。显然,说秦退兵较容易些!
(3)所以,选择退秦师。
三、秦伯为何选择退兵?
(1)秦军要么灭郑,要么舍郑。
(2)灭郑“阙秦以利晋”无益有害,舍郑而为“东道主”有益无害。
(3)所以,选择与郑盟,并退兵。
四、晋侯为何拒绝子犯击秦的建议?
(1)秦伯与郑结盟,而且退兵,不辞而别。晋人当然不高兴,要么击秦,要么退兵。
(2)如果击秦,“不仁”“不智”“不武”。
(3)所以,晋侯否定了大臣子犯击秦的建议,退兵回晋。
类比推理: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若干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另一属性也相同的非必然性推理。类比推理也简称类推或类比。例如: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对我国的地质结构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发现:
(1)东北松辽平原的地质结构与中亚细亚的地质结构极其相似。
(2)中亚细亚蕴藏着大量的石油。
(3)所以,我国的松辽平原也很可能蕴藏着大量的石油。
类比推理
美国哲学家吉尔比说:“在一个所有事物有亲缘关系的世界中,正是类比这种才能使我们从已知的和明显的东西揭示出未知的依然神秘的东西的,甚至在陌生的东西中发现熟悉的性质。”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庭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是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 )
(1)邹忌,一家之主,有人私之,有人畏之,有人有求于之;
齐王,一国之君,有人私之,有人畏之,有人有求于之。
(2)邹忌受到蒙蔽。
(3)所以,齐王受到更大的蒙蔽。
美国哲学家吉尔比说“与大象鼻子相似的是我们的手,而不是我们的鼻子;肺对于我们来说类似于树叶对于树。”类比的基本特征是“差异中的相似性”,是把已知的易知的事物和未知的难知的事物相联系,寻求它们之间的共同性。在两个“陌生”的事物中看到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反馈与评价
老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请同学们思考烹饪佳肴与治理国家在哪些方面是相通的?从对烹饪的认识中,你们能得出哪些治国之道?
请判断下面这句话运用哪种逻辑推理形式?请分析其推理过程。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藤野先生》)
课后作业
五、结束语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