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
讲师:孟月
激趣导入
课程定位
1.掌握与《诗经》相关的文学常识,了解“风雅颂”
“赋比兴”。
2.准确诵读诗歌,借助注释把握诗歌大意。
3.理解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阅读落实
《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主要内容: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年间的诗歌,内容包括反抗压迫剥削、爱情婚姻、劳动生活、政治讽刺等。
阅读落实
《氓》是春秋时的一首民歌,当时青年男女交往比较自由。郑、卫一带,青年男女幽期密约、投桃报李,并常以诗歌互诉衷肠。
阅读落实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阅读落实
文章结构:恋爱—婚变—诀别。
原创
阅读落实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第一部分:追述恋爱生活。
阅读落实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第二部分:追述婚后生活。
阅读落实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第三部分:女主人公与“氓”诀别。
素养提升
概括诗中女子的形象
女主人公是一个善良、热情的劳动妇女。她勤劳能干,不畏贫苦,与氓结婚后操持家务,任劳任怨。然而,婚后丈夫对她日甚一日的欺辱使她“及尔偕老”的愿望破灭,她由忍耐、不平转为怨恨,在彻底无望中变得清醒而坚强,最终和氓彻底决裂。
素养提升
概括诗中氓的形象
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的代表性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子容颜渐衰,他对女子的爱也随风而去,最终无情地抛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人。
素养提升
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氓:急躁易怒、用情不专、始乱终弃、不负责任、背信弃义。
女主人公:温柔善良、有主见、重情专一、勤劳淳朴、任劳任怨、理智刚烈。
链接拓展
《诗经》的现实主义
链接拓展
1.从各个方面描写社会现实生活。
《豳风·七月》:“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美人之贻。”
链接拓展
2.忧国忧民,关注下层民生疾苦。
《诗经》的叙事抒情往往通过具
体的事件来抒发真情实感,表达爱憎。
《小雅·采薇》:“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
链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