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课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欣赏准确严谨、通俗易慬的语言,树立写作时的读者意识。
3.学习运用事理进行层层深入的论证的论证方法。
4.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及其观点,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预读先学
1
板块一 文本常识积累
文本常识积累 · 了解作者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家、军事家、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上亦称巨擘,如《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等。他的诗词里包含着他咏叹景物、军事指挥、治国领导、人际交往等思想和体验,是中华民族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主要作品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集》等。
文本常识积累 · 了解作者
毛泽东的文章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是有气势,即有革命家的气势——“理直气壮,舍我其谁”;
二是有思想,即有思想家的高度——“理从事出,片言成典”;
三是知识渊博,即有学者式的积累——用典丰富,文库史海,随手拈来;
四是个性化的语言,即政治家加文学家的语言——典雅、通俗、幽默。
文本常识积累 · 创作背景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问题的重要著作,是毛泽东同志于1963年5月,在修改《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时写的一段话。文章论述了认识的来源和正确思想的作用,指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人的正确思想来自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并且指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为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文章分析了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阐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从存在到思想、从物质到精神,又从思想到存在、从精神到物质两次飞跃的观点,强调了第二次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它是检验认识、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
文本常识积累 · 题目解说
标题是一个疑问句,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深思。
标题用语通俗易懂,有两层意思:
一是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涉及文章关于第一次飞跃的论述;
二是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涉及文章关于第二次飞跃的论述。
文本常识积累 · 资料链接
辩证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是由马克思所主张的历史学说,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
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就要防止主观主义。
文本常识积累 · 资料链接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思想体系。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本体上,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意识)是世界的第一性质,物质是世界的第二性质。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它是世界的本源,世界万物是由它产生(派生)出来的。其著名代表人物,有中国宋代的朱熹、古希腊的柏拉图和德国的黑格尔等。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意识、观念等)作为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存在主观精神之中的是认知上的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而并非真正客观上的世界。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国宋代的陆九渊、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和德国的费希特等。
板块二 语言知识强化
语言知识强化 · 读准字音
飞跃( yuè ) 剥削(bō xuē)
语言知识强化 · 明确词义
滔滔不绝:像流水一般不间断,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剥削: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或产品。
品读研析
2
通读 · 整体感知
下面是本文的结构导图,请结合文本内容,将①~⑤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一)中心论点:人们的正确思想,只能从① 中来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二)分析问题
从感性认识到④_________的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⑤ 的飞跃
(三)联系实际,点明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教育的意义
社会实践
物质
精神
理性认识
实践
(1)总论② 与③ 的辩证关系
(2)认识过程的
两个飞跃
(3)总结并深化: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
延读 · 思维拓展
【理解观点,把握论证】1.文章开头连提三个问题有什么作用?这三个问题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1)作用:①造成疑问和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②强调了回答的内容,使中心论点鲜明突出;
③强调并说明了中心论点的内在含意。
(2)关系:三个问句中,第一个问句引出议论的中心,统贯全篇;第二、三问句是在第一句的基础上作为答案被提出来,继而被否定,为开启下文作准备。
延读 · 思维拓展
【理解观点,把握论证】2.作者为什么否定“天上掉下来的”和“自己头脑里固有的”这两种观点?这两句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1)因为这两种说法都是唯心主义的。第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它认为在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所谓“世界精神”,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过是“世界精神”的产物,即思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第二种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它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即思想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
(2)这两个设问句,写得很通俗,口语化,略含讽刺之意,否定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作者用通俗的语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道理。
延读 · 思维拓展
【理解观点,把握论证】3.什么叫感性认识?什么叫理性认识?二者有什么区别?
明确:(1)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了许多感觉,在头脑中生起了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的表面现象有了初步认识,这就是感性认识。
(2)人们在实践中对于某种事物的感觉和印象反复了许多次,经过大脑的思考,把认识推进了一大步,形成了思想。这样就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对事物的本质有了认识,这就是理性认识。
(3)区别:感性认识只反映事物的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它以直接感受为特点,以事物的现象为内容,它包括感觉、知觉和概念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它以抽象性、间接性为特点,以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
延读 · 思维拓展
【理解观点,把握论证】4.为什么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为什么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伟大”?一个正确思想的形成为什么必须“多次的反复”?
明确:(1)从实践中得来的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必须把它再“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它是否达到预想的目的,于是就产生了第二次飞跃。
(2)只有第二次飞跃,才能证明第一次飞跃中得到的认识正确与否;“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延读 · 思维拓展
【理解观点,把握论证】4.为什么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为什么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伟大”?一个正确思想的形成为什么必须“多次的反复”?
(3)一个正确思想的形成,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多次反复,这是因为:客观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表现都有一个过程,而人的认识还要受到已有知识水平和历史条件的局限,即使对于已暴露出来的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也不一定能完全把握,因此人的认识不能一次性完成,需要“多次的反复”。
技法点拨
3
技法点拨· 学习写作特色
通俗易懂、结构严谨的事理论证文
①语言通俗易懂,准确严谨。
因为这篇文章的对象是农村广大干部和农民,所以作者不用难懂的哲学术语,而用通俗浅显的语言来表述,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为使说理准确、严密,在主词前往往加上一些修饰成分,或者在主词后面作补说,让读者对于事物的性质、内容、状况、范畴和条件等有明白的了解,使议论无懈可击。如文章开头写道“…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这里用了两个“只能”,把它放在介宾短语前面,起到了限制作用,说明人的正确思想来自实践是唯一的,回答非常肯定,特别是后一个“只能”,进步具体地说明了人的正确思想来自社会实践的道理。
技法点拨· 学习写作特色
通俗易懂、结构严谨的事理论证文
②事理论证,层层深入。
事理论证就是用已被证明的原则或理论,来论证未被证明的论点和道理。本文按照“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运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层层深入地论证“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的论点。就是在内部层次上,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如在论证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时,扣住认识怎样从实践开始,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论证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的中心观点。层层深入,具有令人信服的论证力量。
技法点拨· 学习写作特色
通俗易懂、结构严谨的事理论证文
③首尾呼应,全篇论述贯通一体。
开头提出两个疑问“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结尾部分以“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问他的思想、意见、政策、方法、计划、结论、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是从哪里得来的,他觉得是个怪问题,回答不出来”与之呼应。前面阐述“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后面说,这些同志对于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飞跃现象,“也觉得不可理解”,与之呼应。而“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的结束语,又是与开头“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紧扣呼应的。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