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生物八下8.1传染病和免疫的测试(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人教版生物八下8.1传染病和免疫的测试(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2-19 20:3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人教版生物八下《传染病和免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共50分)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
?
A.
扁桃体
B.
淋巴结
C.

D.
胰腺
2.
下列途径中,不会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是
?
A.
握手,共进午餐
B.
无保护的性接触
C.
共用针筒注射毒品
D.
患病母亲分娩胎儿
3.
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预防接种的是
?
A.
为婴幼儿注射百白破
B.
给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C.
为肝炎患者注射胎盘球蛋白
D.
为青少年注射乙肝疫苗
4.
学习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后,某同学对所学知识作了总结,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胃黏膜、胃酸属于第一道防线
B.
花粉过敏者吸入的花粉属于抗原
C.
注射风疹疫苗预防风疹属于特异性免疫
D.
免疫系统不能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
5.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发新冠疫苗,若新冠疫苗研发成功之后,就能更快、更高效地实现全民免疫。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而叫做
?
A.
药物免疫
B.
自身免疫
C.
特异性免疫
D.
非特异性免疫
6.
“使用公筷,筷筷有爱”。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说,“使用公筷”属于
?
A.
杀灭病原体
B.
控制传染源
C.
切断传播途径
D.
保护易感人群
7.
下列免疫方式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①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灭
②患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得麻疹
③溶菌酶溶解病毒
④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
⑤呼吸道粘膜分泌的黏液可吸附细菌并排除体外
⑥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⑦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A.
①②④⑤
B.
①③⑤⑦
C.
②④⑥
D.
①④⑤⑦
8.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我国的抗疫战斗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经验。新冠病毒从传染病学和免疫学的角度来看,分别属于
?
A.
传染源和抗体
B.
病原体和抗原
C.
抗原和疫苗
D.
抗原和病原体
9.
在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中,属于传染源的是
?
A.
患有狂犬病的狗
B.
已患过天花的健康的儿童
C.
痢疾病人排出的粪便
D.
鲒膜炎患者用过的手巾
10.
免疫是人类抵抗外界疾病的有效防线,当免疫功能过强时会导致
?
A.
过敏反应
B.
艾滋病
C.
糖尿病
D.
新冠肺炎
11.
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
?
A.
坏血病
B.
水痘
C.
佝偻病
D.
夜盲症
12.
下列各项计划中,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
A.
接种卡介苗
B.
注射乙肝疫苗
C.
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
D.
注射胰岛素注射液
13.
许多因素能使细胞癌变,但大多数人体并没有得癌症,是因为下列哪一项兔疫功能?
?
A.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细胞
B.
抵抗病原体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C.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D.
吞噬、溶解侵入人体的细菌
14.
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
A.
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
体液大量损失
C.
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D.
排汗过程出现异常
15.
在传染病高发时期,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午检,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上报并隔离治疗。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清除病原体
D.
保护易感人群
16.
如图中,

分别表示某种病毒两次侵染人体的先后时间程序,曲线表示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病毒笫
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
B.
抗原被清除后,人体产生该抗体的能力消失
C.
抗体是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D.
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属于白细胞的一种
17.
下列与艾滋病患者的哪些接触行为不会导致被感染
?
①交谈
②共餐
③握手
④共用注射器
⑤拥抱
⑥共用牙具
⑦一起学习
A.
①③⑥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⑤⑦
D.
①②③⑤⑥⑦
18.
据报道,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领先全球,现已有三个品种的研发进入第二期临床试验,预计今年年底可实现临床应用。接种疫苗预防“新冠肺炎”时,疫苗和被接种疫苗的人群分别属于
?
A.
抗体、传染源
B.
抗原、传染源
C.
抗体、易感人群
D.
抗原、易感人群
19.
下列选项中均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
A.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B.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C.
杀菌物质、抗体和淋巴器官
D.
皮肤和黏膜
20.
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
?
A.
白血病
B.
冠心病
C.
新冠肺炎
D.
癌症
21.
“山东问题疫苗”事例给人们带来恐慌,下面有关疫苗说法正确的是
?
A.
健康的婴幼儿不需要进行预防接种
B.
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C.
接种百白破疫苗,可预防百日咳、肺结核、破伤风三种疾病
D.
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产生抗体,提高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
22.

日,时隔
天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再次出现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当地政府立即实施关停市场、全面消杀,封闭周边社区,进行隔离、覆盖核酸检测等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
B.
将新冠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C.
防疫人员对新发地批发市场进行消杀处理,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23.
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B.
抗体是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由吞噬细胞产生的
C.
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
医院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
24.


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间特殊的隔离病房里,住着
岁的新冠肺炎(感染新冠病毒所致)患者
——崔安(化名),他接受双肺移植手术已满
天,其恢复状态令所有人惊喜和欣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新冠肺炎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B.
隔离病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
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移植的双肺相当于抗原
D.
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
25.
年将是让人难忘的一年,新冠病毒的侵袭让我们整个中国按下了暂停键,好在有全国医护人员艰苦奋战,我国已经取得了这场战役的初步胜利,“幸得有你,山河无恙”,致敬我们的“白衣天使”。了解病毒及相关知识是我们当前迫切的需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勤洗手,戴口罩”,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B.
新冠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
C.
给新冠病毒患者,注射该病痊愈者的血清进行治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目前我国正在加紧研制新冠病毒疫苗,一旦成功,我们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以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该病毒的抵抗力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74分)
26.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
?,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鼻腔内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属于保卫人体的
?防线。
(2)对某种传染病缺乏
?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
?。
(3)按照疫情防护要求,学校每天要对教室进行消毒、开窗通风,这是预防新型冠状肺炎传染病三个措施中的
?。
(4)预防此类传染病的措施除开窗通风、空气消毒外,还要
?(答出两条即可)。
27.
生态养殖小蚯蚓,蠕动绿色大发展。东营市瑶光生态农业公司通过养殖蚯蚓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打造了生态农业的典范,如图为其农业生态系统简图。
(1)蚯蚓俗称“地龙”,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虾属于节肢动物,身体也由许多体节组成。蚯蚓和虾在体节上的区别是
?。
(2)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生活垃圾中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它们通过呼吸作用把有机物中的碳转换为二氧化碳返回空气中。
(4)有机肥在土壤中转化为含氮、含磷的多种无机盐,经农作物的根吸收后,由植物的
?拉动,向上运输到茎和叶。若缺少含氮的无机盐,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长,会出现
?症状。
(5)该农业生态系统最终的能量来源是
?。
(6)蚓体富含动物蛋白,是优质的蛋白质饲料,
?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7)生活中,有的人吃了虾后,会出现腹痛、呕吐或皮肤奇痒难耐等现象,这是由于
?引起的过敏反应。
28.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这种病毒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
携带者的血液、精液或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传播,也可以通过输入含
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艾滋病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传播,已感染
的妇女可通过分娩、哺乳等传播给胎儿或婴儿。
资料
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不能抵御病原体。因此病人常死于多种疾病的侵害。疫苗对预防传染病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还没有可临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不过,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不会使人感染艾滋病。
(1)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
(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毒携带者属于
?,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属于
?。
(3)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
?,能够抵抗相应病毒的侵袭。从免疫的角度看,这种免疫属于
?(选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4)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接种疫苗的措施属于
?。
29.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我国通过封城、停工停学等强有力的干预手段,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及其预防的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这次疫情的
?,新冠肺炎病人属于
?,飞沫、病人的分泌物属于
?。
(2)对患者和疑似患者“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
?措施;作为一名初中生,应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预防新冠肺炎?(至少答
条)
(3)培养新冠病毒时,用活的鸡胚而不用煮熟后冷却的牛肉汤,原因是
?;疫苗是终结新冠肺炎最有力的武器,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
?(填“抗原”或“抗体”),疫苗能够预防疾病的原理是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
?,从而使其失去致病性;从免疫的类型上看,这属于
?免疫。
(4)此次疫情让我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是一种身体上、
?上和
?方面的良好状态;健康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你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至少答
条)
30.
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爆发,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有了新的发现和研究。下图中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结构简单,是由
?构成。根据其寄生的细胞,可推断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是图中的
?(填标号)。
(2)

月,由我国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已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相当于
?,进入人体内后
?,从而提高了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
(3)下列图
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填数字)。
(4)目前,我市新冠疫情防疫工作已转为常态化防控。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做好日常的自身防护。请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列举一条具体的措施:
?。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A
3.
C
4.
D
【解析】A.皮肤和黏膜是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属物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所以胃黏膜、胃酸属于第一道防线,故A正确。
B.病原体、疫苗等进入体内刺激免疫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所以花粉过敏者吸入的花粉属于抗原,故B正确。
C.注射风疹疫苗预防风疹属于特异性免疫,风疹疫苗进入体内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故C正确。
D.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当免疫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疾病,所以免疫系统能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故D错误。
故选D。
5.
C
6.
C
7.
B
【解析】③溶菌酶溶解病毒,⑤呼吸道粘膜分泌的黏液可吸附细菌并排除体外,属于第一道防线、①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⑦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属于第二道防线,因此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②患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得麻疹⑥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都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所以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①③⑤⑦。
故选B。
8.
B
【解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其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能够在人体不发病的情况下,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因此“新型冠状病毒”属于抗原。
故选:B。
9.
A
【解析】A、患有狂犬病的狗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动物,属于传染源,A正确;
B、患过天花的健康儿童不能散播病原体,不是传染源;B不正确;
C、痢疾病人排出的粪便是痢疾杆菌的传播途径,不是传染源,C不正确;
D、结膜炎患者用过的毛巾是结膜炎的传播途径,不是传染源,D不正确。
故选:A。
10.
A
11.
B
【解析】坏血病是缺少维生素
引起的。佝偻病是婴儿缺少维生素
引起的。夜盲症是缺少维生素
引起的。水痘是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
故诜,B。
12.
D
13.
C
14.
A
【解析】A选项: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这种免疫能力是人一出生就有的,为非特异性免疫。大面积烧伤致使皮肤受损,病人若护理不当,是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所以容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故A正确;
故选A。
15.
A
【解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所以传染病患者属于传染源。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传染病高发时期,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午检,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上报并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16.
B
【解析】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使抗原失活,抗原被消灭后,抗体还存留在人体内,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抗原进入人体后,要经过处理、呈递、识别、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后才能产生抗体。因此,注射疫苗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有免疫力。再次接受抗原刺激时,记忆
细胞直接接受刺激并迅速分化产生大量效应
细胞,因此,再次免疫比首次免疫时所花时间大大缩短,抗体的产生较第一次快、量多且持续时间长。首次感染时,病毒侵入人体,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随着病毒的增殖,抗体也慢慢增加,呈上升趋势,其后抗体开始与相应抗原结合从而使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抗体慢慢减少。当第二次,同样的病毒侵入人体后,病毒刚开始繁殖,抗体的数量便会急剧膨胀,比病毒要多得多,然后病毒开始减少,抗体也随之减少。因此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故A正确;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抗原清除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还将保持产生抗体的能力,故B错误;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故C正确;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淋巴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D正确。
17.
C
【解析】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主要存在于人的血液、精液、乳汁、阴道分泌物、伤口渗出液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母婴传播和使用艾滋病患者的血液及血制品。因此,①交谈、②共餐、③握手、⑤拥抱、⑦一起学习等日常接触行为不会导致被感染,故①②③⑤⑦正确。
18.
D
【解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综上分析可知,接种疫苗预防“新冠肺炎”时,疫苗属于抗原,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将新冠病毒清除,达到预防新冠肺炎,被接种疫苗的人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后在体内产生抗体,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故选D。
19.
D
【解析】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因此,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
故选择D选项。
20.
C
【解析】A选项,B选项,D选项:白血病、癌症、冠心病都不具有传染性,故ABD错误;
C选项:新冠肺炎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传播,属于传染病,故C正确。
故选C。
21.
B
【解析】健康的婴幼儿,自身免疫能力较差,仍然需要按照计划免疫的程序,接种疫苗,A错误;
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B正确;
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C错误;
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产生相应抗体,提高对相应传染病的抵抗力,D错误。故选B。
22.
D
【解析】A、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所以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A正确;
BC、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将新冠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防疫人员对新发地批发市场进行消杀处理,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C正确;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D错误。
故选:D。
23.
B
【解析】A.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A不符合题意。
B.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B符合题意。
C.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的作用,如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可以清除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卡介苗是由减毒型结核分枝杆菌悬浮液制成的活疫苗,可用于结核病的预防,其接种对象为
个月以内的婴儿或
月龄
岁用
结素试验阴性的儿童,多在新生儿出生时接种,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4.
B
【解析】A.新冠肺炎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A正确。
B.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隔离病人属于控制传染源,B错误。
C.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说移植的双肺相当于抗原,C正确。
D.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D正确。
故选B。
25.
C
第二部分
26.
(1)
病毒;第一道
【解析】这次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它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粘膜,第二道防线是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是免疫细胞,所以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侵人人体。鼻腔内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2)
抵抗能力;易感人群
【解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其中对某种传染病缺乏抵抗能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3)
切断传播途径
【解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所以按照疫情防护要求,学校每天要对教室进行消毒、开窗通风,这是预防新型冠状肺炎传染病三个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4)
戴口罩,不聚集等
【解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预防此类传染病的措施除开窗通风、空气消毒外,还要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等。
27.
(1)
蚯蚓的体节相似,虾的体节不同
??????(2)
有机物
??????(3)
分解者
??????(4)
蒸腾作用;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答出叶片发黄即可)
??????(5)
太阳能
??????(6)
氨基酸
??????(7)
免疫功能失调(免疫功能过强)
28.
(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
传染源;传播途径
??????(3)
抗体;特异性
??????(4)
保护易感人群
29.
(1)
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
??????(2)
控制传染源;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胳膊肘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室内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饭前便后要用流水洗手;出门戴口罩,用过的口罩不能随意丢弃等等。
??????(3)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抗原;抗体;特异性
??????(4)
心理;社会适应;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等。
30.
(1)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动物;丙
??????(2)
抗原;产生抗体
??????(3)
??????(4)
勤洗手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