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高二年级 历史
1
? 学习目标
1
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
1
材料:
材料:
1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1
(1)工业革命前,英国的手工工场由分散向集中发展,逐步实现了生产过程专业化。
(2)18世纪60年代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大批产业工人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
(3)工业革命期间,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工厂制度随即形成。
1.工厂制度的形成
材料:
1
工业革命期间的纺织工厂车间
材料一 工厂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用严格的纪律约束工人,……为确保工厂机器的正常运转 、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利润的最大增长,各个工厂都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具体地说就是制定规章制度 ,实行强制性劳动,工厂主将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固定在某一处,随着机器的节奏不停地做着机械运动 ,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工厂主对工人的进厂、离厂、吃饭、喝水甚至大小便的时间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宋严萍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工厂制度的特点。
2.工厂制度的特点
1
材料一 工厂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用严格的纪律约束工人,……为确保工厂机器的正常运转 、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利润的最大增长,各个工厂都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具体地说就是制定规章制度 ,实行强制性劳动,工厂主将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固定在某一处,随着机器的节奏不停地做着机械运动 ,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工厂主对工人的进厂、离厂、吃饭、喝水甚至大小便的时间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宋严萍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工厂制度的特点。
提示:厂房要有一定规模,工人实行倒班制;制定规章制度,强化纪律意识,对工人进行管理;生产流水线广泛应用,各部门协同劳作,进行标准化生产;原料由工厂统一分发,合理调配;制定市场方案,开拓产品销售渠道。
1
问题:工厂制度对工业生产起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分工明确、管理科学,便于集中管理工人,挖掘了工人的劳动潜质,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3. 工厂制度对工业生产的作用
1
天津永利碱厂
材料:
材料:
4.工业革命向中国的扩展
1
汉阳铁厂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
1. 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材料三 像伦敦这样的城市,就是逛上几个钟头也看不到它的尽头,而且也遇不到表明快接近开阔的田野的的些许征象,——这样的城市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东西。这种大规模的集中,250万人聚集在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他们把伦敦变成了全世界的商业首都,建造了巨大的船坞,并聚集了经常布满太(泰)晤士河的成千的船只。
——〖德〗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
问题:根据材料三,概括伦敦发生了哪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1
问题:根据材料三,概括伦敦发生了哪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变化:城市面积扩大,成为全世界的商业首都。
说明: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城市化进程,造就了一批伦敦这样的大城市。
1
城市化: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农村变成城市的过程,城市对农村影响不断扩大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是衡量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数量会越来越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会越来越高。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政治卷》
1
材料四 大工业企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面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他们都有一定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还须有其他的人,于是手工业者、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 于是村镇就变成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大城市。城市愈大,搬到里面的就愈有利……这就决定了大工厂城市惊人迅速地成长 。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问题:根据材料四,指出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1
材料四 大工业企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面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他们都有一定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还须有其他的人,于是手工业者、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 于是村镇就变成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大城市。城市愈大,搬到里面的就愈有利……这就决定了大工厂城市惊人迅速地成长 。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问题:阅读材料四,指出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回答:工业革命导致人口迁移和集中,推动了村镇的形成与发展;最终城市惊人成长。
1
2. 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
材料:
1801 年曼彻斯特城市可视域分布图
材料:
1850 年曼彻斯特城市可视域分布图
1
3. 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工业革命也促进了乡村的改变。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大量人口从农业时代闭塞、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开阔了眼界。
1
材料五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问题: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1
材料五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德〗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问题: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蒸汽动力的使用,新的工业行业出现,新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劳动力的大量增加,都使得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1
4. 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
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出现后,人们必须遵守时间,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往往戴表,大城市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其市区街道多设有标准钟。
时间观念得以加强。大本钟作为伦敦的重要标志,准点报时,同样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伦敦伊利莎白塔
资料:
5. 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原因,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英国政府以立法确定教育的合法性,加大教育经费支持,促进教育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格兰5-12岁儿童的入学率已达80%。
自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癸卯学制”以来,中国出现了大量的小学堂和中学堂,这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1
6. 工业革命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工业革命也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比较著名的有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的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经过一系列的斗争,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提高,最长工时受到限制,最低工资得到了一定保障。
1
材料六 英国作家狄更斯对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进行了如下描述:
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前面有着各样事物,人们前面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英]狄更斯著,罗稷南译《双城记》
问题:如何理解英国作家狄更斯认为工业革命是最好的时候,也是最坏的时候?
1
材料六 英国作家狄更斯对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进行了如下描述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前面有着各样事物,人们前面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英]狄更斯著,罗稷南译《双城记》
问题:你如何理解英国作家狄更斯认为工业革命是最好的时候,也是最坏的时候?
提示:最好的时候:生产力飞跃,工厂制度确立;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城乡差距缩小;时间观念加强;初等教育推广,等等。
最坏的时候:工人劳动时间过长,生产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社会处于爆发一场社会大革命的边缘。
1
大机器生产;
工厂制度
交通
生活观念
生活节奏
饮食习惯
社会分工
核心家庭
教育
社会主义运动
城市病
环境污染
婚姻观
家庭观
时空观
材料:
1
? 本课总结
1
工
业
革
命
与工厂制度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1.促进城市化进程
2.交通运输迅速发展
3.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4.时间观念不断加强
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
6.给民众带来消极影响
……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
1.工厂制度的形成
2.工厂制度的特点
3.工厂制度对工业生产的作用
4.工业革命向中国的扩展
? 反馈与评价
1
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在其著作中写道:“韦奇伍德在制陶厂中首创计时系统……早晨5:45打铃起床,准备上班;8:30打铃吃早餐;9:00打铃上班;如此循环,直到天黑看不见干活才打铃下班。为监督工人守时,韦奇伍德还专门雇佣一名监工……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予以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计到一定次数,将停发工资。”材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工厂主制定并实施严厉的规章制度
B.工厂中工人劳动生产自主性的丧失 C.分工的细化有利于提升产品的质量
D.规范化与制度化管理促进生产率提高
1
? 课后作业
1
材料 做某些工作,几乎包括工业中的一切工作在内,都需要有相当的文化程度……都需要一定的技能和常规性,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求工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德]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
问题: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恩格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
1
问题: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恩格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
回答: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工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它促进了初等教育的普及。
1
感谢倾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