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课题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课时 
第 4 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4及相关内容。 
课时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意义 
2、理解并掌握不进位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简单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的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展示台。 
教 师 导 
学 生 学 
一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教材例4提问:仔细观察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质疑:你能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吗? 
2、口答列式 
3、尝试计算:“12×4”该如何计算? 
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后提出问题 
口答 
独立尝试计算,小组内交流找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写下来 
指名代表汇报交流 
二 
1、讨论比较算法 
结合刚才学生的算法,小组内讨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说明理由 
2、合作学习探索竖式 
3、规范格式,归纳方法 
教师边课件演示,边讲解:第二个因数工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4乘2得8,表示8个一,写在个位上;再用4去乘十位上的1得4,表示4个十,把4写在十位上,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得48.因为积的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所以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把4直接写在十位上。 
交流 
交流 
同桌互说12×4笔算竖式的过程。 
三 
完成教材第13页“试一试” 
独立完成巡视指导,集体交流订正,并说一说竖式计算的顺序。 
教师强调笔算竖式的写法及笔算方法。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四 
今天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把收获和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 
 
同桌的伙伴先交流收获,再让学生全班交流展示。 
作业设计: 
14×2= 21×4= 44×2= 32×3= 
板书设计: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12×4=48(个) 
 12=10+2 1 2 
2763520273050 10×4=40 × 4 
 2×4=8 4 8 
 40+8=48 
课后反思: 
安全提示:要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得任意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