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西师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3页例4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竖式形成的过程,借助点子图来理解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算理,掌握算法。
2.在合作交流中学会规范书写乘法竖式,能正确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3.经历探究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的过程,初步培养迁移类推、对比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点子图、课堂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50×6= 200×4= 11×4= 23×2=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23×2 ?
小结: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一位数后再相加。
探究新知
(一)出示例题,列出算式
1.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有3盒彩笔,每盒12支,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2.列出算式,理解算式意义。
(1)12×3=
(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出示点子图。
(二)明晰算理,掌握算法。
1.运用旧知,口算得数。
你能口算出结果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小结:口算12×3先把12分成10和2,分别和3相乘,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探究竖式,理解算理。
(1)探究乘数和乘号的位置。
1 2
× 3
小结:在写乘法竖式时,有时候我们可以像加减法的竖式写法一样,把乘数的个位和个位对齐。
(2)完成竖式,理解算理。
①问题引领
思考:a:口算中的每一步对应竖式中的哪一步?
b:竖式计算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在点子图中圈出来。
②小组交流,合作完成。
③汇报展示。
追问:a:你是怎么算的?6是怎么得到的?是点子图的哪部分?
b:10×3表示点子图的哪部分?
继续追问:谁能结合点子图再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相机出示长竖式)
1 2
× 3
6
3 0
3 6
④出示简便写法。
追问:6为什么写在个位?3为什么写在十位?结合点子图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用点子图和竖式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体现了几何直观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对比沟通,明晰算法
1.竖式计算和口算有什么相同之处?
小结:计算12×3,口算和笔算两种方法我们都是先将12分成10和2,分别和3相乘再相加.虽然算法有不同,但算理都是相同的。
2.梳理算法。
(1)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计算12×3的过程。
(2)个别汇报。
小结:笔算12×3先用3乘个位上的2得6,个位写6;再用3乘十位上的1得3,十位写3,合起来是36。
(四)回顾反思,巩固方法
1.回顾学习过程。
(1)怎么分?
(2)借助点子图理解算理。
2.小结:刚才我们借助点子图理解了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做到了有根有据,计算12×3,先把12分成了10和2,再分别和3相乘,借助旧知解决了新的问题。
(五)看书质疑,补充信息。
三、巩固练习
1.笔算下面各题
34×2= 312×3=
追问:312×3怎样算?
小结:我们就像计算12×3这样,把三位数分成几百、几十和几再和一位数相乘,然后把乘得的积相加。
[设计意图]借助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会很容易迁移类推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样用原有知识解决新知识,不仅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很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探究、迁移的思想。
2.笔算下面各题
3 2 3 1 2 3
× 2 × 3 × 2
追问:你能说说乘的顺序吗?
小结: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每一位。
3.解决问题
14元 23元
(1)买2辆 多少钱?
(2)小明用50元买2个 ,应找回多少钱?
四、总结全课
1.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还自主迁移学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那么,四位数,五位数等等乘一位数的方法你会吗?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谈收获,回顾本节课内容,顺势将本节课知识进行迁移,为后续研究更复杂的笔算模型积累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板书
一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12×3=36(支)
2×3=6
10×3=30
3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