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6课 家乡的桥和塔》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6课 家乡的桥和塔》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2-09 20:4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家乡的桥和塔》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学习课时:1课时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应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涉及面比较广,古今中外的古桥、古塔和现代的公路桥、铁路桥、立交桥、电视塔、纪念塔等建筑都可以作为表现对象和学习内容。本课除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外,还比较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欣赏和表现家乡的桥和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之情。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是教学本课的一个关键。
教学目标:
1.了解桥和塔的结构特点,感知桥和塔的造型美。
2.描述家乡的桥和塔,尝试表现家乡的桥和塔。
3.感受家乡的文化和历史,了解家乡的发展和变化,增进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如何表现家乡的桥和塔。
教学难点:
如何组织画面,使家乡的桥和塔更加突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范例课件、有关桥和塔的图片和资料。
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绘画纸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图片导入,欣赏嘉峪关的桥、塔和标志性建筑。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画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点题。)
二、发展阶段
1.欣赏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著名桥和塔。
(设计意图:①感受桥和塔的美,为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②在感受中抒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认识了解桥和塔的结构。
3.学生尝试用学过的造型方法画一画家乡的桥和塔。
(设计意图:通过绘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画的不够快,不够美,不够像。)
4.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总结:①概括基本型法
②简化细节法
③夸张特点法
④符号化处理
5.教师示范。
①通过微课,讲解创作构图及色彩知识。
②通过范画讲解,讲授创作方法和绘画步骤。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直观示范,让学生明白构图和色彩的知识以及绘画步骤,有效的突出学习重点,突破难点。)
6.欣赏艺术家和学生作品
①欣赏艺术家作品。
②欣赏同龄学生的作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指导学生合理的组织画面,更好的突出主体形象;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提高创作兴趣。)
三、实践阶段
1.提出作业要求,以家乡的桥或塔为主体,画一幅带有桥或塔的作品。可以添加山石树木等其他景物作为背景。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中体会创作的乐趣)
展示评价
1.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利用多媒体上传作品,请同学们共同欣赏。
2.学生自评,同学之间互评。
3.教师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点评。
五、拓展延伸
教师展示其它形式的创作,鼓励学生继续探究,如彩泥制作、剪贴画等创作形式......
(设计意图:自评、互评、他评及师评的评价方式,全方位的对创作进行综合评价。在点评中表达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六、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提醒学生保持教室卫生。
(设计意图:渗透德育。)
七、板书设计
家乡的桥和塔
绘画步骤
选景 构图 刻画 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