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三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条件: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联邦政府建立起庞大的_________机构统管经济,
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巩固和发展。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经济调节
2.表现:
(1)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2)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
(3)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_____________。
福利主义政策
3.特点:
(1)美国_____________实力雄厚,建立现代企业所需的巨额投资与私人资本积
累有限的矛盾并不十分尖锐。
(2)政府干预经济不是实行___________,而是实行优惠税率刺激生产和社会固
定资本投资。
(3)美国的经济体制仍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私人垄断资本
工业国有化
4.影响:
(1)美国快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
(2)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阶段
20世纪50-60年代末
20世纪
70年代
20世纪
80年代
20世纪
90年代
发展
状况
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滞胀
走出衰退
“_______”时代
新经济
阶段
20世纪50-60年代末
20世纪
70年代
20世纪
80年代
20世纪
90年代
原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1)石油危机;
(2)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3)西欧、日本同美国的竞争
(1)里根政府用
大规模削减政
府开支和紧缩
货币来抑制通
货膨胀;
(2)用大规模减
税和加大国防
开支来医治
_________
(1)实施“宏观调
控、_________”的
经济政策;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
国债作为干预经济的
重要目标;
(2)扶持高新产业
微观自主
生产停滞
阶段
20世纪50-60年代末
20世纪
70年代
20世纪
80年代
20世纪
90年代
经济
思想
凯恩斯主义、充分就业政策
___________
供给学派、货币学派
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
凯恩斯主义
阶段
20世纪50-60年代末
20世纪
70年代
20世纪
80年代
20世纪
90年代
时任
总统
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
尼克松、福特、卡特
里根
克林顿
结果
虽有效,但造成巨大的财政赤字、高额国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滞胀”依旧,凯恩斯主义失灵
“滞胀”缓解,但造成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
解决赤字和失业问题
三、美国的“新经济”
1.表现:
(1)经济持续增长。
(2)通货膨胀问题被化解。
(3)巨额财政赤字消失,并出现财政盈余。
(4)失业率下降。
(5)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个人消费市场繁荣,出口增加迅猛,股票指数扶摇直上。
2.特点:经济持续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基本实现了零通货膨
胀下的充分就业。
3.原因:克林顿政府扶持_________产业,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
求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4.评价:
(1)积极:创造了经济扩张的奇迹。
(2)局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_________在国民经济中依然占支配地位,
左右着国家政策。
高新技术
垄断资本
四、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1.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
(1)特征: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国家干预与
自由竞争相结合。
(2)调整:1979年,撒切尔夫人放弃凯恩斯主义,实行_____________。20世纪90年
代,英国经济向“多市场、少政府”的经济自由主义转变。
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
货币主义政策
2.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
(1)特征:计划与市场结合、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
(2)结果:_____是西方国家中唯一实行明确的经济发展计划的国家,经济保持了
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受新经济自由主义的影响,法国开始了私有
化浪潮。
法国
3.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1)建立:阿登纳政府废除中央统制经济,建立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
“_____________”。
(2)特征:介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政府建立完
善的_____________,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3)结果: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社会市场经济
社会保障制度
4.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1)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2)特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3)结果:20世纪50—70年代,发展速度最快,1987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0
世纪90年代,日本出现“_________”,经济发展速度下降。
泡沫经济
·【核心概念】
福利主义政策
是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本质上仍然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同时福利主义政策也意味着政府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情境思考】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这里的安全网指的是什么?(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提示:“福利国家”制度。
·【图解识记】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情境思考】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美国政府面对经济“滞胀”,联邦政府继续运用“凯恩斯主义”干预经济,收效甚微。里根政府为使经济摆脱滞胀困境,实行了什么理论?(历史解释)
提示: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经济理论。
·【图解识记】
美国的“新经济”
·【情境思考】
“是谁创造了美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的奇迹?”其实最好的回答应当是长期的技术创新过程最后达到临界点,为美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新机会。你认为创造这“奇迹”的是什么?(历史解释)
提示:“新经济”。
·【情境思考】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国采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这是哪一个国家?(历史解释)
提示:联邦德国。
2.《现代日本经济》中说,日本经济“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助企业进行高积累”。这是什么类型经济的特征?(史料实证)
提示:政府主导型。
关键能力·素养探究
主题一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史论阐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新变化的表现和实质
1.表现:
(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保障低收入阶层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3)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2.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是资本主义为克服危机、缓和矛盾而寻求自我调节的结果。
【特别提醒】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通过国家权力大力干预经济,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实行国有化,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很大变化,但其根本的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未改变。
2.正确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素养探究】
史料一 ……煤炭工业的组织将由专局掌握,而这项组织将与煤气和电力供应工业相关联,而这两种工业都已达到国有化的时机……
史料二 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
——戴高乐
据史料一、二,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何积极作用?
提示:形式:部分实行工业国有化;制定经济计划。
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私人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保证生产的社会性。
主题二 福利国家
【史论阐释】
多角度认识“福利国家”
1.概念:“福利国家”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2.形成原因: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社会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3.形成过程: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
4.主要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5.实质: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反映。
6.影响:“福利国家”的政策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的稳定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旦经济发展缓慢,国家财政将不堪重负;而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也起了“养懒人”的消极作用。
【特别提醒】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也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
【素养探究】
史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流行福利国家思想。福利国家的动机既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又出于对社会矛盾加深的恐惧。
史料二 保护国民免于大规模的失业……这必须确定无疑地是国家的职能,就像国家现在保护国民免于来自国外的威胁和来自内部的强盗和暴力的威胁一样。
——《自由社会中的充分就业》
史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开支。……在各国福利开支增加的同时,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却大幅度下降。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1)据史料一、二回答,“福利国家”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实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2)据史料三,应如何评价“福利国家”政策?
提示:既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
( )
A.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战争的良性刺激作用
D.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
【解析】选B。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美国战后经济进入“黄金时代”提供主要动力,故选B。
2.20世纪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滞胀”状态。对“滞胀”的含义,理解准确的是
( )
A.生产停滞与生产发展迅速交替
B.经济发展滞缓,社会革命一触即发
C.经济发展滞缓,与通货膨胀并存
D.经济危机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解析】选C。“滞”即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胀”即物价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而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即为“滞胀”。
3.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里根政府强调,“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地向右转”。这里“右转”的意义是
( )
A.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加大社会福利资金的投入
D.增加国有制经济的比重
【解析】选A。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随后西方国家出现“滞胀”现象,这表明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无法保障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应对“滞胀”现象,各国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选A。
4.(2019·全国卷Ⅲ)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
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
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 )
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
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
【解析】选A。由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可知,这一时期西方出现经济滞
胀现象,反映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副作用及政策的失灵,因此美英等国逐渐减
少国家干预,国有企业私有化,实行混合经济,使经济增长逐渐恢复。材料中密
特朗实行企业国有化,与这一趋势背道而驰,经济形势将会更加恶化,故A正确。
5.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指导的美国历届政府不包括
( )
A.罗斯福政府
B.杜鲁门政府
C.艾森豪威尔政府
D.克林顿政府
【解析】选D。罗斯福新政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普遍使用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克林顿政府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不符合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D符合题意。
【补偿训练】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 )
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B.反对消费
C.主张经济自由放任
D.反对全球化
【解析】选A。凯恩斯主义认为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制度并不能自动消除经济危机,主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干预。
6.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福利支出最高时较以前增长了15%,占GDP的比重也上升了10个百分点。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1倍左右。据此可推断
( )
A.社会矛盾激化促使经济政策调整
B.高福利增加国家的负担
C.国有化是推行福利制度的前提
D.福利政策遏制经济危机
【解析】选B。材料中福利支出最高时的增长达15%,“占GDP的比重也上升了10个百分点。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1倍左右”可见国家的负担会明显增加,故B正确。
7.(2020·汉中高一检测)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后,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具体包括:掀起私有化浪潮、控制货币供给、削减福利开支等。这些政策
( )
A.彻底恢复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传统
B.体现了“混合市场经济”特征
C.推动战后英国发展的“黄金时期”到来
D.促成“新经济”出现
【解析】选B。“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具体包括:掀起私有化浪潮、控制货币供给、削减福利开支等”即现代所谓的“混合市场经济”,故选B;“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既有国家干预,又有自由主义的特征,排除A;战后英国发展的“黄金时期”主要体现在战后50-70年代,排除C;“新经济”主要在美国比较明显,排除D。
【补偿训练】
20世纪70年代,英国虽然爆发了经济危机,但并没有引起剧烈的社会动荡,其原因主要是
( )
A.“福利国家”政策的实施
B.政府实施以工代赈
C.第三产业的日渐发达
D.“新经济”的崛起
【解析】选A。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后,“福利国家”的发展虽在一些国家受挫,但仍在继续发展,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故A与题意相符。
8.下面的漫画说明欧洲
( )
A.社会危机逐渐蔓延
B.高福利增加了政府压力
C.福利开支加速经济危机
D.福利政策不符合社会趋势
【解析】选B。高福利会导致政府开支过大,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B与漫画相符,故B正确。
9.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西方国家的福利体系。
养老金:
65岁以上的公民享受养老金,金额以其一生收入的多少和纳税情况计算。养老金的来源则由雇主和雇员各支付一半
父母保险及儿童护理:产妇休产假可领取产假补贴,孩子入托费90%由国家负担,16周岁前可领取儿童补贴
医疗保险:公民都享受公费医疗,超出规定金额部分可享受50%-90%补贴
失业补贴:失业者都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额为原工资的75%
材料二 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有何特点。
(2)福利国家出现后,有人宣称:“为每日的面包而斗争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也有人认为:“高福利国家和经济增长势不两立。”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福利国家的认识。
【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其已覆盖养老、医疗等多个领域,从材料二中社会保险支出的比重即可得出另一特点。第(2)题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进行分析。
答案:(1)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高财政支出。
(2)缓和了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解决了他们的温饱问题;但同时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助长了人们的惰性,滋长依赖情绪,降低了企业和社会的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