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原子的构成
学案 (家庭预习:P70-P71;10分钟)
预习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4、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预习重点:1、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预习难点:1、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及计算。
课时安排:一课时
自主学习
温故互查
二人小组复述,回顾下列知识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和 等;例如水是 由构成,汞是由 构成。
2、分子是由 构成,氧分子是由 构成。
3、分子是保持 的最小粒子,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二、我能自学
1、原子由哪些微粒构成:
如图所示,你认为图中O的表示 ,图中的
表示 ,而由O 和共同构成的微粒叫 ;图中的 则表示 。由此可见,原子虽然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它们却并非是一个个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其实,它们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 电的 和核外带 电的 构成的,而前者又是由带正电的 和不带电的 构成的。
以上知识可小结为:
( )
( )
原子
( )
2、原子内部的等量关系:
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 ,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在原子中, 数= 数= 数
3、相对原子质量:以碳12原子的质量的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 ,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讲案
活动一::组长验收(2分钟)
活动二:组内研讨并汇总出自学中的问题,教师点拨,师生互动,解决问题(5分钟)
活动三:合作学习(13分钟)
1、观察几种原子的构成,回答下列问题: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氯 17 18 17
(1)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吗?
(2)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是什么?
(3)不同种类的原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以氯原子为例,说明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为什么要建立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是如何建立的?
相对原子质量=
小组讨论:
(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 ,是一个 ,单位为 ,省略不写。
(2)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 。
(3)找规律:大家能不能得到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相对原子质量= +
拓展提升
.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横线上。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2)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
(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__________;
(4)质量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
(5)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6)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____________;
练案(1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Na-23 Mg-24 Al-27 Cu-64 )
1.月球上有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He-3”是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一种氦原子。则氦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
A.1 B.2 C.3 D.4
2.原子核外有19个电子的某种原子,假若它失去一个电子后,剩余部分( )
不显电性 B.显正电性 C.显负电性 D.呈电中性
3.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①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②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③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④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 子数之和;⑤一般化学计算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其中正确的是( )
A.③④⑤ B.④⑤ C.③⑤ D.②④⑤
4.氧原子的相对质量为16,表示的意义是( )
A.氧原子核中有16个质子
B.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16g
C.氧原子的质量是1个碳原子(C-12)质量的1/12
D.1个氧原子的质量的是1个碳原子(C-12)质量的1/12的16倍
5.一个铝原子中共有40个粒子,其中14个粒子不带电,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40 B.27 C.26 D.28
6.等质量的钠、镁、铝、铜四种金属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少的是( )
A.钠 B.镁 C.铝 D.铜
7.已知水分子中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原子核内无水分子),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核内有8个中子),则1个水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是_____个,中子数是_____个,电子数为_____个,原子核数为_____个。
正确 错误
自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