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一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分散的文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
(一)分散的文明
1.原因:
经济因素
新石器时代的“_________”,使世界上形成了几个各具特色的
农业中心
文化因素
独立文明群落逐渐发展成较大范围的_________
自然因素
受生产力水平的局限,高山、大河等的阻隔,人们缺乏沟通的技术和横向交流的驱动力
农业革命
文明区域
2.代表:东亚_____文明、南亚佛教和印度教文明、西亚北非的伊斯兰教文明、
欧洲基督教文明、美洲大陆的印第安文明。
3.特点:
(1)各个区域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
(2)地域性和_______特征相当明显,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
儒家
独立性
(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
1.原因:
(1)内因:生产力的提高。
①手工业:以_____和水力为代表的新能源开始部分取代人力和畜力;集中的
_________出现,劳动分工更加细密;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农业:农村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农业_______程度日益提高。
(2)外因:中国古代的_________传入欧洲后,对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
知识的普及产生了重大影响。
风力
手工工场
商品化
四大发明
2.表现:
(1)标志:商人与工匠之间形成_____与被雇佣的关系。
(2)出现了面向市场的集中的_________。
(3)出现了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_____。
雇佣
手工工场
公司
二、文明的链接
1.原因:
(1)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生和发展。
(2)直接原因:_______的扩张阻断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
(3)社会根源:西欧各国为了获得东方的商品和_____,迫切希望开辟新航路。
2.过程:从15世纪中后期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掀起了开辟新航路的热潮。
土耳其
黄金
3.影响:
(1)引起“_________”。
①许多新的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成倍上升。
②市场扩大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③英、法、荷等国建立了一批特权贸易公司。
④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___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___。
商业革命
地中海区域
大西洋沿岸
(2)引起“价格革命”。
①西欧市场金银持续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
②加速了社会分化和西欧_________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
发展。
(3)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
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
封建制度
(4)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
①证明了“_______”的科学性。
②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_____的权威,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
来。
③激发了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5)以国别和_____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
世界历史。
地圆说
教会
种族
·【核心概念】
资本主义萌芽
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的初始形态。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处在萌芽状态的雇佣关系”,它的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
·【易错点拨】
1.区域文明的出现和长期存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农业经济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即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自然环境的阻隔只是次要原因。
2.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内在的经济发展即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产阶级要求获得高额的利润;次要原因是商业危机、传播天主教等。
·【图解识记】
西欧生产力发展
·【核心概念】
1.新航路
是指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的通往美洲、绕
过非洲到达东方以及环球航行的航路。西方史学界有人把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称
为“地理大发现”。他们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以前根本不知
道的地方。
2.商业革命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
表现为世界市场开始
形成,流通商品种类增多,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图解识记】
“价格革命”的影响
关键能力·素养探究
主题一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史论阐释】
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必要性:
(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
(2)社会根源:到亚洲寻找黄金、香料等。
(3)宗教因素:西班牙、葡萄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4)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切断了东西方的传统商路,因此,很多西欧人希望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2.可能性:
(1)物质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2)技术进步: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进步——相信“地圆说”。
(3)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素养探究】
史料一 “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新兴的资产阶级要用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用于奢华的生活享受。”
——恩格斯
(1)依据史料一,分析促成新航路开辟的社会原因。(唯物史观)
提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欧洲人对黄金的追求。
史料二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这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2)结合史料二概括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历史解释)
提示:土耳其人阻断了传统的通商道路,需要开辟一条直接通往东方的新商路。
主题二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史论阐释】
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1.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美洲等地的联系,并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
2.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急剧增加,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迅速发展。
3.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这是世界市场形成的第一步,全球开始逐渐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体系。
【特别提醒】
新航路开辟给西欧社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促进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冲击了亚非拉美的落后文化和生活方式。
多视角审视新航路开辟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商业交流日益频繁,市场逐渐扩大,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世界市场粗具规模。
2.“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相对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融。
3.“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开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冲击了神学理论,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殖民掠夺之路”: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空前的灾难。
5.“社会转型之路”:新航路开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特别提醒】
(1)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新航路开辟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素养探究】
史料一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业革命”的表现和影响。(历史解释)
提示:表现:世界市场的扩大,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影响:主要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葡、英以及尼德兰代替;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史料二 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
——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
(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推动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提示:因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从非洲和美洲掠夺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导致欧洲贵金属大量增加。影响:导致封建地主势力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了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2020·泰安高一检测)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总之是不出世界某一局部。造成上述认识局限的原因是
( )
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B.当时世界各地大体还处于相互隔绝状态
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
【解析】选B。题干时间限定语为“新航路开辟以前”,此时世界各地处于相互隔绝状态,各地的人们对世界的了解都局限于某个局部,而不能从整体上了解世界,故选B。
【补偿训练】
下图是《万国宇宙志》中的一幅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图中的人们身体畸形,似妖似兽,丑恶可怕。造成欧洲人这种认识的客观原因是
( )
A.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
B.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
C.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感到恐惧
D.生产力水平低人类未进化完毕
【解析】选A。依据所学可知,14
世纪,新航路尚未开辟,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互不了解,所以欧洲人把遥远国度的人想象成奇形怪状的人。故选A。
2.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主要标志是
( )
A.社会分工的扩大
B.商业资本的出现
C.货币地租的出现
D.手工工场的出现
【解析】选D。结合题意和所学可知14、15世纪,西欧少数富裕的手工业者演变为手工工场主,雇佣关系产生,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D正确。
【补偿训练】
某历史网站上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决定因素,下面是其中的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B.大批冒险家的涌现
C.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地理学的进步
【解析】选C。A、B、D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C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故选C。
【深化点拨】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较多,但根本原因是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体现了经济的决定作用,从而理解新航路的开辟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必然。
3.(2020·湖州高一检测)有学者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做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这里“全球化的开始”的真正含义是
( )
A.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从分散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解析】选C。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由分散走向一个整体,全球化进程由此起步。故C正确。
4.(2020·盐城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掀起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丰富资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
材料二 玉米这一美洲特产,地理大发现后很快传到中国西南部、非洲及东南亚。马铃薯、烟草、可可等美洲特产,也传到亚欧非诸洲。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一中“地理上的发现”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归纳“地理上的发现”在哪些方面促进了欧洲市场的发展。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有什么影响?
【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即可知是新航路的开辟;第二问应从商业革命、世界市场、商品种类、殖民制度等角度分析。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归纳即可;第二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地理上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
主要方面:商业革命;世界市场扩大;流通商品种类增多;殖民制度;资本主义发展等。
(2)历史现象: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物种交流。
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等。
【备选习题】
1.(2020·漳州高一检测)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已具备了
( )
A.宗教动力
B.社会根源
C.客观条件
D.交通条件
【解析】选B。对黄金的追求是开辟新航路的经济动因,即社会根源。故选B。
2.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公司的出现
C.早期的殖民扩张
D.商业资本的巨大作用
【解析】选A。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A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