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09 20:5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
1.自然经济:
(1)含义:自然经济是指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而进行生产
的经济。
(2)地位: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
(3)特点。
①以_____经营为主、高度分散。
②在一个小的社会单元内部,可以基本做到_________。
小农
自给自足
2.家庭手工业:
(1)地位: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
“_________”的经济形式。
(2)特点。
①产品大部分由_________消费,所用原料也大都是自己种植和采集所得。
②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年代,这些产品有时也进入流通领域。
男耕女织
农户自己
3.田庄手工业:
(1)出现:随着土地的集中,_____出现了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
(2)生产经营活动范围。
①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
②酒、醋、酱、饴糖等产品的酿造加工。
③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
(3)地位:田庄中的手工业生产也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依附于农业。
汉代
二、“工官”和“匠户”
1.“工官”制度:
(1)出现:汉武帝时代,政府把最有利可图的行业收归官办,由_____垄断。
(2)特点:专门负责制造_____专用和_____私用的物品;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
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工人数量多,生产规模大。
(3)影响。
①是朝廷财政的一大支出。
②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③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是封闭性的。
政府
官府
皇帝
2.“匠户”制度:
(1)含义:中国古代从事___________的专业人户,称做“匠户”。
(2)概况。
时期
表现
影响
唐代
已有工匠在___________作坊内定期
服役的制度
①对国家:统治者可
以十分方便地征调
各类工匠
②对匠户:没有_____
_____,劳动创造性受
到严重束缚
宋代
匠户往往被_____以强制方式役使
元代
以后
工匠被编入专门的_____,由专门机
构直接管理,_________,承担指定的
工役
手工业生产
官营手工业
户籍
世代相袭
人身
自由
官府
三、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成就
(一)纺织业的发展
1.丝织业的发展:(请正确连线)
2.棉纺业的发展:
(1)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
(2)元代:棉纺织家_______创造了新式纺车,推广传授“捍(搅)、弹、纺、织”
之具和先进织造技术。_____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3.结果:明代时在一些纺织业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___________市场。
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标志着_____________开始产生。
黄道婆
棉布
自由劳动力
资本主义萌芽
(二)先进的冶金技术
1.冶铜技术:
(1)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已经出土有小件铜器,但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
(2)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相当广泛,生产规模相当大。
(3)西周时期: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铸造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2.冶铁技术:
春秋晚期
出现现在已知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
战国时期
中期以后,铁器大量出现,炼钢和淬火工艺已经有所发展
两汉
时期
(1)汉武帝推行_____________
(2)汉代冶铁开始使用_____做燃料
(3)东汉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_____,进一步提高了冶铁的生产效率
南北
朝时期
出现了技术更为先进的_______
北宋时期
有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铁业官营制度
煤炭
水排
灌钢法
(三)陶瓷业的成就
1.制陶业:
(1)原始时代:_____就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2)唐代:出现独特的美术陶制品“_______”,是陶器中的精品。
彩陶
唐三彩
2.制瓷业:
(1)表现。
朝代
成  就
东汉
制瓷技术成熟,出土有青瓷器
唐代
制瓷业成为_______________
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都很有名
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_________,并把绘画和诗文用
于瓷器装饰
宋代
有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名窑
清代
粉彩瓷器工艺发明并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独立的生产部门
釉下彩绘
(2)外传: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对外
贸易路线被称为“_____”。
瓷路
·【易错点拨】
  家庭手工业属于自然经济,其产品主要供农户自己消费,但也有一部分进入流通领域。田庄经济的实质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图解识记】
农业和手工业存在着密切关系
·【情境思考】
《汉画像石·纺织》邮票
依据上图,此邮票所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历史解释)
提示:根据画像石上每个纺织工序由一人完成和一个织机等信息,可判定画像石反映的是家庭纺织业,可了解家庭手工纺织的生产状况。
·【核心概念】
工商食官
“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商”是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控制下劳动,由官府给予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微薄的生活资料,称之为“食官”。他们的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
·【情境思考】
下图是近年出土的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史称汉废帝)墓葬中的两枚印章。除此之外,还出土了数量惊人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
这些精美文物大多出自哪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提示:这些精美文物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工匠之手。
·【核心概念】
丝绸之路
它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自中国西部通过中亚和西亚,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海上丝绸之路则以中国东南沿海为起点,经东南亚、南亚、非洲,最后到达欧洲。丝绸之路是东方与西方之间文明交流的主要道路。
·【易错点拨】
  古代纺织业不仅仅是丝织业,还有棉纺织业。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但率先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是江南丝织业。
·【图解识记】
1.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2.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情境思考】
它创造于何时?其用途是什么?(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提示:东汉。借用水力作为动力的鼓风装置,进行冶铁。
关键能力·素养探究
主题一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形态及其发展
【史论阐释】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流向
劳动力
官营手工业
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
无偿征调各类匠户
私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市场流通
雇工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
农民
田庄手工业
豪强地主控制经营
为满足田庄自身的需要
田庄中的依附人口
【特别提醒】
  对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的认识。它们都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目的。往往规模小,技艺封闭落后,但却根深蒂固,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制约作用。
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封闭性
中国古代手工业“子承父业”的传承方式体现了其封闭性特征。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创造主体是一些富有经验的工匠,而这些工匠存在自身的弱点与缺陷,如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他们的技术大都来自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摸索和经验,这本身就限制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播。
  (2)我国历史上工匠技术具有非常严格的传承制度,工匠技术只传于家族内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无疑限制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3)唐宋以来行会的出现与发展,为手工业技术的传播又添一道枷锁。
【素养探究】
 史料一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贡禹传》
注:“三服官”,汉官名,主要制造皇帝冠服。“三工官”,汉少府属官,指考工室、右工室和东园匠。“织室”,西汉为宫中织作缯帛和文绣郊庙之服的作坊。
(1)史料一论述的是哪种手工业类型?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生产经营的特点。(史料实证)
提示:类型:官营手工业。特点:做工人数多(规模大);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政府设工官管理。
史料二 景德镇瓷窑:明初,官窑58座,民窑20座。
明末,官窑几十座,民窑两千多座。脚踏三锭纺车技术革新后,明代,民间的纺织业已经大大超过了官营纺织业。松江地区棉布“日出万匹”,素有“买不尽的松江布”之称。
(2)史料二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它们各有什么功能?(历史解释)
提示:官营手工业,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瓷器产品;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瓷器产品。
(3)史料二反映的现象说明了官营、私营手工业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历史解释)
提示:明朝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占据主导地位。
主题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史论阐释】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基本特点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
2.手工业技术先进。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的一些国家。
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
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
7.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素养探究】
 史料一 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们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
(1)结合史料一,思考施复夫妇由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反映出什么问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历史解释)
提示:在明朝中后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史料二 
(2)史料二图中“南海一号”是宋代我国向外运送手工业品的船只,船上大量手工业产品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提示:说明了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2020·景德高一检测)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此外,酒、醋、酱、饴糖等的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这段材料表明
(  )
A.农民受到沉重剥削
B.田庄商品经济发达
C.手工业者劳动繁重
D.田庄经济自给自足
【解析】选D。材料没有提到农民受到剥削;田庄生产的农产品与手工业品不用来出售;材料没有涉及手工业者的劳动状况,因此,A、B、C均不符合题意。田庄的生产包括农业,也包括手工业,甚至兵器修造,这些都说明田庄经济能够自给自足,故D正确。
【补偿训练】
  唐朝王维有诗云:“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该诗体现出当时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
A.刀耕火种    
B.集体耕作
C.男耕女织    
D.精耕细作
【解析】选C。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可以判断当时农业生产的特点是男耕女织,故选C。
2.(2020·开封高一检测)著名的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衣,其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仅49克。从纺织技术方面判断,它可能出自
(  )
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田庄手工业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素纱衣的制作工艺精良,最有可能出自官营手工业,A正确。
【补偿训练】
  在古代中国,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据此推测宫廷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
(  )
A.私营手工业     
B.外国的贡品
C.家庭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解析】选D。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原料由官府提供,产品由官府调拨,代表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故选D。
3.右图所示青铜器是我国进入青铜铸造繁荣时期的代表。
这一时期是
(  )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解析】选A。商周时期是青铜铸造的鼎盛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故A正确;春秋战国以后,中国进入“铁器时代”,故B、C、D错误。
  【深化点拨】古代中国冶金业发展呈现出的特点
(1)历史悠久,尤其是青铜器是古代文化的瑰宝。
(2)农业发展对铁农具的需求推动了冶金业的发展。
(3)冶铁水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规模、燃料和工艺。
(4)我国冶金技术包括铸铜、冶铁、炼钢三大领域,长期领先世界。
4.古代制瓷业中出现了浓淡协调、艳丽柔和、色彩丰富的粉彩瓷器烧制技术。这种技术最早出现于
(  )
A.汉武帝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解析】选B。材料中“浓淡协调、艳丽柔和、色彩丰富的粉彩瓷器”出现在康熙年间,故B正确。
5.(2020·滁州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景德镇是以盛产瓷器闻名于世的。“新平冶陶,始于汉世”,从汉代起,景德镇就开始了制瓷历史,据文献记载已有1
700多年的历史。自宋代起,景德镇瓷器就成了皇家宫廷的御用瓷器,元代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专门监造御用瓷器。明代以后,朝廷将瓷器生产分为“官窑”和“民窑”两种,此时景德镇不仅担负着宫廷御器和明政府对内、对外赏赐和交换的全部官窑瓷器的制作,而且还要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1)根据材料,试分析景德镇瓷器生产经营经历的变化。
(2)景德镇制瓷工艺闻名世界,试分析原因。
(3)中国制瓷技术在近现代大量外传之后,中国瓷器销售在国际上受到严重冲击,请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现实提出解决办法。
【解析】第(1)题,要抓住“御用”“官窑”“民窑”等信息进行归纳。第(2)题,可以从手工业发展的整体原因考虑。第(3)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经历了从官营、御用到设立民窑、投入市场的变化。
(2)农业生产、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工官”制度或政府的重视及管理;手工业者的劳动及技艺创新等。
(3)改变思想,树立品牌意识、文化意识;注意保护知识产权;注重制瓷工艺的继承与创新;增加科技投入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