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方法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观众)
方法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裁判)
方法3:物理学上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路程除以时间的比值(类似观众)。
二、速度
1.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2.公式:
(定义式)
(导出式)
3.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4.数值:
速度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
5.单位
(1)基本单位:米每秒,
符号:m/s或m·s-1
(2)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
(交通运输)
符号:km/h或km·h-1
注意:
①同一性:
v、s、t必须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②统一性:
单位要统一,且参与计算过程。
6.单位换算:
(1)换算步骤:
1m/s=________km/h
(2)熟记:
1m/s=_________km/h;1km/h=________m/s
m/s是大单位,而km/h是小单位。
(3)方法:分别按长度和时间换算。
3.6
7.速度估测:
运动物体
速度/(m·s-1)
蜗牛
约1.5×10-3
人(步行)
约1.1
自行车
约5
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
约33
雨燕
可达48
上海磁浮列车
可达120
喷气式客机
约250
超音速歼击机
约700
子弹(出膛时)
约1000
同步卫星
3070
声音
340
光
3×108
三、匀速直线运动
1.机械运动分类
(1)按运动路线曲直分类:
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2)按速度是否变化分类:
变速运动、匀速运动
B
A
C
D
E
F
机械运动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特点:快慢不变、沿直线运动。)
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公式:
s
t
0
v
t
0
典型题
对于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根据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跟它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B.速度跟运动时间成反比
C.速度跟它通过的路程成正比,跟运动时间成反比
D.速度跟它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都无关
答案:D
3.变速直线运动:
(1)物体沿直线且速度改变的运动。
(2)用平均速度粗略描述物体变速运动的快慢。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限速牌和里程牌
限速牌只有数字,里程牌有数字和单位km。
限速牌表示此地限速80km/h,或此地最高速度不能超过80km/h。
里程牌表示此地到目的地鞍山还有48km的路程。
刘翔和苏炳添,谁更快?
[例]
刘翔在2004年奥运会110m跨栏成绩是12.91s,刘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018年苏炳添的百米纪录是9.92s,苏炳添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
练习
一辆长30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70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是10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20s的时间,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多少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