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语文 必修三 名著导读:《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课件(3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语文 必修三 名著导读:《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课件(3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2-09 20:27:35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
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
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鉴赏古典小说方法。
2,在诵读鉴赏中培养高雅的情操,形成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
第一课时
梳理情节
分析环境
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1、阜盛
2、璎珞
3、攒珠髻
4、绾着
5、盘螭
6、宫绦
7、裉袄
8、嫡亲
9、翠幄
10、厢庑
11、宸翰
12、錾银
13、美人觚
14、内帷
15、盥手
16、罥烟眉
17、颦顰
18、钗钏

Yīng
luò
cuán

wǎn
chī
tāo
kèn



chén
zàn

wéi
guàn
juàn
pín
chāi
chuàn
孽根
瞋视
敕造
便宜
惫懒
放诞
伺候
作揖
嫡亲
狡黠
杜撰
内帏
两靥
忖度
纨绔
niè
chēn
Chì
biàn
bèi
dàn



xiá
zhuàn
wéi

cǔn
Wánkù
·
·
·
·
·
·
·
·
·
·
·
·
·
·
·
注意黑色词语的音形意
快意读文章
1、速读课文,试一试能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情节吗?
林黛玉初次到贾府
围绕着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本文写了那些事件呢,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初到贾府——拜见贾母众人——初见熙凤——拜见两位母舅——陪贾母用饭——宝黛相见——安排住处
概括梳理小说情节方法
1、抓住小说主要人物
2、注意小说事件
3、注意小说个叙述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4、运用主谓句答题。如: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
在这些情节人物中作者有意突出的是哪几个情节和人物,为什么?
重点段落范读
三间厅
贾母院
五间上房
厢房
荣禧堂
东廊三间
抱厦厅
三间耳房
二门
垂花门
抄手游廊
贾赦院

东角门
穿堂
荣府正门
南大厅
穿堂
内仪门
西角门
二门
仪门
仪门
凤姐院
大门
粉油影壁
角门
后廊
冷眼观贾府
林黛玉进贾府--
讨论思考:
 
“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次来了,她看到的、感受到的与别家有哪些不同?
根据以下提示概括贾府特点。
1、贾府地处什么地方,她来到贾府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
2、
进入贾府到贾母居处,她看到了什么?
3、
她去拜见二舅舅时又看到了什么?
环境描写
林黛玉进贾府--
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荣国府
环境描写
宏伟的外观
林黛玉进贾府--
从荣府西角门进去,走“一射之地”,转至垂花门,过穿堂,绕插屏,再经三间过厅,后面方是贾母居住的正房大院。
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环境描写
讲究的布局
林黛玉进贾府--
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
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
比贾母处不同.
……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彝,一边是玻璃.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
环境描写
华贵的陈设
贾府“与别家不同”的典型环境:
  宏伟的外观,说的是贾府建筑的外部观感;讲究的布局,说的是贾府建筑的内部结构;华贵的陈设,说的是荣禧堂为主的装修器物。这都是社会环境的折射,是贾府地位的反映。还有第四点,就是这第三回中集中描叙的那些礼仪繁复、上尊下卑、等级森严的贵族王侯家族的独特人际关系,这更是社会环境的主要方面。可以说贾府就是当时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而《红楼梦》中所有人物命运都与这典型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熟读课文,完成导学案(二)
做作业喽!
第二课时
品鉴人物
激情赏人物
在我国古典小说和戏曲中,重要人物的出场和亮相都是很讲究的,尤其在长篇小说中,精彩的出场甚至可以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读者过目不忘。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红楼梦》中许多重要人物一一登台亮相。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本文中一出场就留给读者深刻印象的人物,鉴赏他们的形象特点。
请大家看学案预习热身(一)本课描写了哪写人物?刻画人物的方法一样吗?
王熙凤
贾宝玉
次要人物
主要人物
邢夫人、
王夫人
迎春、探春、惜春
贾政、贾赦
实写、详写、单独出场
略写、实写、集体出场
虚写出场
贾母
实写、集体出场(众星捧月)
王熙凤
请同学们结合以下题目讨论凤姐形象
凤姐出场有什么特点?
黛玉纳罕和贾母的话说明了什么?
从凤姐服饰有什么特点?说明了什么?
从其肖像描写能看出她哪些性格特点?
凤姐的言行举止又展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比较下面一组句子,体会不同含义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虽然是外孙女,老祖宗却天天口头心头不忘!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这通身的气派,真是天下无双!
回王夫人
写出场
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
绘肖像
三角眼
吊梢眉
年轻貌美刁钻狡黠
见黛玉
察言观色机变逢迎
举止言行
果断能干
王熙凤
放涎无礼性格泼辣
请大家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鉴赏宝玉形象。
贾宝玉
第三课时
品味小说语言
品鉴人物形象
似贬实褒独立不羁
出场前的侧面勾勒
出场后的肖像描写
《西江月》的总结
孽根祸胎抵触封建
眉清目秀英俊多情
贾宝玉的出场
《西江月》二词的总结



其一,作者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对宝玉的似贬实褒,巧妙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暗示了小说为宝玉安排的悲剧结局。
其二,作者用“正文反作”的手法,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歌颂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他的“愁”和“恨”,正是要求摆脱“世务”“文章”而不可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的“傻”“狂”,是专制压迫和禁锢的结果,是他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于失望和迷惘的一种精神状态
在宝玉和黛玉相见中,宝玉的一系列言行又体现出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被贾母批胡说)
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黛玉心下想道)
宝玉形象概括
叛逆
不合礼教
英俊多情
率直洒脱不羁
尊重女性
出场前的侧面勾勒
出场后的肖像描写
出场后的言行举止
表现主要人物方法
传统技法
言行外貌
细节描写
人物出场
侧面描写、充分铺垫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含英品语言
小说语言包括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我们已经分析了凤姐和宝玉语言,请大家结合课后题三,体会不同身份和性格的人物说话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们结合课后练习三,品一品不同人物语言。
听其言、品其人
熙凤说话看似爽利,实际上察言观色、机变逢迎,透着精明;
宝玉出语语出自然,毫无顾忌,潇潇洒洒却又透着不合时宜;
黛玉言谈得体合礼,小心谨慎,显示出寄人篱下的自尊自重心态。
作者写人物语言如同量体裁衣,听人物语言,就能看出人物的不同身份地位、气质特点。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一样美人两样写
熙凤之眉眼,是凡俗美人眉眼,柳叶眉、丹凤眼,却加三角、吊梢四字,狡黠顿出。
黛玉之眉眼,是绝世美人眉眼,罥烟眉、含情目,又加似蹙非蹙、似喜非喜八字,灵气顿生。
写熙凤之形用俗语苗条、风骚,写黛玉之态用比喻姣花、弱柳,极文雅,是用书卷语写书卷气。
熙凤聪明是藏威露笑,黛玉聪明是七窍玲珑。
同样是美人,作者却用不同笔墨向我们展现出了两个绝然不同的女子,一个美貌狠辣,一个飘逸空灵。
一样美人两样写
我也曾金马玉堂,我也曾瓦灶绳床,
你笑我名门落拓,一腔惆怅,
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间世态炎凉!
褴裳藏傲骨,愤世写群芳,
字字皆血泪,十年不寻常!
身前身后漫评量,今世看,
真真切切,虚虚幻幻,悲悲啼啼的
千古文章。




以林黛玉的口吻运用第一人称改写本文,比一比与原文有哪些差异。
作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