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人教物理必修二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含答案)
必修二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选择题
1、从空中以40 m/s的初速度平抛一重为10 N的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3 s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则物体落地前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
A.300 W B.400 W
C.500 W D.700 W
2、如图所示,在皮带传送装置中,皮带把物体P匀速带至高处,在此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
B.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
C.支持力对物体做正功
D.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
3、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下面关于能量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能量是一个守恒量
B.同一个物体可能同时具有多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C.物体对外做了功,它一定具有能量
D.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下来,说明能量消失了
4、如图所示,均匀长木板长l=40 cm,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右端与桌边相齐,木板质量为m=2 kg,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今用水平推力F将其匀速推下桌子,则水平推力做功为(g取10 m/s2)( )
A.0.8 J B.1.6 J C.8 J D.4 J
5、图示是“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装置,用该装置实验时,需要测出( )
A.小车的质量
B.橡皮筋的劲度系数
C.橡皮筋恢复原长时小车的速度
D.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6、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7、物体从某高度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下列所示图象中,能正确描述物体的重力势能与下落高度的关系的是( )
8、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系一重物,O点为其平衡位置(即重力和弹簧弹力大小相等的位置),今用手向下拉重物,第一次把它直接拉到A点,弹力做功W1,第二次把它拉到B点后再让其回到A点,弹力做功W2,则这两次弹力做功的关系为( )
A.W1<W2 B.W1=2W2
C.W2=2W1 D.W1=W2
9、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A. B. C. D.
10、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小车在运动中会受到阻力作用.这样,在小车沿木板滑行的过程中,除橡皮筋对其做功以外,还有阻力做功,这样便会给实验带来误差,我们在实验中想到的办法是使木板略微倾斜,对于木板的倾斜程度,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板只要稍微倾斜一下即可,没有什么严格的要求
B.木板的倾斜角度在理论上应满足下面条件:即重力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分力应等于小车受到的阻力
C.如果小车在木板上差不多能做匀速运动,就说明木板的倾斜程度是符合要求的
D.其实木板不倾斜,问题也不大,因为实验总是存在误差的
11、一物体质量为1kg,速度为10m/s,它的动能是(???)
A.5J?????? B.10J?????? C.50J?????? D.100J
12、关于能量耗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量耗散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量减少了
B.能量耗散表明能量守恒定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能量耗散表明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越来越少
D.能量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13、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以初速度v0沿光滑斜面向上滑行,当滑块从斜面底端滑到高为h的地方时,以斜面底端为参考平面,滑块的机械能是( )
A.mv B.mgh
C.mv+mgh D.mv-mgh
14、(多选)质量为4kg,的物体被人由静止开始向上提升0.25m后速度达1m/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对物体做功12J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J
C.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
D.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增加的动能
二、实验题
15、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释放纸带前,甲、乙两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纸带下端所挂物体应选 (选填“A”“B”“C”或“D”),理由是 。
三、非选择题
16、世界著名撑杆跳高运动员——乌克兰名将布勃卡身高1.83 m,体重82 kg,他曾35次打破撑杆跳高世界纪录,目前仍保持着6.14 m的世界纪录.请你回答以下两个问题:(g取10 m/s2)
(1)他最后跳过6.14 m 时,至少克服重力做多少功?
(2)他的重力势能改变了多少?
17、某雪橇运动简化模型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的直线雪道AB与曲线雪道BCDE在B点平滑连接,其中A,E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雪道最高点C所对应的圆弧半径R=10 m,B,C两点距离水平面AE的高度分别为h1=18 m,h2=20 m,雪橇与雪道各处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运动员可坐在电动雪橇上由A点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若电动雪橇以恒定功率1.2 kW工作10 s后自动关闭,则雪橇和运动员(总质量m=50 kg)到达C点的速度为2 m/s。已知雪橇运动过程中不脱离雪道,且
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
(1)雪橇在C点时对雪道的压力。
(2)雪橇在BC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020—2021人教物理必修二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含答案)
必修二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选择题
1、从空中以40 m/s的初速度平抛一重为10 N的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3 s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则物体落地前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
A.300 W B.400 W
C.500 W D.700 W
解析:物体落地瞬间v=gt=30 m/s,
则PG=mgv=300 W.
答案:A
2、如图所示,在皮带传送装置中,皮带把物体P匀速带至高处,在此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
B.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
C.支持力对物体做正功
D.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
解析:摩擦力沿斜面向上,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故摩擦力做正功,A正确,B错误;支持力垂直于运动方向,故支持力做功为零,C错误;物体P匀速上升过程中,合外力为零,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D错误。
【答案】A
3、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下面关于能量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能量是一个守恒量
B.同一个物体可能同时具有多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C.物体对外做了功,它一定具有能量
D.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下来,说明能量消失了
【答案】D
【解析】能量的概念是在人类对能量守恒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它的重要特性就是守恒.物体对外做功的过程即是能量释放的过程,功是能量转化的标志和量度.地面上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下来,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能量并没有消失.故A、B、C正确,D错误.
4、如图所示,均匀长木板长l=40 cm,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右端与桌边相齐,木板质量为m=2 kg,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今用水平推力F将其匀速推下桌子,则水平推力做功为(g取10 m/s2)( )
A.0.8 J B.1.6 J C.8 J D.4 J
【答案】A
5、图示是“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装置,用该装置实验时,需要测出( )
A.小车的质量
B.橡皮筋的劲度系数
C.橡皮筋恢复原长时小车的速度
D.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解析:本实验只需要探究橡皮筋做的功与小车获得速度的定性关系,故不需要测量小车质量,橡皮筋劲度系数和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答案】C
6、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汽车先以恒定功率P1起动,所以刚开始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度运动,后以更大功率P2运动,所以再次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A正确。
7、物体从某高度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下列所示图象中,能正确描述物体的重力势能与下落高度的关系的是( )
【答案】B [设物体开始下落时的重力势能为Ep0,物体下落高度h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mgh,故物体下落高度h时的重力势能Ep=Ep0-ΔEp=Ep0-mgh,即Ep?h图象为倾斜直线,B正确.]
8、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系一重物,O点为其平衡位置(即重力和弹簧弹力大小相等的位置),今用手向下拉重物,第一次把它直接拉到A点,弹力做功W1,第二次把它拉到B点后再让其回到A点,弹力做功W2,则这两次弹力做功的关系为( )
A.W1<W2 B.W1=2W2
C.W2=2W1 D.W1=W2
解析:弹力做功的特点与重力做功一样,不用考虑路径,只看起始与终止位置,故D项正确.
答案:D
9、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A. B. C. D.
解析:小物块的运动如图所示,在由A到B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得
mv2=m+mg·2R,
即vB=,B到C平抛,
则2R=gt2,
水平位移x=vBt==
当R=时,x最大,选项B正确。
【答案】B
10、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小车在运动中会受到阻力作用.这样,在小车沿木板滑行的过程中,除橡皮筋对其做功以外,还有阻力做功,这样便会给实验带来误差,我们在实验中想到的办法是使木板略微倾斜,对于木板的倾斜程度,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板只要稍微倾斜一下即可,没有什么严格的要求
B.木板的倾斜角度在理论上应满足下面条件:即重力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分力应等于小车受到的阻力
C.如果小车在木板上差不多能做匀速运动,就说明木板的倾斜程度是符合要求的
D.其实木板不倾斜,问题也不大,因为实验总是存在误差的
【答案】B
11、一物体质量为1kg,速度为10m/s,它的动能是(???)
A.5J?????? B.10J?????? C.50J?????? D.100J
【答案】C
12、关于能量耗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量耗散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量减少了
B.能量耗散表明能量守恒定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能量耗散表明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越来越少
D.能量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解析:能量耗散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能量耗散也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故选D。
【答案】D
13、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以初速度v0沿光滑斜面向上滑行,当滑块从斜面底端滑到高为h的地方时,以斜面底端为参考平面,滑块的机械能是( )
A.mv B.mgh
C.mv+mgh D.mv-mgh
解析:在整个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总量都是mv.
【答案】A
14、(多选)质量为4kg,的物体被人由静止开始向上提升0.25m后速度达1m/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对物体做功12J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J
C.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
D.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增加的动能
【答案】ABC
二、实验题
15、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释放纸带前,甲、乙两同学操作正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纸带下端所挂物体应选 (选填“A”“B”“C”或“D”),理由是 。
解析:甲同学这样做才能使重锤自由下落时,纸带上的点迹较多,故选择甲。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时存在摩擦阻力,使得重锤获得的动能小于它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为减小误差,重锤应选体积小、质量大的。从增加重力减小阻力的影响,故选择B物体。
答案:甲 B 增加重力减小阻力的影响
三、非选择题
16、世界著名撑杆跳高运动员——乌克兰名将布勃卡身高1.83 m,体重82 kg,他曾35次打破撑杆跳高世界纪录,目前仍保持着6.14 m的世界纪录.请你回答以下两个问题:(g取10 m/s2)
(1)他最后跳过6.14 m 时,至少克服重力做多少功?
(2)他的重力势能改变了多少?
[解析] 人的重心大约在人身高的一半的位置,即0.915 m,在撑杆跳的过程中,人的重心升高的高度为:h=6.14 m-0.915 m=5.225 m,在人重心升高的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W=mgh=82×10×5.225 J=4 284.5 J;运动员克服重力做了功,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增加了4 284.5 J.
[答案] (1)4 284.5 J (2)增加了4 284.5 J
17、某雪橇运动简化模型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的直线雪道AB与曲线雪道BCDE在B点平滑连接,其中A,E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雪道最高点C所对应的圆弧半径R=10 m,B,C两点距离水平面AE的高度分别为h1=18 m,h2=20 m,雪橇与雪道各处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运动员可坐在电动雪橇上由A点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若电动雪橇以恒定功率1.2 kW工作10 s后自动关闭,则雪橇和运动员(总质量m=50 kg)到达C点的速度为2 m/s。已知雪橇运动过程中不脱离雪道,且
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
(1)雪橇在C点时对雪道的压力。
(2)雪橇在BC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解析:(1)在C点,雪橇和人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向心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mg-FN=m,解得FN=48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雪橇对雪道的压力大小为480 N,方向竖直向下。
(2)雪橇在AB段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f=μmgcos 37°=40 N,
设雪橇在BC段克服摩擦力做功大小为WBC,从A到C根据动能定理有
Pt-mgh2-f·-WBC=mv2,
解得WBC=700 J。
答案:(1)480 N,方向竖直向下 (2)700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