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黛玉进贾府
那些年,我们课本中出现过的人物
孔乙己
闰土 杨二嫂
藤野先生
祥林嫂
我的叔叔于勒
福楼拜
小弗朗士
杨志
杨修
范进
香菱
奥楚蔑洛夫
那么,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些呢?
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人物描写的方法
各种描写方法的作用
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其他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1)
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
作用: ①渲染气氛; ②衬托人物心情; ③点明时令、地点;④表现人物性格;⑤推动情节发展。
B、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②预示人物命运;③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④推动情节发展。
其他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2)
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此外还有:
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
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
静态描写: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
动态描写:以动写静,或把物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
写 法
人 物
详 写
略 写
实 写
虚 写
单独写
集体写
贾宝玉、王熙凤、林黛玉
王夫人、邢夫人,三春
贾宝玉、王熙凤、贾母等
贾宝玉、王熙凤
迎春、探春、惜春等
贾赦、 贾政
围绕中心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在迎客声中让众多人物登场亮相,人物描写详略得当,虚实结合,试填写下表:
贾府与别家有何不同?
林黛玉进贾府,贾府便是她以后长期生活的地方。听母亲说过外婆家与别家不同,怎么个不同,黛玉今来至外婆家当会细心观察、判断。作者就是
以黛玉进府的
行踪为线索,
通过她的视线
来描写贾府这
一典型环境。
这也是作者第
一次向读者展
现小说的典型
环境。
2、黛玉进入贾府到贾母处,看到了什么?
1、贾府地处什么地方,黛玉来到门前看到什么?
3、黛玉去拜见二舅舅时又看到了什么?
思考:
1.写林黛玉到贾府。
寥寥数语,豪门气派跃然纸上。大石狮子、兽头大门、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连续使用四个“大”字。守门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十来个;不是随随便便坐在那里,而是“列坐”排列整齐;穿着不是随随便便,而是华冠丽服。
这段描写给人一种气势煊赫,门禁森严的感觉,同时揭示了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和社会地位。
内外有别,等级分明,礼规繁琐。轿子进入荣府,“一箭之地”就要换成小厮来抬,到了垂花门,小厮也要“肃然”退出,由众
婆子搀扶进去,到了正房大院才由丫头迎进屋内。
这段叙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贵族家庭的等级观念和礼规。
透过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那皇帝御书的金匾、乌木錾银的对联,那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果然与别家不同。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
这个典型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贾府的“硬件”
1.宏伟的外观。
处于繁华街市、阜盛人烟之中的贾府建筑,在黛玉的眼中,仅就外观,就突出地感觉到它“大”:门前蹲着两个大狮子;门是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书写着五个大字。三个“大”字不但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外观,而且也暗示了贾府显豁高贵的社会地位。
2.讲究的布局。
比如贾母的正房大院,就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族气派。就贾赦住处,虽不似贾母的正房那样,却也有仪门和厢庑游廊。至于“荣禧堂”的五间大正房,被仪门、耳房、穿堂、甬道簇拥着,更是轩昂壮丽。
3.华贵的陈设。
就“荣禧堂”而言,先以特写镜头详细介绍了堂屋中的匾额,无论是匾的质地花纹,匾上大字的规格,还是匾上的题字与印玺,都显示着主人的社会地位;室内陈设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楠木交椅、玻璃盒等,都说明了主人的富贵豪华。就是耳房内的陈设和器物也颇为华贵:靠背、引枕、条褥,都饰以龙蟒;小几、香盒、酒槲、茗碗乃至痰盒都各具特色。
贾府的“软件”
1、非凡的服饰。
如王熙凤的衣饰打扮“彩绣辉煌”,贾宝玉、王夫人等乃至仆妇下人,“包装”都是很“精良”。
2、骄矜的气质。
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三春等人,身上都有一种骄矜之气。
3、更重要的,贾府有着一套繁文缛节。
如用饭时,“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十分讲位次;丫鬟旁边执着拂尘,李纨、熙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寂然”吃饭,吃过了漱口洗手,之后吃茶。一套仪节,均不得乱来。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贾府的富贵尊荣,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礼教的;不仅写出了富贵尊荣,也写出了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
贾府与别家有何不同?
宏伟的外观
硬件 讲究的布局
华贵的陈设 富贵尊荣
贾府
非凡的服饰 威严袭人
软件 骄矜的气质
烦琐的仪节
黛玉是在母亲去世后投奔外婆家的,虽然贾母十分疼爱,她却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进贾府后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细心、多虑、自尊是她的性格特点。
林黛玉
细 心
多 虑
自 尊
林黛玉
(美貌多情、体弱多病)
今至其家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邢夫人留吃饭
(顾全大局、处处留心)
王夫人家让座
(再三推让、谨慎从事)
关于读书的回答
(甚为谨慎,适时改口)
绘其外貌、神情
众人眼中的黛玉: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王熙凤眼中的黛玉: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
女儿,竟是个
嫡亲的女,怨
不得老祖宗天
天口头心头一
时不忘。
宝玉眼中的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
之愁,娇袭一身之
病。泪光点点,娇
喘微微。娴静时如
娇花照水,行动处
似弱柳扶风。心较
比干多一窍,病如
西子胜三分。
王熙凤
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的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
节选部分以四个层次
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她的性格特征。
写出场、绘肖像、见黛玉、回王夫人
写出场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文中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笔法来描写王熙凤的出场,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脂砚斋读到这里,情不自禁地喝彩道:“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走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
绘肖像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分别说说文中的服饰描写、容貌描写表现了王熙凤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清代言妇女美,在娇羞媚态,服饰“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清·李渔)。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一身的妆饰,暗示她的贪婪与俗气,侧面反映了她的内心的空虚。与其说是褒赞,勿宁说是贬斥。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的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这段文字是王熙凤言谈的精彩片断,充分表现了她的善于逢迎的性格特点,有一箭四雕的功效,请你谈谈对“一箭四雕” 的理解。
见 黛 玉
一是讨贾母的欢心,二是使黛玉感到温暖,三是让邢、王二夫人感到愉悦,四是让迎春、探春、惜春三姊妹觉得内心平衡。
回王夫人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这里能看出王熙凤的什么特点?
回王夫人
写出场
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
绘肖像
三角眼
吊梢眉
年轻貌美刁钻狡黠
见黛玉
察言观色机变逢迎
举止言行
果断能干
王熙凤
放涎无礼性格泼辣
贾宝玉
在黛玉眼中,他是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他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正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
王夫人因说:“……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
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
《西江月》二词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西江月》二词的总结
其一,作者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对宝玉的似贬实褒,
巧妙地歌颂了宝
玉反封建的叛逆
性格,暗示了小
说为宝玉安排的
悲剧结局。
其二,作者用“正文反作”手法,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歌颂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他的“愁”和“恨”,正是要求摆脱“世务”“文章”而不可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傻”“狂”,是专制压迫和禁锢
的结果,是他在痛
苦中寻求新的生活
和理想,而又找不
到出路,陷于失望
和迷惘的一种精神
状态。
《西江月》二词的总结
似贬实褒独立不羁
出场前的侧面勾勒
出场后的肖像描写
《西江月》的总结
孽根祸胎抵触封建
眉清目秀英俊多情
贾宝玉
——反对封建束缚蔑视世俗
课文对贾宝玉性格特点的刻画
出场前的侧面描写
孽根祸胎 混世魔王 疯疯傻傻
顽劣异常 极恶读书 内帷厮混
与世俗格格不入
出场后的肖像描写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
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眉清目秀英俊多情
《西江月》二词的评判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于家于国无望。
独立不羁封建叛逆
(似贬实褒)
文章写人,运用多种方法,主次、详略、虚实结合,集体与单独介绍相结合
王熙凤 、贾 母
林黛玉 、贾宝玉
次要人物
主要人物
邢夫人 、 王夫人
迎春、探春、惜春
贾政、贾赦
实写、详写
略写、实写、集体写
虚写、略写
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把小说中的人物描写的方法作了一个系统的梳理,使我们不仅对这篇课文的人物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也对以后小说学习中的人物形象有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方法。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