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2-17 10:5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音乐巨人贝多芬》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2.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课前预习】
1.找出关于贝多芬外貌的句子,说说这些描写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2.重荷 深邃 踌躇 磐石 门槛 为难
流氓 下颏 模仿 头颅 喧嚣 惹人注目
3.你从一代音乐大师的身上学到什么,得到什么启示?
【课堂导学】
一、整体感知
1.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2.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二、品味探究
1.跳读全文,勾画出描写贝多芬的句子,并说说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作者主要是通过哪个方面来刻画贝多芬的形象的?阅读课文6、7、9三小节,思
考这些段落中外貌描写的作用?
3.请同学们把贝多芬的肖像画与课文中的描写作个对照,看看像不像,像在哪?
4.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语句深深地触动了你,而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

【课后检测】
一、积累·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深suì( )踌 chú( ) pán( )石
门kǎn( ) niē( )弄 清xī( )
头lú( ) 喧 xiāo( )
2.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A.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枝铅笔给客人。( )
B.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 )
C.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 )
二、阅读·感悟
他接着说: “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停地记下来。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餐。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顿和巴赫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贝多芬向他的客人叙述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那次节目是《费黛里奥》。当他站在台上按着节拍指挥时,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可是谁也不忍告诉他。演奏告终,全场掌声雷动。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贝多芬对客人大声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1.“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指的是什么?
答:
2.“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
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答:
3.“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
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有何含义?
答:
三、表达·交流
小组讨论:站在“客人”的角度谈谈此次访问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