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社戏》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情节、结构分析小说,并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
1.文中一共回忆了哪些事情
2.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
归省 行辈 不惮 踱步 潺潺 撮
絮叨 朦胧 怠慢 撺掇 家眷 棹船
3.作者在文中表现了平桥村怎样的民风
4.课文中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 你最喜欢哪一位 请简要说明理由
【课堂导学】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划分结构。
2. 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3.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4.我看社戏的地点是平桥村。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我为什么称它为“乐
土”?
二、品味探究
1.分析双喜的言行,谈谈双喜是好孩子头还是坏孩子头?
2.分析六一公公的言行,谈谈六一公公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
3.朗读课文第11、12节,谈谈课文从哪些感官写景,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
4.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课后检测】
一、积累·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归省( ) 行( )辈 不惮( ) 旺相( )
船楫( ) 纠( )葛 桕( )树 渔父(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yǒng( )跃 yùn Zǎo ( ) cuān duo ( ) mí( )散
jiǎo( )洁 hè cǎi ( ) xù dao ( ) 家juàn( )
3.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
行辈 犯上
写包票 撺掇
弄潮
二、阅读·感悟
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没有的。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 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 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我高兴了。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不可靠;母亲又说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1.分析画线句子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答:
2.文段主要描写的人物是双喜。“大悟似的”与“大声的说道”属于 描写
方法,分别表现了双喜的 、 的特点。
3.“底细”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
4.双喜所写包票里“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表达作用
是什么?
答:
5.本文写了“我”的家乡的文化习俗——社戏。请同学们想想自己的家乡有些什么
文化习俗,可与同学们对话交流,说给大家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