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竹影》学案
【学习目标】
1. 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 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 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课前预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参差( )( ) 收藏( ) 惬意( ) 口头禅( )
徘徊( )( ) 弥( )漫 姿( )态 水门汀( )
2.小伙伴在夏夜乘凉时都看了些什么?做了哪些富有童趣的事情?
3.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为什么用“竹影”作为本文的标题,而不是“谈画”或者“童
年趣事”?
4.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说,中国画有什么特点?西洋画有什么特点?
【课堂导学】
一、整体感知
阅读文章,注意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品味探究
1. 文中的小伙伴在夏夜乘凉时都看了些什么?做了哪些富有童趣的事情? 在这其
中,你觉得最富有童趣的是哪些描写?为什么?
2. 读一读文章中对父亲的描写,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父亲的善于引导,简要
地作些评价。
【课后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幽(yōu)暗 弥(mí)漫 挽(wǎn)救
B.惬(qiè)意 闪烁(shuò) 一缕(lǚ)
C.收藏(cánɡ) 花瓣(bàn) 乱撇(piě)
D.口头禅(chán) 参(cēn)差 参差(cì)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姿态 玩耍 混合 墨笔
B.颜料 闪烁 藤椅 曼画
C.挽救 青蛙 蒸发 猜想
D.仿佛 横幅 告辞 疏密
3.下面句子中“竟”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这样宏伟的建筑,竟然只用了十个月时间完成了。
B.我真没有想到他竟敢当面撒谎。
C.在这深山区里竟有一所这么好的学校。
D.有志者事竟成。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童心天真烂漫,孩子们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
B.本文的作者丰子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
C.本文中“爸爸”的出现,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艺术入门课。
D.本文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写出了中国画的艺术特征。
二、阅读·感悟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徘徊之间,我们同时发现了映在水门汀上的竹叶的影子,同声地叫起来:“啊!好看啊!中国画!”华明就拿半寸长的铅笔去描。弟弟手痒起来,( )(连忙 赶紧 赶快)跑进屋里去拿铅笔。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不久他拿了一把木炭来分送我们。华明就收藏了他那半寸长的法宝,改用木炭来描。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一面谈着:“这一枝很像校长先生房间里的横幅呢!”“这( )(一丛 一束 一枝)很像我家堂前的立轴呢!”“这是《芥子园画谱》里的!”“这是吴昌硕的!” 忽然一个大人的声音在我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这是管夫人的!”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华明难为情似的站了起来,把拿木炭的手藏在背后,似乎害怕爸爸责备他弄脏了我家的水门汀。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立刻对着他说道:“谁想出来的?这画法真好玩呢!我也来描几瓣看。”弟弟连忙拣木炭给他。爸爸也蹲在地上描竹叶了,这时候华明方才放心,我们也更加高兴……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徘徊( )( ) 手痒( )
收藏( ) 水门汀( )
2.给文段空缺处选填合适的词语。
3.“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理解了吗?说一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4.概括本段内容。
5.你有没有过类似生活体验,拣最有趣、最有意义的说一件,好吗?
答:
三、表达·交流
1. 细读课文第6段,归纳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然后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与美术课上完成一幅水彩画或一幅国画。
2. 丰子恺的成功与其父的教育引导有关吗?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以“如果我是家长”为题写一篇短文,畅谈自己的教育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