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木兰诗》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木兰诗》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2-17 10:5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木兰诗》学案
【学习目标】
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
【课前预习】
1. 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2. 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
机杼 军帖 可汗 鞍鞯 辔头 朔气 胡骑 金柝
阿姊 云鬓 策勋十二转 著我旧时裳 鸣溅溅
3.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课堂导学】
1.认真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利用古汉语字典,就文章中一些字词的音义、精彩诗句等内容制作学习卡片,并试
着翻译课文。
4.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反馈检测】
一、积累·运用
1.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
(1)策勋十二转(  )
A.次  B.回   C.转动
(2)赏赐百千强(  )
A.多  B.大   C.有余
(3)愿为市鞍马(  )
A.市场 B.买   C.集市
(4)愿驰千里足(  )
A.希望 B.愿意  C.能够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3.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4.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6.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7.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二、阅读·感悟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6题。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
1.《木兰诗》选自_________朝_________ (人名)编的_________,,这是汉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________的女英雄形象。
2.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

3.请你从《木兰诗》中找出与《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句式相同的一句。
4.《木兰诗》中写了木兰征途中的“夜色”,《石壕吏》中也写了“夜色”,它们在诗中各起什么作用。
5.请分析“木兰从军”和“老妪应征”各自的缘由,并分别写出作者对这两件事的态度。
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一句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概括地写出了木兰驰骋沙场的矫健身姿。请你展开联想,用简短的文字具体描写出木兰驰骋沙场的动作、神态、表情等。
三、表达·交流
发挥想象,为木兰写一篇战后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