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10 08:5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49680010248900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两个子目。第一子目分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第二子目大部分是新增加的内容,展现了近代以来世界商业贸易的发展。
这两个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促成近代商业贸易发展变化的条件。近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变化,是世界市场不断发展的主要内容,同时又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二者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形成紧密的关联。
本课两个子目的内容中,世界市场的形成在必修课程中已作为重要内容讲授过,教材采用概述的方式叙述。而近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变化、世界市场与商业发展变化的关系在必修课程中没有着重叙述,涉及的内容、概念,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教材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叙述。
【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及高一的历史学习,学生对本课知识已有一定的涉及和积累,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与深度学习,深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与商业贸易的发展变化,理解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认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发展对商业贸易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近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变化。
难点: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近代商贸活动发生了巨大变化。
世界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世界市场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商品贸易的交换场所,是世界各国通过互助合作和贸易往来建立起来的商品交换的领域。
广义的世界市场,是指发展为世界规模的资产阶级经济社会的整体。这两方面联系密切,前者是后者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后者是前者发展的结果。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统一的世界市场总体的形成大约经历400年的时间。
设计意图:对历史名词“世界市场”进行科学解释,化难为易,有助于学生理解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
讲授新课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
材料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191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输出示意图
思考:15世纪——20世纪初,世界市场相继发生了哪些变化?概括每一次变化的原因。
提示:
第一次变化是指15世纪末—18世纪中期,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到初步形成。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掠夺。17-18世纪,荷兰、英国、法国也紧随其后,纷纷加入争夺殖民地行列。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
第二次变化是指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国家把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原因: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他们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第三次变化是指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进行商品输出外,还进行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史料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世界市场形成的阶段特征。
【总结】
15世纪末—18世纪中期,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到初步形成。这一时期世界市场地理范围是有限的。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工业资本代替了商业资本,在世界市场上居支配地位,促进了国际专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深化。
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垄断资本占主导地位,形成了以金本位制为特征的世界货币和多边贸易体系。
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1、国际贸易中心的变化:
3028950-45720材料 材料
▲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 ▲1763年西方崛起时的世界
思考:比较两幅图片,结合教材内容指出新航路开辟后欧、亚两大洲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提示:
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下降。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尔、尼德兰的安特卫普、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亚洲新的贸易中心——印度的果阿、中国的澳门、日本的长崎、菲律宾的马尼拉。
2、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材料一 荷兰东印度公司
1602年,荷兰的大商人集股组成海外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公司从政府那里得到了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广阔区域的贸易垄断权。公司有权代表国会对外宣战、签订条约、招募军队、在殖民地发行货币和任命官员等。这个公司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得了非洲的好望角,南亚的锡兰和马拉巴海岸,以及东南亚的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地。
——历史纵横
材料二 (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
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
(东印度公司)总督及其临时代理人有权制定合理的法律。
——摘译自《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1600年12月31日)
思考: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教材内容,指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了哪些新型的商业经营方式? 荷兰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经营有何特点?
提示:
方式——商品交易所、银行、股份制贸易公司、证券交易所、百货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
特点——实行股份制、政府保护、贸易垄断、拥有部分国家职能、殖民掠夺。
材料 材料
27051002095528575020955
思考:近代中国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鸦片战争后,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工业化。
3、商品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材料三 1500年以前,主要的跨区域贸易首推欧亚贸易,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到近代早期结束之时,这种数量非常有限的奢侈品贸易已让位于生活必需品大宗贸易。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思考:依据材料和教材,指出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商贸领域的商品种类、数量和商品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黑奴贸易和英国对华鸦片走私反映的本质问题。
提示:
种类——增多。甚至包括黑奴、鸦片等也成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
数量——增多。一些昔日的奢侈品成为大众化商品,例如香料。
商品结构——商品交换以奢侈品为主变为以生活必需品为主。
本质问题——黑奴贸易和鸦片走私是殖民侵略的方式,属于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充满了血腥、肮脏和罪恶。
4、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
材料四
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年
22%
8%
13%①
10%
1913年
15%
11%
13%
8%
4%
注:①为1872年数据。
——根据[德]库钦斯基著,陈东旭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编制
思考:依据材料和教材,指出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的世界贸易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提示:
变化——19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20世纪初,英国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主要原因——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德国、美国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在工业上赶上和超过英国,因此,英国一家独大的格局被逐渐打破了。
设计意图:通过教材梳理和深入挖掘,展现近代以来世界商业贸易的发展,感受近代世界商业贸易的变化,从而理解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发展对商业贸易的影响。同时使学生感受到近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对殖民地和半殖民的双重影响,
【总结】
1. 国际贸易中心的变化: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亚洲出现新的贸易中心。
2. 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出现商品交易所、银行、股份制贸易公司、证券交易所、百货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新型商业经营方式。
3. 商品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增多。
4. 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19世界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课堂小结】
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商业经营方式,商品的种类、数量和国际贸易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世界市场的形成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形成紧密的关联。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着近代世界市场和商业贸易的发展,近代世界市场和商业贸易的发展过程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日益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新的商业经营方式逐渐引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
【反馈与评价】
材料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发展起来,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思考:试分析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的关系。
提示:
随着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展,欧洲列强将广大的亚非拉地区纳入其殖民统治,这就使欧洲与外界经济联系的范围空前扩大,商业资本获得了无比广阔的活动场所;与此同时,欧洲商路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英国相继崛起,成为海上强国。
从空间上看,商品销售的市场空前扩大,遍布世界各地;商品种类日益丰富、数量急剧增多,在欧亚两洲的市场上,出现了原产于美洲的烟草、可可、玉米、番茄、马铃薯等新物种;亚洲、非洲出产的大米、蔗糖、茶叶和咖啡等也大量涌入欧洲、美洲市场;来自东方的产品——香料更是大量涌入欧洲国家,结果使欧洲市场上的商品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如香料这样一些历来只是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商业贸易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扩张。
二者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形成了紧密的关联。
17世纪,荷兰商人从南非进口小麦,从印度进口玛瑙和贝壳,从巴西进口蔗糖。小麦养活了国内消费者,他们更多地从事商人、银行家和手工业者等职业,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荷兰的自然环境不利于农业发展
C.荷兰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D.荷兰地处欧洲的交通要地
【答案】A
独占贸易公司是荷兰向海外扩张的有力组织形式。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可以享受许多特权,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陆、海军,有权宣战或媾和,有权建立殖民地和管理殖民地。这反映出荷兰殖民活动的特点是( )
A.殖民侵略以海上掠夺为主
B.建立垄断性股份贸易公司
C.以政府为后盾,官商勾结
D.商品输出与文化渗透相结合
【答案】C
“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正是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日益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世界市场与世界历史相互推动
B.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形成
C.世界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历史的进步
D.工业革命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
【答案】B
3524250552450下图为1881年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股票右侧载:“……直隶爵阁督部堂李(李鸿章),批准设局招商开采煤铁等矿,札饬筹办等因,当经本局议定,召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仟股,每股津平宝纹银一百两,一股至千股皆可附搭……”由此可知( )
A.洋务派为军事工业招股筹款
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企业具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
D.洋务派开始采用官督商办方式
【答案】C
【板书计划】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
1. 15世纪末—18世纪中期:
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到初步形成。
2.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
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3. 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1. 国际贸易中心的变化
2. 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3. 商品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4. 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
17011656586220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介绍了近代以来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的发展历程。本部分内容属于世界史,学习的难度较大。但对本课学习较为有利的是学生对本课知识已有一定的涉及和积累,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积淀作用。我认为本课应该给学生讲明白以下几点:
一、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二、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商业贸易的变化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形成紧密的关联。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促成近代商业贸易发生变化的条件。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是世界市场不断发展的主要内容,同时又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着近代世界市场和商业贸易的发展,近代世界市场和商业贸易的发展过程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过程。
四、本课涉及历史名词较多,如世界市场、商业经营方式、商品交易所,证券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东印度公司、国际贸易格局等,教师应把握好这些概念,帮助学生理解。
【参考资料】
1.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2.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