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10 08:5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80770011772900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三个子目,第一个子目是“世界经济的发展”,第二个子目是“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第三个子目是“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这三个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第一子目呈现了世界经济的变化。第二、第三两个子目在此基础上重点叙述了现代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一子目主要选取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措施,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来展现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这个子目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没有要求。该子目的设置是为了将课标中的“20世纪以来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置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中,以便更好地理解。第二、第三两个子目则紧扣课标要求,重点选取了对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有重要影响的国际经济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以这些组织为例,介绍了20世纪以来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及高一的历史学习,学生对本课知识已有一定的涉及和积累,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与深度学习,深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学目标】
了解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认识国际贸易、金融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认识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
【重点难点】
重点:20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发展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难点:国际经贸体系与国际金融的具体内容。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当今时代,各种电子商务平台层出不穷,极大地便利了人类的经济活动。这些平台突破了时空的障碍,提高了商业效率,也降低了相关商业成本,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20世纪以来人类经济与生活的变迁。本节课,我们重点分析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发展,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那么,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展变化的呢?我们先来看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
设计意图:利用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商平台引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讲授新课
一、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
1、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思考:指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根本原因是什么?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使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发展的责任。
2、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
思考:分析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
提示:
生产关系的变化——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生产力的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升级。
(二)苏联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 1910—1990年部分国家经济数据表(单位:百万吨)
年份
项目
国家
俄国(苏联)
德国(联邦德国)
美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1910年
原油产量
11.3
0.1
27.9
0.3
钢产量
3.3
13.1
26.5
6.5
3.4
0.009
1937年
原油产量
28.5
0.5
172.9
0.4
钢产量
17.7
19.8
51.4
13.2
7.9
5.8
1950年
原油产量
37.9
1.1
266.7
0.1
0.3
钢产量
27.3
12.1
87.8
16.6
8.7
4.8
1970年
原油产量
353
7.5
475.3
0.1
2.3
0.8
钢产量
116
45.0
119.3
28.3
23.8
93.3
1990年
原油产量
553
3.6
371.0
88
3.0
0.5
钢产量
154
38.4
89.7
16.5
19.0
110.3
——根据[英]米切尔编,贺力平译《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编制
思考: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提示:
成就的取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三)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材料二 1978—2018年中国经济数据表
年份
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工业附加值/亿元
农林牧副渔业增加值/亿元
进出口总额/亿元
1978年
3678.7
385
1621.4
1072.5
355.04
1988年
15180.4
1378
5814.0
3865.2
3821.79
1998年
85195.5
6860
34133.9
14816.4
26849.68
2008年
319244.6
24100
131724.0
33428.1
179921.47
2018年
919281.1
66006
301089.3
67558.7
305008.13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编制
思考: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78—2018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
提示: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此后,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二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经济振兴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挑战。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面对挑战,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材料
1400175116205
▲“一带一路”宣传画
思考:面对挑战,中国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
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中国在世界经济领域持高度负责与合作的精神。
【总结】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1)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2)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3)全球化趋势明显,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
(4)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促进了经济飞速发展;进一步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树立高度的制度自信。
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1、从19世纪70年代到二战,由于战争和经济危机,各国通过贸易封锁和提高关税保护本国贸易
国际贸易总量因此增速放缓,落后于生产的增长速度,人民生活困难。
思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带来的后果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
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以邻为壑无助于世界发展。
2、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23个国家于1947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材料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徽标
材料三 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思考:依据材料和教材,分析美国在关贸总协定中所处的地位;概括关贸总协定的宗旨;并说明该协定的作用。
提示:
地位:美国居于主导地位;
宗旨: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
作用: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3、 1995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
材料
24765064770
▲世界贸易组织的徽标
材料四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二战”后形成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在世界贸易领域,关贸总协定的历史局限性日益突出,作为非正式生效的国际条约,它的一些规则缺乏法律的约束,它的临时性也削弱了它的权威性;它的“例外条款”促成“灰色区域”,使合法与不合法的认定基准模糊,导致许多原则不能有效实施;它的解决争端的机制不完善,使谈判结果往往取决于各国实力的强弱,难以达到应有的公正。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思考:依据材料和教材,概括关贸总协定存在的弊端;分析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及其成立的意义。
提示:
弊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不是一个常设组织,而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在体制上和规则上有着很多方面的局限性:它的“例外条款”促成“灰色区域”,使合法与不合法的认定基准模糊;它的解决争端的机制也不完善。
宗旨:各成员国力求扩大货物与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合理利用世界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和利益,建立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意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间关税的下降和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直接降低了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费用,刺激有效需求,提高了生活水平。
4、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161925192405材料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纪念标识
材料五 大幅降低进口关税。减少进口成本,促进贸易发展,让世界各国更多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消费繁荣带来的红利。截至2010年,中国货物降税承诺全部履行完毕,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至9.8%。其中,工业品平均税率由14.8%降至8.9%;农产品平均税率由23.2降至15.2%,约为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的四分之一,远低于发展中成员56%和发达成员39%的平均关税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思考:依据材料和教材,说明中国不断降低关税的原因;并概括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提示:原因——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让世界各国更多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消费繁荣带来的红利;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积极融入世界。
影响——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有利位置,从而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深刻影响,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5、20世纪后期以来,贸易形式发生变化,电子商务兴起
【总结】
20世纪以来的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1. 二战和1929—1933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深刻教训促使各国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 1995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体系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服务贸易增长迅速。
3. 20世纪后期,贸易形式发生变化,电子商务兴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通过史料探究,进一步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进一步感悟中国正在以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
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628650571501、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材料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徽标
思考:阅读教材,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宗旨和主要业务有何不同?
金融组织
宗旨
主要业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重建国际货币制度,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增强会员国维持经济繁荣的信心。
向会员国发放短期贷款,用于进行国际收支调整。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世界银行)
鼓励对外投资,促进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世界银行成立初期,贷款对象集中在西欧国家,后来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这些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能源开发、农业、公用事业、文教卫生等。
材料六 到1998年,大约90个国家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各种形式调整计划的影响,2007年1月该组织有186个成员。
以中国为例,从1980到2009年6月,世界银行对中国的贷款承诺额接近460亿美元,用于支持309个项目,其中投入农业和基础设施的贷款占贷款额度的70%以上。到2010年,世界银行有186个成员。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思考:依据材料和教材,概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提示: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国际金融领域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成员不断扩大,贷款不断增加。它们依然是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趋势
材料
190500130175
▲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后,一名抗议者在示威
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为人们提供各种资金便利,但是也具有相当的风险。
思考: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历史事件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
事件——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
启示——我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既要抓住机遇,也要认清风险,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趋利避害;政府应该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3、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
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2015年,中国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材料七 考虑到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在推动亚洲经济体持续增长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提升本地区应对未来金融危机和其他外部冲击的能力;
认识到基础设施发展在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一体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推进亚洲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进而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
确信作为旨在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的多边金融机构,银行的成立将有助于从亚洲域内及域外动员更多的亟需资金,缓解亚洲经济体面临的融资瓶颈,与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形成互补,推进亚洲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同意成立银行……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2015年6月29日)
思考:依据材料,分析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背景和目的。
提示:背景——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
目的——解决亚洲经济体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以推动亚洲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亚洲经济体的抗风险能力。
4、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电子金融与网络金融日益普及

【总结】
20世纪以来的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金融组织,对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金融全球化、电子化,便利了人们的消费,也具有相当的风险。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金融全球化、电子化,便利了人们的消费,也具有相当的风险。通过史料探究,进一步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进一步感悟中国正在以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
【课堂小结】
47625123825
经济的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进入20世纪以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催生了两次世界大战,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端。
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认识到国际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贸易和金融,对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的交易方式,电子商务和电子金融改变了人类生活,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反馈与评价】
《漫长的20世纪》指出:30年代大危机爆发,人们放弃了相对稳定货币的追求,“世界资本主义退到了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里。”为此,战后采取的措施是
A. 政府加强了对经济干预 B. 建立“福利国家”
C. 建立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 D. 发展“混合经济
【答案】C
1172年,威尼斯采取崭新的融资方式——发行公债;17世纪初,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成立;19世纪,伦敦的银行发展模式深深地影响了世界;20世纪中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这反映了
A. 世界经济中心的兴替转移 B. 国际贸易机制的创新调整
C. 资本主义经济的纵深发展 D. 自由主义思想的有效实践
【答案】C
194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而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A.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增强
B.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 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 冷战结束推动国际决策民主化
【答案】C
自从有了各种订餐软件,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挑选附近的各种美食,并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了更多的工作、娱乐的时间。这反映了
A. 交通运输业推动餐饮业的革命
B. 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C. 人们饮食习惯发生革命性变化
D. 人们饮食结构的革命性变化
【答案】B
【板书计划】
一、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1. 从19世纪70年代到二战,各国通过贸易封锁和提高关税保护本国贸易
2.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
3.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4.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5. 20世纪后期以来,贸易形式发生变化,电子商务兴起
三、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1. 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金融全球化
3. 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
4. 电子金融与网络金融日益普及
【教学反思】
本课叙述了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国际贸易、金融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本课内容丰富,也有较多的历史名词,需要教师进行必要取舍和适当解读,学生学习难度较大。但对本课学习较为有利的是学生对本课知识已有一定的涉及和积累,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积淀作用。我认为本课应该给学生讲明白三点:一、二战后,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贸易和金融,对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促进了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的交易方式,电子商务和电子金融改变了人类生活,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三、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中国在世界经济领域持高度负责与合作的精神。
【参考资料】
1.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