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2-10 09:0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15390011506200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本课立意:本科呈现人类的重大疾病以及医学成就,尤其以中医药为重点。疫病影响历史,人类在抗争过程中摸索医学规律,积累经验。中医药诞生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对中国人的健康格外重要,在医学史中独具特色。
教材分析:本课一共三个子目,第一个子目“历史上的疫病”是历史环境,主要阐述疫病的肆虐,危害人类健康,改变历史进程,刺激人们进行抗争。第二子目“中医药成就”是重心,主要讲述中国古人在与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构建中医理论。第三子目“西医在中国的传播”是讲述西医以科学手段为依托,逐步传入中国,并改善了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
三个子目存在的是先后的逻辑关系。从时间上看,疫病产生、古代中医成就、近代西医发展一脉相承。从内容看,疫病重大灾害、中医药应对、西医带来的发展有递进关系。
重点:知道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危害,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难点:理解疫病对历史的影响。
课标要求:知道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影响;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
内容取舍:第一子目是“历史上的疫病”,首先呈现人类历史上的长期肆虐的疫病,然后对疫病的影响从三个维度展开:疫病给社会带来的灾难;防疫方法和救治机构的发展;人们防疫思维的开拓。
第二子目是中医药的成就,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中医药的成就。这个子目三个层次的内容丰富,逻辑清晰。
第三个字母是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强调近代以来西医传入,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很大进步。在学术基础、临床实践、卫生观念上都有长足的发展。
导入:
2020年,当中国正在进入脱贫致富攻坚战,一起奔小康的道路上行进时。一场突如其
来的新冠肺炎席卷全球,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死亡,也给世界经济的发展蒙上了阴影。而我们国家政府组织调动大量的人员,全民防疫抗疫,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保证了经济的稳定发展。那么古代有哪些疫病?给人类社会有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中国与世界历史上的疫病和医学成就。
历史上的疫病
(一)疫病:
是指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也就是流行性急性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时间长,危害极大。
人类饱受疫病的折磨。
(二)古代的疫病
1. 天花
天花是人类接触最早的疫病之一,延续了数千年之久。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
染病。专家们推测,可能在一两万年前地球上就有天花病毒。古代世界大约60%的人会受到它的威胁,1/4的感染者会死亡,幸存者中的一半儿以上会留下麻面或失明。天花是古代最令人恐惧的传染病。据传,天花病毒感染给人类,可能是在3000年前的印度或埃及。从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木乃伊上,可以发现天花留下的瘢痕,这是目前最早的天花例证。
4世纪开始向外传播。6世纪阿拉伯国家中发生了第一次天花流行。15世纪,欧洲开始流行天花,在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每五个人就有一个带有天花留下的斑痕。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英国女王玛丽二世、德皇约瑟一世、俄国皇帝彼得二世等,都是感染天花而死的。整个18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人数在1.5亿以上。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包括天花在内的众多传染病带到了美洲。
鼠疫
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患者常常出现发热、毒血症、淋
巴结肿大等症状。
鼠疫是古代社会爆发时间极长、危害极大的疫病,导致人口的锐减与社会生产停滞倒退,给人类留下了惨痛的回忆。
541年,东罗马查士丁尼大帝在位的时代,一场淋巴腺鼠疫起源于中东,后流行中心转移到近东地中海沿岸。542年,经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陆海商路传至北非、欧洲,几乎殃及当时这一地区所有国家。
这次流行持续了五六十年,并且在不下200年的时间里反复爆发,极流行期每天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1亿人。疫病扫过的地方,城市荒芜毁坏,整座整座的村庄常常只余下连片荒烟蔓草。这次大流行使得连年征战的东罗马帝国最终耗尽了人力和财力,查士丁尼收复西罗马、恢复帝国昔日荣耀的雄图也化为了泡影。
(2)14世纪的黑死病持续时间长,欧洲人口死亡过半,给社会带来巨大冲击。
黑死病是鼠疫的一种,因患者皮肤呈现黑斑,所以称为黑死病。它的流行发生在14世纪,至于它的起源,众说不一。
一种说法是,鼠疫和他们身上的跳蚤来自横贯欧亚大草原的商旅车队,随着货物源源运向西方,鼠疫也从中亚沿着克里米亚海岸,一路散播到西西里、热那亚以及欧洲的其他地方。
此时鼠疫在欧洲销声匿迹已经将近800米,绝大多数人对这种疾病几乎毫无抵抗能力。因此,它一露面儿就势不可当。
仅1347-1350年,欧洲死于该病的人数估计就有2000万-3000万,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佛罗伦萨一地的人口在1348至1427年几乎减少了3/4。
展示教材第80页的图片:15世纪关于黑死病的木刻版画。
解读:这幅木刻版画,反映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深刻印象,展现了当时人们对此产生的强烈恐惧心理。
材料一 意大利作家薄伽丘描述了14世纪中期意大利佛罗伦萨瘟疫的大流行:
宏伟的宫室,华丽的大厦,高大的宅第,从前达官贵妇出入如云,现在确十室九空,连一个最低微的仆从都找不到了!有多少显赫的姓氏、巨大的家产、富裕的产业遗下来没有人继承!有多少英俊的男子、美丽的姑娘、活泼的小伙子,在早晨还同亲友们一起吃点心,十分高兴,到了夜里,已到了另一个世界去陪他们的祖先吃晚饭了。
——[意]薄伽丘著,方平等译《十日谈》
解读:薄伽丘是意大利佛罗伦萨文学家,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十日谈》故事背景是波罗伦萨遭遇黑死病的侵袭,大量人口死亡,恐惧蔓延在整座城市。十位男女青年逃往郊外别墅,以躲避瘟疫。这段材料主要说明的就是《十日谈》对黑死病影响的描述。
佛罗伦萨曾经是意大利经济文化极为发达的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云集,然而饱受黑死病的灾难。材料中呈现的巨大反差,是黑死病来临时的真实写照。
(三)疫病的影响
1. 疫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2. 疫病也影响了政治、经济、思想与社会生活——疫病导致重要的历史人物丧生,从而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例证1:古希腊雅典
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前期,雅典突然爆发严重的鼠疫,死亡军民人数在一半以上,雅典将军伯里克利也未能幸免,雅典政治的走向明显转变。
例证2: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强盛之时,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深染疫病而亡,他一手建立的亚历山大帝国随之土崩瓦解。
例证3:中国明朝末年鼠疫横行
明军、大顺军以及大量民众染病,患病者发高烧,脖子肿大,大批患者死亡。
例证4:17世纪爆发于墨西哥的黄热病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患者会出现高热、黄疸等症状,因此传染病被称为黄热病。黄热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主要出现在非洲、美洲等地区。黄热病与奴隶买卖相关。1668年袭扰纽约,1690年侵袭费城与查尔斯顿,1691年袭击波士顿,同时黄热病一路南行,成为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等港口城市的定期访客。
19世纪初,拿破仑派往海地的数万远征军,因黄热病遭遇重大伤亡。
19世纪末,美西战争爆发,黄热病在古巴流行,美国叫苦不迭。
20世纪初,巴拿马运河修建过程中,黄热病肆虐,导致工程一度暂停。1930年至1947年,伴随着黄热病疫苗的研制成功,人们逐渐摆脱了黄热病的侵袭。
例证4:20世纪早期,斑疹伤寒在俄国和波兰大流行
斑疹伤寒属于急性传染病,分为流行性斑疹伤寒与地方性斑疹伤寒,患者常有寒战、高热、剧烈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斑疹伤寒的组织病理变化主要是血管系统,容易导致器官的充血与坏死。1915年,西伯利亚爆发了一次斑疹伤寒大流行,1918年,波及俄罗斯和波兰。二战期间,斑疹伤寒的威胁对于盟军作战计划是一个关键影响因素。1942年,美国罗斯福总统创建了一个特别机构——美国斑疹伤寒委员会,以便在任何斑疹伤寒可能影响美国军队行动的地方与斑疹伤寒作斗争。
例证5: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全球大爆发
西班牙流感是一种较为致命的传染病。在一战进入尾声的1918年,西班牙国内突然爆发流行性感冒,传染快、死亡率高,引发极大的恐慌,被称为西班牙流感。
但是西班牙流感并非发源于西班牙,只是在西班牙流行后被广泛报道而为人所知。仅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就造成世界约10亿人感染,2500万-4000万人死亡。就绝对死亡人数来看,1918-1919年的大流行可能是有史以来人类所受到的最大的一次种群打击。
黑死病、一战和二战在其影响所及之处有更高的死亡率,但是历时很多年,并不具有普遍而迅速的破坏性。而西班牙流感的绝大多数死亡病例只发生在短短六个月中,并且波及地球上几乎每一个种族。尤其是因为有那么多的青壮年死亡,其影响要比这些数字本身所显示的更大。
对疫病的防治
古代对疫病的防治
(1)在与疫病的斗争中,古人注意改善公共卫生条件
古罗马非常注意公共卫生,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做重要工程。
中国古代不少地方官,在任期间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
材料二 二月癸(gui)酉,出封桩库缗钱各十万,命两淮、京湖、四川制司瘗(yi)
(埋葬)频年交兵遗骸,立为义冢(zhong).
——《宋史·理宗纪三》
材料三 令民间立义冢,仍禁焚尸,若贫无地者,所在官司择近城宽闲之地,立为义塚
(zhong)(同冢)。
——《明会典·礼部三十八》
解读:以上两段材料说明的是在大灾之后,地方政府及时掩埋尸体,发放药物,采取各
种方法预防疫病。
(2)中国古代探索治疗疫病的方法
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中国古人为了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人痘接种法在明朝中期已经广泛使用,后来
传到了欧洲。
(3)古代已经建立疫病的救治机构
中国古代的隔离与防疫措施。
中国古代已经有隔离观察的记载。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
材料四 (元始二年)郡国大旱……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
——《汉书·平帝纪》
北魏时,宣文帝令太医署设立医馆,治疗京都内外的患者,以治疗效果作为对医生的赏
罚依据。
南北朝萧齐时期的“六疾馆”,有学者认为可用以隔离患病之人。六疾指的是寒疾、热
疾、末疾、腹疾、惑疾、心疾。
隋唐时期,寺庙病坊也收治病人。宋朝政府出资大力兴办免费医疗机构,称为“安济坊”,
同时,鼓励民间集资创办免费医疗机构,称为“养济院”。
古罗马时期的医院也收治意病患者。
因此,疫病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但是人们在疫病的防治上也积累了大量经验。
思考点:古人有哪些防治疫病的措施值得今天借鉴?
提示:古代拥有一定的公共卫生观念,采取了清理污水、隔离患者以及掩埋尸体等措施,
在今天还有借鉴意义;依赖中医药探索治疗疫病的方法,对治疗天花、疟疾、伤寒等疫病形成一定的经验;建立专门机构,隔离病人予以救治,符合现代科学。
近代对疫病的防治
(1)18世纪晚期,英国医生琴纳牛痘接种法,使天花的发病率大大降低。
牛痘是指由牛的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可引起牛的轻微病灶,若感染人体只会产生
轻微的不适,并形成抵御牛痘病毒的抵抗力。因为牛痘病毒常表现为牛乳房部位的溃疡,故而引起出传染的人群主要是挤奶员。18世纪末,英国医生詹纳发现了挤奶工对于天花免疫这一现象,他首次将挤奶工手上的牛痘分泌物给一个男孩儿接种,男孩儿出现轻微感染症状,但之后获得了对天花病毒的抵抗力,牛痘接种法取得成功。
(2)19世纪,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了巴氏灭菌法。
19世纪,细胞以细菌学说发展迅速。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了巴氏灭菌法,广泛
应用到医学领域。
(3)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青霉素的发现,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
中医药的成就
古代中医学的成就
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有着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而且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丰富。
战国时期的变却已经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诊断
强调对患者病情的直观观察与综合诊断,最后是影响巨大。
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著作
展示教材第82页图片:《黄帝内经》书影。
《黄帝内经》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托名“黄帝”为了对华夏始祖的尊崇,并非指该书是黄帝所撰写的。
学界对于内经成书的时间探讨存在从先秦直至隋唐的不同说法,可视为《黄帝内经》凝结了众多古代医者的智慧。《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秦汉时期大量的医学经验。
其全面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疾病预防等基本理论问题。以整体的观念看待病理,融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发脉象、经络的重要原理。
它是中医学的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医学有经验积累上升到理论总结阶段,完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时期名医华佗创制了麻沸散和五禽戏
华佗精通外科手术,创制了麻醉药“麻沸散”以及健身的方法“五禽戏”。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展示教材第82页图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书影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宦官专权,百姓流离失所,疫病大为流行。张仲景的家族也未能幸免,死伤极多,这大大触动了他救死扶伤的想法。他立志从医,积累临床经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著成《伤寒杂病论》。
该书共16卷,分为“伤寒”和“杂病”两个部分。其对医学贡献体现为:初步确立了中医临床辩证论治的原则;对方继续提出严密完整的组方原则;方剂类型多元,煎服要求严格。
这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经典著作,也是我国中医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唐朝医学家孙思邈著《千金方》,是临床百科全书
他是总结前代经验基础上,写成的临床百科全书。他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6. 建立在经络学基础上的针灸,治疗效果显著
针灸在中医治疗中发挥很大作用,它建立在经络学基础之上,
展示教材第82页图片:明朝仿宋朝针灸铜人
材料五 针灸铜人
北宋时期出现的针灸铜人,是医学教学模型。同仁内部注水,人们用黄蜡密封铜人外表的孔穴,如针刺准确,水会从孔穴渗出。针灸教学模型的使用,体现了中医针灸学临床实践与教学的发展水平。
——历史纵横
解读:针灸之学渊远流长,但是直到北宋初年,针灸书籍谬误丛生,常常误导临床实践,因而宋仁宗下令翰林院医官王惟一,铸造针灸铜人,规范针灸之法。王唯一制成铜人两具,铜人可以拆解,其中五脏六腑清晰可见,其外表涂上蜡,掩盖经络穴位。学生考试的时候,用针刺穴位点,如果不正确就难以刺入,正确就有水或水银流出。
由于针灸治疗效果显著,简单经济,受到中国人的欢迎,也被世界许多其他国家所接受。
古代中药学的成就
数量巨大的中药典籍,反映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家对药物性能功用的认识。
唐朝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药典补充了大量药物,并对前人的疏漏进行纠误,之后,历朝政府均极为重视中药学并颁布药典,在世界医疗历史上影响巨大。
明朝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李时珍是湖北人,明朝医药学家。他自幼读书,早年考中秀才,不料三次乡试不第,于是23岁时随父亲从医。他深感以往本草学著作谬误太多,立志编撰一部新著。
他参阅八百余种文献,广泛走访、考察验证,在1578年,历时27年完成52卷192万字巨著。
李时珍总结了千百年来中药学的经验,写成《本草纲目》。
材料六 予开卷细玩,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土产形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著其体用也。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
——王世贞《<本草纲目>原序》
解读:这段材料是对《本草纲目》结构安排的描述,每位要先写正名,再写别名。然后标明前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考证。并详细介绍出产地和药物外形。最后呈现药物的气味、疗效和药方。作者赞扬《本草纲目》充分借鉴了古代经典与民间文学,是一部包罗万象的草本学巨著。
问题:谈谈对《本草纲目》体例特点的认识。
提示:全书框架一目了然;体例完备,大纲、条目、解释、辨误、图像、功用全面;重视前代医学家的研究成果;作者深入临床实践,辨析真伪,裨(bi)补缺漏。
《本草纲目》的成就就体现在:集合明朝以前本草之大成;创立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科学的阐述药物知识;保存了大量古代医药文献。这部著作集中药学知识大成,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思考点: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医药特征的认识。
提示:重视临床经验;讲求辨证施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独具特色的医学遗产,如针灸、推拿、食疗等;留下了大量的中医典籍。
总的来说,中医在实践中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积累了大量的诊断防治经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为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那么,现代中医又有怎样的发展呢?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焕发新的生机
在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指导下,中医药的治疗水平取得长足的进步
在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指导下,新老中西医团结协作,不断总结临床经验,使得中医药的治疗水平取得长足进步。
全国广泛设立中医院和中医院校,掀起学习研究中医的高潮
中医药工作者不断整理中医典籍,开发中成药制剂
比如屠呦呦团队受到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当中关于青蒿抗疟疾的记载启发,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防治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
(葛洪是东晋道教学者、炼丹家、医学家。葛洪一生著述颇丰。他精通医学和药物学,认为道士修行需要兼通医术,同时提供大量急救药方,并力求药方通俗易懂,其医药学论述对后世影响深远。他记载了疟疾的治疗和狂犬病的病状与治疗方法。他还开创性地记载了两种传染性疾病,一是天花,二是恙虫病。他的医药学成就为后世所传承。)
而屠呦呦正是受葛洪的启发,研制成功青蒿素。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1世纪以来,中医药蓬勃发展走向世界
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近代以来,西方医学以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和数据分析取得巨大成就
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哈维著《心血运动论》,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
展示教材第83页图片:荷兰画家伦勃朗1632年创作的油画《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
解剖学是文艺复兴以来医学的重大突破,比利时的医学家维萨里冒着宗教迫害的危险,出版了《人体的构造》一书,他大胆冲破了权威的桎梏(zhi gu),纠正了盖伦解剖学中200处错误,成为现代人体解剖学的奠基人.之后,英国医学家哈维根据临床实践与解剖,创建了血液循环学说,人们对人体的认知进入到崭新的阶段。。
荷兰人列文虎克通过显微镜,对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进行细致观察。
19世纪,人们将生理与临床结合起来,创立了实验药理学。
人们探索各种药物的功能和作用。
明末清初到近代,西医传入中国
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
伴随着西学东渐,外国传教是将西医传入中国。但当时中国相对保守,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度有限,西医的影响尚不显著。
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
展示教材第84页图片:澳门白马行医院旧址。
澳门白马行医院创办于1569年,是中国第一家西式医院。
这些医院分科完备,技术先进。医生凭借医疗设,对各种疾病作出诊断,广受欢迎。西医在中国沿海各大城市传播较快,其先进性也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逐渐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以及其他近代西医成就陆续被引入中国。
随后,西医院校也建立起来,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
这样就实现了教学、科研与临床结合在一起。
西医凭借其特有的消毒、化验手段,预防和治疗传染病。
他们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传染病、隔离传染源、治疗感染者、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初步发展。
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借鉴了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推广自来水、改善食品卫生状况、处理垃圾与粪便等,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初步发展起来。
展示教材第84页图片:来水亭
解读:这座京师自来水公司的来水亭建于1908年,由天津德商瑞记洋行设计,专门用于自来水消毒。
总之,西医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材料七 东北疫情防控
1910年末到1911年初,东北鼠疫肆虐,伍连德等大量医护人员参与到控制和扑灭东北鼠疫的工作中。这次鼠疫的防治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1911年4月国际鼠疫研究会在沈阳召开,伍连德任主席。这是在中国召开的首次国际卫生会议,来自英、日、俄、德、法等12个国家的公共卫生专家聚集一堂,确定了许多国际通行的防疫准则,推动了中国近代公共防疫事业的发展。 ——历史纵横
解读:这段材料介绍了20世纪初东北疫情防控这一重要事例,反映了近代中国疫病防控事业的进步,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防控工作的认可。
问题:西医传入对中国人的健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近代以来,西医借助科学实验,医疗技术日益进步。西医的传入给近代中国的医疗卫生带来显著的变化。首先是医疗机构的近代化。西式医院在大城市逐步建立,医疗条件大为改善。其次是医疗技术的科学化。诊断、治疗借助仪器与实验手段。最后是公共卫生观念形成。西医的消毒措施带来了防疫的进步,提倡科学处理垃圾粪便,推广自来水、进行食品监督等措施有助于公共卫生的维护。
课后练习略
古希腊医学界希波克拉底誓言:强调医生的高尚道德,要求医生对患者负责,对职业负责,尊重患者,不计私利。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