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了解地区
第三节
西亚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了解西亚的地理位置及其位置的重要性。
(2)了解西亚石油在世界中的地位、分布及输出路线。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析图增强读图分析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西亚动荡不安的局势,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本来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西亚石油资源的地位、分布和输出路线。
【教学难点】
西亚因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丰富的石油资源而成为世界热点地区。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图片: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英联军轰炸伊拉克;伊拉克战争中受伤平民;战争使伊拉克平民背井离乡(学生观看图片)
这是一个充满硝烟和血腥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你知道这是什么地区吗?这个地区为什么长期成为世界热点地区?
过渡:这个地区是西亚地区。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西亚地区,首先来学习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相信学完本节课内容,同学们会对西亚有所了解。
二、新课学习
(一)探索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1)古代丝绸之路:
西亚自古就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陆地要冲,是古代著名的陆上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活动:
1.找出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土耳其等国。(学生读图找图)
2.找出西亚所联结的大洲和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学生读图找图,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
明确:
联结三大洲:亚洲、非洲和欧洲;
联系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3.填写下列海峡所沟通的海洋。
海峡
沟通的海洋
土耳其海峡
黑海和地中海
霍尔木兹海峡
波斯湾和阿拉伯海
(2)五海三洲两洋之地:
西亚地处亚、非、欧三洲的交界地带,介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
阅读:霍尔木兹海峡
波斯湾又称海湾,它的沿岸和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波斯湾海上的唯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峡。海峡长150千米,最窄处公38.9千米。它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平均每5分钟就有1艘油轮进出海峡。每年有大量石油从这里运出。因此,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世界油阀”。
播放视频:《霍尔木兹海峡》
探索二:
世界石油宝库
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西亚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4。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提问:读图说说西亚有哪些世界重要的产油国?(学生回答)
明确: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
提问:读图说说西亚的石油主要输往哪些国家和地区?(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西亚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
活动:
1.找出从波斯湾到日本的海上石油运输航线,说说这条航线经过哪些大洋和著名的海峡。(学生读说出)
明确: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日本。经过阿拉伯海、太平洋和著名的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
2.找出从波斯湾到欧洲西部和美国的两条海上石油运输航线,说说这两条航线经过了哪些大洋和著名海峡。在这两条航线中,哪一条航程较短?哪一条运量较大?(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明确: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或美国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或美国
这两条航线,经过苏伊士运河航线的航程较短,经过好望角航线的运量较大。因为苏伊士运河航线虽然路途短,但是由于苏伊士运河海水较浅,大型油轮无法通过,所以大型油轮多绕道好望角。
3.阅读下面材料,归纳西亚石油资源分布和生产的特点。
国家
石油储量(亿桶)
居世界位次
沙特阿拉伯
2646
1
伊朗
1370
3
伊拉克
1150
4
科威特
1015
5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978
6
●目前波斯湾地区探明的油田近500个,其中包括20多个大型油田。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和科威特的布尔甘油田,石油储量都超过了100亿吨,分别为世界第一大油田和第二大油田。
●西亚绝大多数油井能够自喷,而美国油井自喷率仅6%。西亚原油生产成本只相当于美国的1∕7。
●2009年,沙特阿拉伯生产原油4.1亿吨,伊朗生产原油1.9亿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科威特的原油产量皆超过了1亿吨。
西亚的石油特点:储量大、埋藏浅、成本低、产量高。
拓展延伸:歌诀记忆西亚石油资源
西亚石油最富饶,储产出口世最高。四大石油生产国,埋藏浅且油质好。输往西欧和美日,方式油船和管道。到日需经马六甲,欧美多绕好望角。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西亚长期作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两方面原因:一是重要的地理位置,二是丰富的石油资源。
四、课堂练习
1.西亚号称“五海三洲之地”,分布在西亚周围的“五海”中,属于内陆湖泊的是(
B
)
A
.红海
B.里海
C.地中海
D.黑海
2.目前,中国的石油主要从西亚进口,进口石油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
D
)
A.
苏伊士运河
B.
巴拿马运河
C.
直布罗陀海峡
D.
马六甲海峡
3.进出波斯湾的“咽喉要道”是(
B
)
A.苏伊士运河
B.霍尔木兹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五、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
重要的地理位置
)
(
西
亚
)
(
丰富的石油资源
)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用创设情境——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模式,利用地图和图文、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对过小组活动,使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锻炼。从课堂检测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对地图的阅读能力还不错。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其自然条件与当地农牧业的关系及影响。
(2)了解西亚的宗教信仰及宗教矛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像资料认识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并学会分析自然环境对当地农牧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农牧业发展特点,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懂得自然环境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干旱环境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自然环境特征与农牧业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分析了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两个重要原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是哪两个原因?(学生回答)
明确: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
过渡:今天,我们继续来分析导致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其他原因。
二、新课学习
(一)探索三: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活动:
1.读图,请说出西亚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学生读图说出)
明确:西亚地区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小部分属于地中海气候。
2.读图,参与玲玲和贝贝的讨论,并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讨论回答)
贝贝:为什么阿拉伯半岛上河流稀少?
玲玲:因为这里降水太少了……
明确:
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的中部,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沙漠广布,许多国家没有河流,被称为“无流国”。
讲解:由于西亚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沙漠广布,在干旱的自然环境下,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1)畜牧业是西亚许多国家传统的经济部门。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羊羔皮等畜产品都很著名。用羊毛织成的地毯,是阿富汗、伊朗等国重要的出口商品。
提问:读图说一说,西亚的农业主要分布在哪里?(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
(2)由于西亚降水稀少,农作物需引水灌溉,因而农业多分布于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
阅读:枣椰树
枣椰树是热带和亚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枣椰树形态美观,树干高大,耐干旱,但需要较多的水分才能结出破布的果实。因此,枣椰树一般生长在水源较为充足的地方,人们形象地称它是“头长在火中,脚浸在水里”的果树。枣椰树又叫椰枣,营养丰富,含糖量高,既可当粮食,又可制糖和酿酒。伊拉克是世界上著名的椰枣生产国。
以色列的节水农业
以色列由于气候干旱淡水资源匮乏,但由于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取得了令世界人瞩目的成就。以色列农业节水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以色列农业广泛应用喷灌和滴灌技术。与传统的漫灌方法相比,喷灌和滴灌技术要节水一半以上。二是充分开发水源,利用微咸水和废水灌溉。一方面大力开发地下咸水淡化技术,另一方面培育出适应在干旱地区生长的作物品种。
拓展延伸:
思考:我国西北也是缺水的地区,我们能从西亚的农业生产经验中得到哪些启示?(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
我国西北地区是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假如我国采用以色列的节水技术,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喷灌和滴灌技术,我国西北地区的经济将会得到更快地发展。
探索四:阿拉伯国家
(1)
阿拉伯国家
一般把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国家称为阿拉伯国家。西亚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
(2)宗教
发源地:西亚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
圣城: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麦加大清真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
宗教信仰:阿拉伯人普遍信仰伊斯兰教,以色列人信仰犹太教。
展示图片:麦加大清真寺、耶路撒冷古城墙一角
宗教矛盾也成为了该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原因。
展示巴以冲突的图片
播放视频:《巴以冲突》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了西亚长期作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另外两个原因:一是匮乏的水资源,二是宗教矛盾。
四、课堂练习
1.有关西亚农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
.制约西亚农业发展最主要的条件是水资源
B.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伊朗的紫羊羔皮等畜产品都很著名
C.西亚的农业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D.以色列是世界上著名的枣椰生产国
2.世界上著名的枣椰生产国是(
B
)
A.沙特阿拉伯
B.伊拉克
C.以色列
D.伊朗
3.以紫羊羔皮著名的国家是(
C
)
A.伊朗
B.
土耳其
C.阿富汗
D.
伊拉克
4.西亚地区历来战火纷飞,争议不断,该地区主要的语言和宗教是(
B
)
A.西班牙语和伊斯兰教
B.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
C.英语和基督教
D.阿拉伯语和佛教
五、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
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
(
西
亚
)
(
阿拉伯国家
)
【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读图获利地理信息的能力是我们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本节课中充分利用地图,引导学生读图得出西亚的气候特征,并引导学生分析西亚的气候对农牧业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