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 中考科学 重难点练习 专题1.7 遗传和进化(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1 中考科学 重难点练习 专题1.7 遗传和进化(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2-10 21:30:43

文档简介

专题1.7遗传和进化
1.(2019·杭州6)某一鸟类种群中具有嘴型细长、厚短等不同类型的个体,皆以树洞里的昆虫为食。数百年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该鸟类种群中嘴型细长的个体比例明显增加。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此种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A.嘴型细长的鸟是为适应特定环境而定向变异产生的
B.昆虫栖息场所对鸟类的嘴型起到了不定向的选择作用
C.嘴型细长的鸟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增加受昆虫栖息场所的影响
D.嘴型厚短的马为了要吃到树洞里的昆虫而努力使嘴型变得细长
2.(2019·金华、义乌、丽水12)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现在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药菌”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如图,上方箭头表示抗生素开始用于医疗的时间,下方应相应箭头表示该抗生素的耐药菌出现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可用抗生素治疗所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C.耐药菌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耐药菌出现的时间和抗生素用于医疗的时间没有关系
3.(2019·嘉兴、舟山6)目前,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由“有条件生育一孩”调整为“全面二孩”,这一调整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人口(

A.
数量太少
B.
性别比例失调
C.
死亡率太高
D.
年龄结构不合理
4.(2019·嘉兴、舟山23)2018年11月26日,某科学家宣布,人类首次对生殖细胞进行基因编辑的双胞胎婴儿诞生,这对婴儿的CCR5基因经过修改而失效,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消息传出,国内外科学界一片哗然,并纷纷提出质疑。
(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主要破坏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体第________
道防线,使人体易患备种传染病和恶性肿瘤。
(2)下列各项中,支持“应严禁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这一主张的有

A.
由于存在错误编辑等技术问题,被编辑婴儿存在健康风险
B.
北欧人群中约10%的个体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
C.
被编辑者的基因会通过生殖扩散到后代个体
D.
该技术的运用,可能出现太规模的人类基因改造
5.(2019·嘉兴、舟山21)有一火山岛,分布着数目相近、毛色不同的同种鼠,后来由于火山爆发,火山灰覆盖整个小岛。某生态学家自2000年起每隔两年对鼠的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表。
年份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灰鼠数(只)
198
202
199
357
382
392
红鼠数(只)
202
198
201
43
18
8
(1)该岛火山爆发发生在表中哪两个年份之间?________。
(2)岛上红鼠和灰鼠数目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6.(2018
杭州
6)在无菌条件下将铁皮石斛植株的组织放在含有全面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培养,培育出许多与原来的铁皮石斛基本相同的新个体。上述培育技术(

A.属转基因技术,能大幅度改良后代的性状
B.优点是后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
C.与克隆技术相比,二者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完全不同
D.属组织培养技术,能使后代获得比亲本更优良的性状
7.(2018
金华
21)2017年11月27日、12月5日,克隆猴“中中”、“华华”相继在中科院某研究所诞生,它们是采用同一只猴的体细胞克隆的,这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的新时代。猴的克隆过程(如图),请回答:
(1)克隆猴的生殖方式属于

(2)“中中”、“华华”的生物性状由DNA分子上的
控制。
8.(2018
衢州
17)春天,三衢大地呈现“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般的美景。“柳絮”就是柳树的种子,它是由_______发育而来的;“随风起舞”是指种子被风力带到更遥远的地方播种繁殖,这是柳树_______环境的表现。
9.(2018
衢州
31)美国三位遗传学家利用果蝇作为模式动物(研究材料)发现了控制生物钟的分子机制,从而获得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已是果蝇第五次帮助科学家们赢得诺贝尔奖。
(1)根据乙图分析,果蝇在甲图检索表中对应的是_______(填字母)。
(2)果蝇有圆眼和棒眼,红眼和白眼等一系列性状,它们是由_______决定的。
(3)果蝇的下列特点,能让它成为遗传学研究最佳模式动物的有(

A.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
B.主要以腐烂的水果和植物体为食
C.染色体数目少,只有4对,便于研究
D.繁殖变异速度很快,一年就可以繁殖30代
10.(2017·台州)香港首次在汀角红树林发现栖蟹,取名“汀角攀树蟹”(如图),为全球新品种。对于汀角攀树蟹的认识错误的是(?

A、在生物分类中,它属于无脊椎动物
B、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它属于消费者
C、该红树林中所有的汀角攀树蟹构成一个群落
D、汀角攀树蟹的栖树习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1.(2017?湖州)准妈妈们通过产前诊断、定期检查和孕期合理饮食,期待迎来一个健康的宝宝.
请回答:
(1)产前诊断检查胎儿脱落细胞中染色体是否异常,可诊断胎儿是否患________病.
(2)孕妇合理饮食有利于胎儿健康发育,因为胎儿通过________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排出代谢废物.
(3)婴儿离开母体后,身上特有的棕色脂肪发挥作用,使他们能快速适应低于母体体温的新环境,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经过________形成的一种适应性.
12.
(2019年浙江杭州拱墅一模,21)如图为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它由特殊的铝合金制成,大小跟奶粉罐相仿,搭載有棉花、油菜、马铃薯、拟南芥、酵母和果蝇等六种生物,还有18毫升水、土壤和空气等。
(1)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属于___(填“生物群落”生态系统”或“生物圈”),酵母在此结构层次中所起的作用是___。
(2)本次搭载的生物物种经历了严格筛选。粮、棉、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其中马铃薯可作为人类在太空生存的主食,主要原因是___。拟南芥、酵母、果蝇是人们研究生命现象常用的生物,其中果蝇因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果蝇的黑身与灰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是由___决定的。
13.
(2018年浙江丽水莲都一模,18)2018年3月29日Cell杂志发表了数位华人科学家经过4年共同努力,通过基因编辑及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培育了亨廷顿舞蹈症基因敲入猪,并可以精准地模拟出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消息。这是世界首例神经疾病基因敲入猪,意味着我国在2017年11月27日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成功之后,在大动物模型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决定了生物的________。
(2)基因是可以改变的,如图是太空育种的成果之一“太空番茄绿钻石“,其种子在太空特殊环境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微妙变化,变化了的遗传物质储存在细胞结构的________中。
(3)完整的太空番茄果实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破损的太空番茄会很快腐烂,这说明表皮主要具有________作用。
14.
(2019年浙江嘉兴一模,2)
“紫罗兰”马铃薯是由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蔬菜研究所经过5年多的努力攻关,采取“温室加代繁育”的方法,用红皮马铃薯进行杂交而成的第9代产品,据了解,“紫罗兰”马铃薯主茎发达,株高约60厘米,可用块茎繁殖,下列有关“紫罗兰”马铃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马铃薯的“紫皮”这一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B马铃薯用块茎来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C.红皮马铃薯杂交产生紫罗兰马铃薯这种现象是变异的结果
D.发芽马铃薯一般不能食用,因为食用发芽马铃薯会使人中毒
15.
(2019年浙江杭州江干一模,21)研究证明,若人们每天只吃马铃薯,即使不补充其他食品,身体也能摄取10倍于传统食物中的维生素和1.5倍的铁。科研人员将控制某种牛肉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移植到马铃薯细胞内,研究出了一种富含牛肉蛋白质的“马铃薯”新品种。
(1)马铃薯中的蛋白质在消化液的参与下分解成___,被人体吸收利用;
(2)铁是___的组成成分,经常食用马铃薯可预防贫血;
(3)科研人员培育“马铃薯”新品种利用的核心技术是___;
(4)将马铃薯切成带芽眼的小块,在适宜条件下,会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___。
16.
(2019年浙江湖州吴兴一模,34)作为一种常用的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当中。你的生活中有转基因产品吗?你了解转基因产品的生产原理吗?你对转基因产品持什么态度?请阅读下面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1: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细菌,体内有“杀虫蛋白”基因(简称BT基因)。将该基因转入水稻中,可以生产出含有BT蛋白的大米,名为BT大米。BT蛋白能使食用它的昆虫幼虫死亡,能大大减轻害虫对水稻的危害,提高水稻产量,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但目前尚未发现BT蛋白对哺乳动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资料2:一般来说,DNA和蛋白质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即使食用了BT大米,人体内也不会有BT基因和蛋白。然而,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存在未经消化的蛋白质被吸收进入人体的现象。
(1)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重组生物,培育新品种,依据的科学原理是___。
(2)“蛋白质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其中“小分子物质”是指___。
(3)下列应用转基因技术的是___。
A.杂交水稻??
B.克隆羊多莉??
C.试管婴儿??
D.抗虫棉
(4)根据上面的资料和你了解的信息,你对转基因大米的推广持怎样的观点?从文中找出支持你观点的证据___。
17.
(2019年浙江杭州上城一模,21)2019年1月,我国科学家通过图示流程获得了有基因修饰的疾病克隆猴,开启了批量化、标准化创建疾病克隆猴模型。下列有关疾病克隆猴叙述错误的是(?
?)
A.批量克隆有利于医学实验控制变量相同
B.移植前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由卵母细胞提供
C.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D.性状由猕猴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基因决定
PAGE专题1.7遗传和进化
1.(2019·杭州6)某一鸟类种群中具有嘴型细长、厚短等不同类型的个体,皆以树洞里的昆虫为食。数百年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该鸟类种群中嘴型细长的个体比例明显增加。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此种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A.嘴型细长的鸟是为适应特定环境而定向变异产生的
B.昆虫栖息场所对鸟类的嘴型起到了不定向的选择作用
C.嘴型细长的鸟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增加受昆虫栖息场所的影响
D.嘴型厚短的马为了要吃到树洞里的昆虫而努力使嘴型变得细长
【答案】
C
【解析】A
B、变异是不定向的,而选择是定向的;故A
B错误;
C、鸟以树洞内的昆虫为食,如果昆虫栖息在较深的树洞中,则嘴短的鸟会因为缺少食物而减少,嘴型细长的鸟类则可以生存下来并越来越短;故C正确;
D、
嘴型厚短的鸟在生存竞争中失败而逐渐减少,导致鸟群中嘴型细长的鸟会越来越多;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2019·金华、义乌、丽水12)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现在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药菌”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如图,上方箭头表示抗生素开始用于医疗的时间,下方应相应箭头表示该抗生素的耐药菌出现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可用抗生素治疗所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C.耐药菌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耐药菌出现的时间和抗生素用于医疗的时间没有关系
【答案】
C
【解析】A、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A错误;
B、抗生素只能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不能通过抗生素来治疗;故B错误;
C、耐药菌的是抗生素的不断选择所致的;故C正确;
D、由图可知,耐药菌的出现时间与抗生素使用是有关系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2019·嘉兴、舟山6)目前,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由“有条件生育一孩”调整为“全面二孩”,这一调整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人口(

A.
数量太少
B.
性别比例失调
C.
死亡率太高
D.
年龄结构不合理
【答案】
D
【解析】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由“有条件生育一孩”调整为“全面二孩”,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了,属于衰退型结构,因此要增加新生儿的数量;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4.(2019·嘉兴、舟山23)2018年11月26日,某科学家宣布,人类首次对生殖细胞进行基因编辑的双胞胎婴儿诞生,这对婴儿的CCR5基因经过修改而失效,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消息传出,国内外科学界一片哗然,并纷纷提出质疑。
(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主要破坏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体第________
道防线,使人体易患备种传染病和恶性肿瘤。
(2)下列各项中,支持“应严禁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这一主张的有

A.
由于存在错误编辑等技术问题,被编辑婴儿存在健康风险
B.
北欧人群中约10%的个体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
C.
被编辑者的基因会通过生殖扩散到后代个体
D.
该技术的运用,可能出现太规模的人类基因改造
【答案】
(1)三(2)A,C,D
【解析】(1)T淋巴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
(2)A、
由于存在错误编辑等技术问题,被编辑婴儿存在健康风险,属于支持禁止生殖细胞基因编辑;故A符合;
B、
北欧人群中约10%的个体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属于支持生殖细胞基因编辑;故B不符合;
C、
被编辑者的基因会通过生殖扩散到后代个体,会带下一代造成影响,属于支持禁止生殖细胞基因编辑;故C符合;
D、
该技术的运用,可能出现太规模的人类基因改造,有可能出现大量的变异,属于支持禁止生殖细胞基因编辑;故D符合;
故答案为:(1)三;(2)ACD。
5.(2019·嘉兴、舟山21)有一火山岛,分布着数目相近、毛色不同的同种鼠,后来由于火山爆发,火山灰覆盖整个小岛。某生态学家自2000年起每隔两年对鼠的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表。
年份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灰鼠数(只)
198
202
199
357
382
392
红鼠数(只)
202
198
201
43
18
8
(1)该岛火山爆发发生在表中哪两个年份之间?________。
(2)岛上红鼠和灰鼠数目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2004到2006(2)火山灰是灰色的,红鼠在新环境中的被捕食机率高于灰鼠
【解析】(1)当火山灰覆盖小岛之后,红鼠由于其毛色鲜艳而很容易被天敌发现而急剧减少,所以红色开始急剧减少的时候发生了火山爆发;即2004年到2006年;
(2)火山灰的颜色是灰色的,而红鼠的毛色则特别容易被天敌发现,灰鼠的毛色与火山灰的颜色相近,难以被天敌发现,所以红鼠数量会减少,而灰鼠数量会增加;
故答案为:(1)2004到2006;(2)
火山灰是灰色的,红鼠在新环境中的被捕食机率高于灰鼠。
6.(2018
杭州
6)在无菌条件下将铁皮石斛植株的组织放在含有全面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培养,培育出许多与原来的铁皮石斛基本相同的新个体。上述培育技术(

A.属转基因技术,能大幅度改良后代的性状
B.优点是后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
C.与克隆技术相比,二者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完全不同
D.属组织培养技术,能使后代获得比亲本更优良的性状
【答案】B
【解析】属于组织培养技术,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不能改良后代的性状,A
错误;组织培养的优点是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B
正确;组织培养与克隆都属于无性生殖,C
错误;组织培养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不能使后代获得比亲本更优良的性状,D
错误。
7.(2018
金华
21)2017年11月27日、12月5日,克隆猴“中中”、“华华”相继在中科院某研究所诞生,它们是采用同一只猴的体细胞克隆的,这标志着中国率先开启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的新时代。猴的克隆过程(如图),请回答:
(1)克隆猴的生殖方式属于

(2)“中中”、“华华”的生物性状由DNA分子上的
控制。
【答案】(1)无性生殖;
(2)基因
【解析】(1)克隆的生殖过程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是将一个体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再由这个重组细胞发育成一个个体,故克隆猴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2)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位于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8.(2018
衢州
17)春天,三衢大地呈现“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般的美景。“柳絮”就是柳树的种子,它是由_______发育而来的;“随风起舞”是指种子被风力带到更遥远的地方播种繁殖,这是柳树_______环境的表现。
【答案】胚珠
适应
【解析】种子是种子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长成的结构,一般有种皮、胚和胚乳等组成;胚是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萌发后长成新的个体。胚乳含有营养物质。柳树的种子借助风力到达远方是柳树对环境的适应。
9.(2018
衢州
31)美国三位遗传学家利用果蝇作为模式动物(研究材料)发现了控制生物钟的分子机制,从而获得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已是果蝇第五次帮助科学家们赢得诺贝尔奖。
(1)根据乙图分析,果蝇在甲图检索表中对应的是_______(填字母)。
(2)果蝇有圆眼和棒眼,红眼和白眼等一系列性状,它们是由_______决定的。
(3)果蝇的下列特点,能让它成为遗传学研究最佳模式动物的有(

A.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
B.主要以腐烂的水果和植物体为食
C.染色体数目少,只有4对,便于研究
D.繁殖变异速度很快,一年就可以繁殖30代
【答案】(1)D

(2)基因

(3)CD
【解析】检索表是以区分生物为目的编制的表。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行为习惯具有的各种特征。遗传学是一门,研究生物起源、进化与发育的基因和基因组结构、功能与演变及其规律等。
(1)由乙图可知,果蝇尾不分叉且只有一对翅,故答案为:D;
(2)生物的性状都是与其基因有关,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故答案为:基因;
(3)是果蝇的结构特点,与遗传学研究没有关系,故A错误;主要是说明果蝇的食物,与遗传学无关,故B错误;染色体少,便于研究,变异的情况不多,故C正确;繁殖的周期短,研究的时间短,适合遗传学研究,故D正确。故答案为:CD。
10.(2017·台州)香港首次在汀角红树林发现栖蟹,取名“汀角攀树蟹”(如图),为全球新品种。对于汀角攀树蟹的认识错误的是(?

A、在生物分类中,它属于无脊椎动物
B、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它属于消费者
C、该红树林中所有的汀角攀树蟹构成一个群落
D、汀角攀树蟹的栖树习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C
【解析】A.在生物分类中,它属于无脊椎动物,蟹属节肢类属于无脊椎动物,A错误;
B.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它属于消费者,动物属消费者,B错误;
C.该红树林中所有的汀角攀树蟹构成一个群落,只能称一个种群,群落应有多种有关系的生物,C正确;
D.汀角攀树蟹的栖树习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自然才能生活下来,D错误。
11.(2017?湖州)准妈妈们通过产前诊断、定期检查和孕期合理饮食,期待迎来一个健康的宝宝.
请回答:
(1)产前诊断检查胎儿脱落细胞中染色体是否异常,可诊断胎儿是否患________病.
(2)孕妇合理饮食有利于胎儿健康发育,因为胎儿通过________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排出代谢废物.
(3)婴儿离开母体后,身上特有的棕色脂肪发挥作用,使他们能快速适应低于母体体温的新环境,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经过________形成的一种适应性.
【答案】(1)遗传(2)胎盘和脐带(3)自然选择 
【解析】(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及排出废物.(3)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且能产生的新基因,所以基因突变不定向地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婴儿离开母体后,身上特有的棕色脂肪发挥作用,使他们能快速适应低于母体体温的新环境,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一种适应性.
故答案为:(1)遗传;(2)胎盘和脐带;(3)自然选择.
12.
(2019年浙江杭州拱墅一模,21)如图为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它由特殊的铝合金制成,大小跟奶粉罐相仿,搭載有棉花、油菜、马铃薯、拟南芥、酵母和果蝇等六种生物,还有18毫升水、土壤和空气等。
(1)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属于___(填“生物群落”生态系统”或“生物圈”),酵母在此结构层次中所起的作用是___。
(2)本次搭载的生物物种经历了严格筛选。粮、棉、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其中马铃薯可作为人类在太空生存的主食,主要原因是___。拟南芥、酵母、果蝇是人们研究生命现象常用的生物,其中果蝇因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材料;果蝇的黑身与灰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是由___决定的。
【答案】(1)生态系统;分解者;(2)其块茎中含有大量淀粉;遗传物质(基因)
【解析】(1)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和果蝇共六种生物以及18毫升水和土壤、空气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酵母在此结构层次中所起的作用是分解者,因为它在这个微型生态系统中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物质循环。
(2)马铃薯能成为主食的主要原因是其块茎中含有大量淀粉,在人体内能够消化为糖类,为人体提供能量。果蝇的黑身与灰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基因)决定的。
13.
(2018年浙江丽水莲都一模,18)2018年3月29日Cell杂志发表了数位华人科学家经过4年共同努力,通过基因编辑及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培育了亨廷顿舞蹈症基因敲入猪,并可以精准地模拟出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消息。这是世界首例神经疾病基因敲入猪,意味着我国在2017年11月27日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成功之后,在大动物模型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决定了生物的________。
(2)基因是可以改变的,如图是太空育种的成果之一“太空番茄绿钻石“,其种子在太空特殊环境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微妙变化,变化了的遗传物质储存在细胞结构的________中。
(3)完整的太空番茄果实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破损的太空番茄会很快腐烂,这说明表皮主要具有________作用。
【答案】(1)性状(2)细胞核(2)保护
【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的DNA片段,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果皮属于保护组织,有保护作用,因此“完整的番茄果实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破损的番茄会很快腐烂”,这说明果皮有保护作用。
14.
(2019年浙江嘉兴一模,2)
“紫罗兰”马铃薯是由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蔬菜研究所经过5年多的努力攻关,采取“温室加代繁育”的方法,用红皮马铃薯进行杂交而成的第9代产品,据了解,“紫罗兰”马铃薯主茎发达,株高约60厘米,可用块茎繁殖,下列有关“紫罗兰”马铃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马铃薯的“紫皮”这一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B马铃薯用块茎来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C.红皮马铃薯杂交产生紫罗兰马铃薯这种现象是变异的结果
D.发芽马铃薯一般不能食用,因为食用发芽马铃薯会使人中毒
【答案】B
【解析】A、基因决定性状,马铃薯的“紫皮”这一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A正确.
B、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后代,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为无性生殖,B错误.
C、紫罗兰”马铃薯的“皮”呈紫色,可用红皮马铃薯进行杂交而成,属于变异,C正确.
D、马铃薯也叫土豆,发芽的土豆中含有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称龙葵素,它对人体胃肠粘膜有刺激作用,并有溶血及麻痹呼吸中枢的作用.发芽土豆的芽眼、芽根和变绿的部位含量更高,人吃了会有咽喉痒、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重者会死亡,故发芽的土豆不能吃.D正确.
故选:B
15.
(2019年浙江杭州江干一模,21)研究证明,若人们每天只吃马铃薯,即使不补充其他食品,身体也能摄取10倍于传统食物中的维生素和1.5倍的铁。科研人员将控制某种牛肉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移植到马铃薯细胞内,研究出了一种富含牛肉蛋白质的“马铃薯”新品种。
(1)马铃薯中的蛋白质在消化液的参与下分解成___,被人体吸收利用;
(2)铁是___的组成成分,经常食用马铃薯可预防贫血;
(3)科研人员培育“马铃薯”新品种利用的核心技术是___;
(4)将马铃薯切成带芽眼的小块,在适宜条件下,会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___。
【答案】(1)氨基酸;(2)血红蛋白;(3)转基因技术;(4)保持母本的遗传特性。
【解析】(1)马铃薯的蛋白质在胃液、肠液和胰液等消化液的参与下分解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利用”。(2)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因此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经常食用马铃薯可预防贫血”。(3)基因控制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科研人员将控制某种控制牛肉蛋白质合成的基因转移入马铃薯的细胞内,马铃薯出现富含牛肉蛋白质的特性,极大增加了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因此培育上述马铃薯所用的核心生物技术是利用了转基因技术。牛的基因能够拼接到马铃薯细胞内的DNA上,这是因为牛的基因与马铃薯的DNA具有相同的结构。(4)“将马铃薯切成带芽眼的小块,在适应条件下,会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不容易发生变异,因此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保持母本的遗传特性。故答案为:(1)氨基酸;(2)血红蛋白;(3)转基因技术;(4)保持母本的遗传特性。
16.
(2019年浙江湖州吴兴一模,34)作为一种常用的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当中。你的生活中有转基因产品吗?你了解转基因产品的生产原理吗?你对转基因产品持什么态度?请阅读下面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1: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细菌,体内有“杀虫蛋白”基因(简称BT基因)。将该基因转入水稻中,可以生产出含有BT蛋白的大米,名为BT大米。BT蛋白能使食用它的昆虫幼虫死亡,能大大减轻害虫对水稻的危害,提高水稻产量,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但目前尚未发现BT蛋白对哺乳动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资料2:一般来说,DNA和蛋白质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即使食用了BT大米,人体内也不会有BT基因和蛋白。然而,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存在未经消化的蛋白质被吸收进入人体的现象。
(1)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重组生物,培育新品种,依据的科学原理是___。
(2)“蛋白质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其中“小分子物质”是指___。
(3)下列应用转基因技术的是___。
A.杂交水稻??
B.克隆羊多莉??
C.试管婴儿??
D.抗虫棉
(4)根据上面的资料和你了解的信息,你对转基因大米的推广持怎样的观点?从文中找出支持你观点的证据___。
【答案】(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2)氨基酸;(3)D;
(4)支持的事实:BT蛋白能使食用它的昆虫幼虫死亡;转基因食品中的蛋白质和基因都有被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但目前尚未发现BT蛋白对哺乳动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反对的事实:未经消化的蛋白质可被吸收进入人体;BT蛋白能使食用它的昆虫幼虫死亡。
【解析】(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性状的表达,一个基因对应一个性状。所以转基因技术依据的科学原理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中被最终消化成简单小分子物质氨基酸,氨基酸被小肠吸收,进入了人体的血液。
(3)A、杂交育种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原理:基因重组。方法:将多个品种性状经过选择培育的方法。A错误。
B、克隆羊属于克隆技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B错误。
C、“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是指取男性精子和女性卵子,在体外适当的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受精,再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受精卵,使其发育成早期胚胎,再植入母体子宫。C错误。
D、根据转基因技术,人们获得了“抗虫棉”,D正确。
(4)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比如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如今的科学技术、检测技术还不能肯定其对人类和环境的无害性,但随着研究的展开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辩论大概会有一个后果,我们当今的科技技术不能确保转基因食品将来带来的损害,目前很多转基因食品是可以食用的。
支持者的观点是:如BT蛋白能使食用它的昆虫幼虫死亡;转基因食品中的蛋白质和基因都有被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但目前尚未发现BT蛋白对哺乳动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反对的事实:如未经消化的蛋白质可被吸收进入人体;BT蛋白能使食用它的昆虫幼虫死亡。
故答案为:(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氨基酸;
(3)D
(4)支持的事实:BT蛋白能使食用它的昆虫幼虫死亡;转基因食品中的蛋白质和基因都有被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但目前尚未发现BT蛋白对哺乳动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反对的事实:未经消化的蛋白质可被吸收进入人体;BT蛋白能使食用它的昆虫幼
17.
(2019年浙江杭州上城一模,21)2019年1月,我国科学家通过图示流程获得了有基因修饰的疾病克隆猴,开启了批量化、标准化创建疾病克隆猴模型。下列有关疾病克隆猴叙述错误的是(?
?)
A.批量克隆有利于医学实验控制变量相同
B.移植前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由卵母细胞提供
C.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D.性状由猕猴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基因决定
【答案】C
【解析】A.批量化、标准化克隆有利于医学实验控制变量相同。A正确;
B.移植前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由卵母细胞提供。B正确;
C.克隆需要把受体的卵细胞核取出,注入到异体体细胞核中。C错误;
D.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它里面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D正确。
故选:C。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