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趣
童 真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曾说:“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每个孩子都会长大,每个大人都曾年幼,而童年是他们生命长河中最美的浪花,是心中永不熄灭的灯塔。正因为如此,描写童年的文学作品,总是那么容易触及人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每个“孩子”都留恋童年的美好。
少儿垂钓
胡令能 (唐)
蓬头稚子学垂伦,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读一读
村居
高鼎 (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
欣赏图片,想一想,童年时候的你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说一说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朝花夕拾.小引》
社戏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风格鲜明独特,语言幽默。在他55年的人生中,创作的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有《鲁迅全集》二十卷1000余万字传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对新中国的语言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渲染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其中, “人物”是主要要素。
小说的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小说知识:
什么是社戏
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同时,又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单位。 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优场, 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社戏成为乱弹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
???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鲁迅《社戏》。
江南社戏(图)
归省 行辈 惮 絮叨 怠慢 撺掇 凫水
潺潺 蕴藻 家眷 皎洁 漂渺 纠葛
踱 颇 宛转 撮 桕树 楫
xǐng
háng
dàn
xù dao
dài
cuān duo
fú
chán
yùn zǎo
juàn
jiǎo
piāo miǎo
jiū gě
duó
pō
wǎn
cuō
jiù
jí
字音
平桥村
听读课文
文章的中心情节是什么?围绕这一中心写了哪些事件?
夏夜
坐船
(赵庄)
迅哥儿
1、戏前波折
2、夏夜行船
3、船头看戏
4、归航偷豆
5、戏后余波
看戏
试试分别从时间、事情、原因角度概括
盼
看
忆
文章的中心情节是什么?围绕这一中心写了哪些事件?
关注一句话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说清一件事
1、戏好看吗?
请同学们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阅读“船头看戏”的内容,从文中找出依据。
2、豆好吃吗?
回味一种豆
“偷”的几种注释:
①偷:窃取、趁人不知道拿人东西据为己有: 偷窃。 ② 行动瞒着人:偷偷。③抽出时间:~空儿。④ 苟且:~生。
“偷”——童心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 送给母亲和我吃的......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阿发,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挑”——人好
“吃”——童趣
“偷”反映了小伙伴诚恳待客的热情;“偷”跳动着小伙伴纯洁无私的心;“偷”反映了小伙伴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天性。文中的“偷”成为了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 ”出了欢乐。
偷豆这一情节,表现了农家少年的天真、热情、纯朴和稚气。正是偷豆吃的童心和野趣,使普通的罗汉豆有了无比的美味,才使“我”终身难忘。
共赏一处美景
自由朗读课文11、12自然段说说平桥村的景美在哪?
景物描写的方法:
1、抓住景物的特征
2、运用修辞(比喻、拟人等)
3、调动各种感官
4 、写作顺序
认识一个人
文中写了许多小朋友,说出名字的如双喜、阿发、桂生.....你最想认识谁?请结合文中的具体句子说说你想认识的理由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其实最令我难忘的是什么?
美
景 美
人 美
生活美
情意美
豆田? 河流? 远山? 月色? 戏台
伙伴得到允许来陪我
母亲再三嘱咐与深夜候船
年幼的陪“我”坐船中
桂生为“我”找豆浆、舀水
六一公公的嗔怪与送豆
伙伴们聪明、热情、淳朴
淳朴、善良、真挚、和谐、亲密
曾经的拥有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的。
“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我”对劳动人民深沉而真挚的感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社戏》一文写于1922年,由于辛亥革命不够彻底,在封建军阀的统治下,封建教育的思想仍紧紧地禁锢着大家的头脑,封建的礼教制度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手脚,一切都没有进步,一切都没有朝气。在这种气氛之下,儿童教育就更成为封建教育制度的牺牲品了。枯燥无味的教育内容,僵化呆板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身心都得不到健康发展,而且备受摧残。少年儿童们渴望自由,追求发展,向往大自然的美好风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融洽友爱互助的关系。鲁迅先生的《社戏》,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以一个少年儿童观察社会,观察人情的角度,生动真切而又寓意深邃地发出了时代的呐喊:封建教育制度是非推翻不可的了!
背景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社戏》通过写“我”看戏过程的耳闻目睹,说明:如果不能把人民从封建的思想文化的束缚当中解救出来,人民仍旧处于麻木状态,那么一切革新都将是空读。然而希望究竟在哪里呢?在“乐土”上生活的童年伙伴们的身上,因为他们有着美好的精神世界,他们不受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为了使我们的后代不再过“辛苦展转的生活”,或者“辛苦麻木的生活“……而过上“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那就必须战斗。如果不是这样,“一味姑息下去,则现在似的混沌状态,是可以无穷无尽的。”这就是本篇作品写作的意图。
链接资料
1922年前后,作者看到了曾饱含热望的辛亥革命终遭夭折的悲惨结局,也目睹了仍处于军阀混战、封建割据下的种种黑暗、落后、冷酷、污浊的社会现状,本文便创作于这一时期。
《社戏》选自《呐喊》,同期的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 《故乡》
常常昼夜颠倒的我,每到凌晨都会有一种感觉:自己是这座城市里唯一还醒着的人,那种心情堪比猫头鹰倒挂在深夜的森林里,孤独地盯着外面的一片漆黑,想着大家都已经各自在床上做梦。那些梦里拒绝我的参与,而醒着的世界也都没为我亮着灯。
链接资料
链接资料
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链接资料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对于后代,鲁迅作为长辈的心愿是:“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链接资料
?
你记得哪个季节的美丽月夜吗?请你应用刚学的写景的技巧也写一段夜景。(100字左右)
课后作业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多少平日记忆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
就这么好奇就这么幻想这么孤单的童年
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水彩蜡笔和万花筒画不出天边那一条彩虹
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
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