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7课时 圆的面积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7课时 圆的面积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2-11 09:3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时 圆的面积(2)
?教学内容:圆的面积(2)(环形的面积教材第68页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圆的面积的方法,学会求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求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环形面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是圆的面积?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2.求下面各圆的面积。
3.课件出示:例2的光盘图。
4.师:请仔细观察,这是什么?思考:
(1)光盘可以看做是由什么图形组合而成的?(两个圆。)
(2)这两个圆是怎样的两个圆?(圆心相同但半径不同。)
(3)师:像这样,圆心相同但半径不同的圆叫做同心圆。
5.师:这两个半径不同的同心圆之间的部分叫做圆环。
6.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求圆的面积,这节课我们来探讨如何求圆环的面积。
7.揭题:圆环的面积。
二、自主学习 探索新知
1.出示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 cm,外圆半径是6 cm,圆环的面积是多少?
2.提问:求圆环的面积是求哪部分的面积?怎样求环形光盘的面积?试着做一做。
学生自己做。
3.全班交流:自己怎样做的?
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4.比较两种方法:
在学生认识环形之后,让学生通过尝试来求圆环面积,总结圆环面积的字母公式,认识到圆环面积大小的最根本因素是大、小圆的半径差。
大部分学生用的是第一种方法,即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如果有学生用的是第二种方法,老师要予以表扬。这些学生联系以前学习的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这种计算环形面积的方法,不必要求全体学生掌握。
老师归纳出第二种方法的计算公式。
S环 = π(R2-r2)
其中,R是外圆半径,r是内圆半径。
5.问:一般怎样求圆环的面积?
6.得出结论并板书:环形的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68页的“做一做”第2小题。
2.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十五第5-7题。
四、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与疑问?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2)
环形的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
S环=π(R2-r2)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先从圆的面积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中的不足是内外圆半径之间的关系和内外圆直径之间的关系的教学应渗透到练习题中进行。